一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方志创新之作——评《山西省乡镇简志》
2016-04-11王灵善
王灵善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项目办公室,太原030001)
一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方志创新之作——评《山西省乡镇简志》
王灵善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项目办公室,太原030001)
由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由我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山西省乡镇简志》,煌煌四巨册一套,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日常被形形色色的书环绕、对书已不敏感的我,却被这套书吸引去了目光。首先打动我的是这套书新颖的设计风格,黑底、红字、白色书签条,简洁中透露出大方、厚重的霸气……一问,竟是一位刚入行的毛头小伙子小敬——敬鹏涛设计的,不由感叹,书籍装帧是一门艺术,艺术设计需要新鲜的细胞,书业界不乏成批的装帧设计高手,但时间久了,出品多了,也难免思虑枯竭,常把艺术设计当作流水线作业。吸引业界外的新鲜血液,非常必要。
打开一翻,这套书的编辑创意也颇新鲜。
全书以地级市切块,地级市以下县(包括县级市、区)为章目,以乡、镇街道为基本介绍单位。每个乡镇文字两三千字,图片三四幅,简约明了。文字介绍涉及乡镇的位置境域、建制沿革、环境、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文化体育、名胜古迹,要素齐全,文字精炼,乡镇面貌一目了然。以前的志书,多以县为单位,厚厚的一本,文字动则上百万,让人不想翻读。这本乡镇简志,严格说也不是翻读的,而是一本工具书性质的志书,我们要了解某个乡镇的状况,甚至当地有什么好吃、好玩、好看的,一查便知。这样的书放在床头、书架上,有用。我们讲地方志的功能,常说“资政存史”,本书自然也有这个功能,但它更有价值的地方,是对一般人的实用。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图和文的结合。乡镇的标志性山川、标志性建筑、企业、特产、名胜古迹,有则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更重要的是,本书对地图的重视,每章都首列本县市区地图,乡镇位置、交通,一看便知。图史结合、图文结合,本是中国方志学的传统,虽然现在的省县志也多有地图,但实用价值没有彰显出来。本书严格地说是一部区域性的地理总志,总志的地图非常重要,甚至说地图应该是全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唐朝人李吉甫编的地理总志,原书名就叫《元和郡县图志》,可惜由于当时的印刷条件局限,书中的“图”失传了,后来就成了《元和郡县志》。有了地图,你讲的是哪块的事,就有了归属感、亲切感。我们现在读书,经常被人弄得云里雾里,博大而难知底细,渐渐就兴味索然。讲地方史,讲旅游,能有幅实用的地图,最好。
本书还有一个优点,是书后的索引。外国的书,非常注重索引,为读者提供方便,有时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国内出书,有索引的很少,也暴露出很少为读者着想的“管爷脾气”。本书做了一个乡镇、街道名称的索引,虽然简单,但遇到闻其名而不知其属何县何市何区,一查便知,不是也有用吗?
现在写书评,常只讲好话,不敢讲坏话。其实在这个文化浮躁的年代,几乎没有哪本书是完美的,是找不出毛病的。这套《山西省乡镇简志》是一套有实用价值的书,我们看国外有实用价值的书,如《希氏内科学》,总是每隔几年就要修订再版一次。我相信这套书有修订再版的价值,有不好的地方大家提出来,修订时再完善,这是有益的事情。
一是本书的图片,因为双色印刷,显得有些模糊,以后有待改进。另外,选图也还没有达到“精当”的标准,应该再仔细些。
二是作为志书,要资政存史,可是我们细读就发现,按体例,每乡镇的面积大小、耕地多少、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数额,这些统计数字应该是资政存史所必需的,但现在的书稿,有的数字就付诸阙如。我们中国人做事不严谨是个通病,即使官方发布的统计数字也常被人诟病,不能怪人家苛责,对于统计学来说,缺项犹如天敌。再版,一定补齐为好。
三是编排上的问题。全书分为四册,现在的编排组合是,太原、大同、朔州为第一册,忻州、吕梁、阳泉为第二册,晋中、长治、晋城为第三册,运城、临汾为最后一册。这本无可厚非。但因为是工具书性的,为查找使用方便,十一个地市如何组合,就有了讲究。我的意见,太原、晋中、阳泉应组合在一起。晋中的大部分地方,历史上都是属于太原管辖,太原实际上是晋中地区的核心城市。这样,大同、朔州、忻州组合,吕梁临汾、运城几个靠黄河的地市组合,晋城、长治组合,更好一些。现在的编排,可能考虑了每册的薄厚搭配,忽视了地域的关联。
以上几点,可谓美中不足。这样的书,应当每隔几年再版一次,现在看出来的问题,对修订再版有益。
(责编:张佳琪)
作者简介:王灵善(1959—),男,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山西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项目办公室主任,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山西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