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社会建设成就的一次检阅——给《山西省乡镇简志》点赞

2016-04-11王志超

史志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志书山西省山西

王志超

(山西省社科联,太原030001)



乡村社会建设成就的一次检阅——给《山西省乡镇简志》点赞

王志超

(山西省社科联,太原03000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用经济的硬实力支撑文化软实力,用文化的软实力引领经济的硬实力,才能双轮驱动,比翼双飞。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重塑山西形象”,也要从源远流长的山西地域文化中汲取力量,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山西地方志办公室积累“二轮修志中”的重要成果,完成“十二五”全省地方志修纂的重大规划课题,于2013年12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和北岳文艺出版社联袂出版了4钜册4589千字的《山西省乡镇简志》,这是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认真评阅一番。

一、《山西省乡镇简志》填补了我省地方志编纂缺“乡镇志”的空白

山西是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文化大省,就修志一点而言,可谓源远流长,成果丰硕。省、府、州、县的志书,不仅齐全,而且文化传承不断。山西还有水志、山志、树志、碑志、村志等各种独有的志书播衍,而唯独没有“乡镇志”流传。山西乡土文化如此深厚,特色如此鲜明,遗此缺憾,实在愧对历史与现实。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行政区划调整频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体制的改变,撤乡并镇工作的开展,以及各类开发区的设立及变迁,使乡村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阶段,必须对乡镇(村)社会建设的成就进行一次总结和检阅,把它固定下来,传承下去,才是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讴歌的大作为。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勇于担当,承担起了这份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披阅删繁,推陈出新,在恰逢“十二五”收官之际,出版了《山西省乡镇简志》,填补了我省地方志修纂史上的一大空白,使我省志书修纂体系臻于完备。

二、《山西省乡镇简志》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山西乡镇建设的历史沿革史画

乡村(镇)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山西省乡镇简志》用图文并茂的修史方法,展现出了山西乡镇建设的历史沿革图景。

像《老军营街道》,从“宋、金时为驻兵处”说起,从《阳曲县志》《山西通志》当中搜求其历史沿革遗迹,直到2010年的社会发展状况,仅2000余字,就把老军营街道的历史与现状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配有图片,既有历史照片,又有现代发展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既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示最新的发展成就。整部志书都遵循着即观照历史,又重视现实的编纂理念,可谓匠心独运地把修志技巧与目的融为一体。

像临县《碛口古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古镇作为水陆码头、晋商转运集散地的历史,又有《碛口镇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纤夫》等文化亮点展示。汾阳市《杏花村镇》,介绍了汾酒之乡的发展变化,记载了“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8元”的发展成就。平顺县《西沟乡》,介绍了李顺达、申纪兰两位全国劳模的创业史,在《三里湾村》重点介绍了全国劳模郭玉恩创办的川底农业社历史,交代了著名作家赵树理创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的历史背景,文化的意味就更加浓厚了。在如此简洁的介绍中,能容纳如此多的信息,应该说是一部名实相副的山西乡镇简明大辞典。

三、《山西省乡镇简志》是山西基层政权建设的变革史

乡村(镇)政权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石。中国历史上重视乡绅、重视乡规民约、重视乡土文化,说到底是重视基层政权建设,重视社会稳定的基础巩固。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成熟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探索前进,建设家园,初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或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模式,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66年间基层政权建设几经变革,这样繁复的历史变迁应当有一份历史记录。像平陆县《曹川镇》,“新中国成立初期,曹川为平陆县第三区治所。1956年,建曹家川乡,1957年更名为曹川乡,1958年8月,建超英人民公社。1961年3月分为曹川、后窑两个公社,1984年改建为乡,1994年撤乡建镇。2001年3月下坪乡并入曹川镇,辖20个行政村,达21108口人。”这种区、乡、镇的变化,以及超英公社的建立及分拆合并,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后窑乡从曹川乡中分设出来,以及后来下坪乡从曹川镇中分设10年后又复合并进来的变化,反映出曹川作为平陆县一个大乡镇,在经济、人口、交通等社会发展中的急剧变化。现在曹川又建立了工矿区,更反映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乡村(镇)区划的更替、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形式,也是政权建设随时代进步而巩固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山西省乡镇简志》是山西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史诗画卷

《山西省乡镇简志》用大量篇幅记录一乡一镇(村)的文化建设成就,以往除著名村镇如碛口、解州、杀虎口、娘子关、大寨等在省志、市志、县志中有记载,普通村镇难以实录,这次以乡镇为志,把一乡一镇(村)的文化发展成就全面收录,无一遗漏,且对一乡一镇(村)的文化特色、亮点等又进行详细介绍,不仅对文化历史进行梳理,更对发展、传承的脉络进行了具体展示,是我省乡土文化成果的一次总汇集,也是把山西作为文化大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家底大清点。山西全省的文物古迹到底有多少,文化、生态的旅游景点开发到底有多丰厚的基础,特色文化亮点到底在哪里,文化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贡献率有多高、发展后劲有多大,山西红色文化的点、面有多宽、多密集等等,《山西省乡镇简志》都做了翔实的记录,这是山

西乡土文化建设成就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助推和孵化山西文化新业态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当然,《山西省乡镇简志》作为一次志书编纂的开创性试验,作为一部简志,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曹川镇》里明确记载“人均3亩土地”,其他乡镇里还没有统一这样写。就是对曹川镇的变革,也没有写清楚下坪乡哪一年从曹川镇分设出去,只写了2001年3月下坪乡重新并入曹川镇的情况。比如杏花村镇记录了“200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088元”,其他乡镇并没有同一年份的总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状况记录。还有在粮食产量、人均收入上有的有递增比例,有的就没有,基本项目就不齐全统一。这起码说明这部简志集全省之力,经多人之手后,在统稿后体例并不甚完备,详、略不尽相同,统计口径、文字表述更不尽一致,只能是名副其实的“简志”而已!这就为以后编纂出版更完备的善本留下了伏脉。不管怎样,就算作为资料汇编,也具有首创意义,在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史上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还有最主要的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山西地方志人在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养分,传承薪火,创造亮色,山西地方志人的这种担当精神、创新意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必须鼓舞之、弘扬之、激励之。

(责编:樊誉)

作者简介:王志超(1964—),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和山西地方史。

猜你喜欢

志书山西省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