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
2016-04-11
山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
(晋政办发〔2016〕4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全面推进我省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和《地方志工作条例》《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正确方向、依法治志、全面发展、改革创新、质量第一和修志为用的基本原则,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省情地情,加强对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重大课题的专项研究,积极开展资政育人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智慧和经验。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做好第三轮修志准备工作,实现综合年鉴全覆盖,广泛开展专志编纂,实现地情信息网互联和资源共享,建成省情(方志)馆,推进市、县情(方志)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志机构,提高履职能力,基本形成地方志编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质量保障、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保障“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努力开创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省志编纂
省地方志办公室继续组织推进第二轮《山西省志》编修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编纂出版任务。
2016年至2020年要编纂出版的《山西省志》是:《总述》《省政府志》《国土资源志》《山河志》《农业志》《林业志》《水利志》《冶金工业志》《材料工业志》《国防科技工业志》《城镇集体工业志》《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志》《测绘志》《国有资产监管志》《开发区志》《扶贫开发志》《烟草志》《旅游志》《城乡建设志》《环境保护志》《银行业志》《保险业志》《证券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统计志》《共青团志》《妇女联合会志》《社会团体志》《民政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报业志》《广播电影电视志》《审判志》《文物志》《医疗卫生志》《民族宗教志》《交通战备志》《农村信用社志》《人物志(下)》《农业科学志》《华国锋志》《名优特产志》《古戏台志》《现代书画家志》《附录》。
(二)市、县志编纂
各市、县继续组织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出版任务。
1.市志编纂
编纂出版《太原市志》《大同市志》《朔州市志》《忻州市志》《吕梁市志》《阳泉市志》《长治市志》《运城市志》。
2.县(市、区)志编纂
太原市:编纂出版《太原市迎泽区志》《太原市杏花岭区志》《太原市万柏林区志》《太原市尖草坪区志》《太原市晋源区志》《清徐县志》《阳曲县志》《娄烦县志》《古交市志》。
大同市:编纂出版《大同市矿区志》《大同县志》《阳高县志》《浑源县志》《灵丘县志》。
朔州市:编纂出版《朔州市朔城区志》《朔州市平鲁区志》《山阴县志》《怀仁县志》《右玉县志》。
忻州市:编纂出版《忻州市忻府区志》《五台县志》《静乐县志》《五寨县志》《岢岚县志》《保德县志》《定襄县志》《代县志》《神池县志》《偏关县志》。
晋中市:编纂出版《晋中市榆次区志》《介休市志》《祁县志》《灵石县志》《昔阳县志》《寿阳县志》。
阳泉市:编纂出版《阳泉市城区志》《平定县志》。
长治市:编纂出版《长治市城区志》《长治市郊区志》《潞城市志》《长治县志》《襄垣县志》《屯留县志》《平顺县志》《壶关县志》《长子县志》《武乡县志》《沁县志》《沁源县志》。
吕梁市:编纂出版《吕梁市离石区志》《孝义市志》《汾阳市志》《兴县志》《临县志》《柳林县志》《石楼县志》《岚县志》《方山县志》《中阳县志》《交口县志》。
临汾市:编纂出版《安泽县志》《吉县志》《永和县志》《汾西县志》《古县志》《大宁县志》。
运城市:编纂出版《运城市盐湖区志》《永济市志》《万荣县志》。
(三)综合年鉴编纂
到2020年,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做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加快年鉴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综合年鉴的指导和管理。
1.省级主要任务: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标,继续做好《山西年鉴》编纂出版工作。适时编辑英文版《山西年鉴(简本)》。
2.市级主要任务:2016年实现市级年鉴编纂工作全覆盖,2017年全省11个市级年鉴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3.县级主要任务:2016年实现年鉴覆盖率80%,2017年实现90%,2018年达到100%。
(四)旧志整理
我省历史上留存下来各级各类旧志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研究我省历史文化、历史省情地情的重要文化资源。要以影印、汇刊、分类整理为重点,进一步开展旧志整理和保护工作。
1.省级主要任务:
(1)普查历代山西方志收藏情况,编辑出版《山西旧志联合目录》《山西地方志总目提要》(多卷本)。(2)全面收集现存历代山西省府州县志,影印出版《山西历代方志集成·省志辑》《山西历代方志集成·府州志辑》《山西历代方志集成·县志辑》《山西历代方志集成·专志辑》等。(3)影印出版《山西稀见方志汇刊》。(4)分类整理旧志资料,编辑出版《山西历代方志廉政文化资料汇编》《山西历代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山西历代方志人物资料汇编》《山西历代方志墓志碑铭资料汇编》等。(5)整理出版嘉靖《山西通志》(点校本)。
2.市、县级主要任务:
(1)完成省地方志办公室交办的旧志整理各项工作。(2)整理出版本市、县的旧志。(3)分类整理旧志资料,编辑出版本市、县旧志资料汇编。(4)开展本市、县的旧志点校、提要、考录、辑佚等工作。
(五)专志编纂
1.省级主要任务:
(1)继续组织推进“山西旅游景区志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及时出版具备条件的志书。主要项目包括:《山西红色文化旅游志》《平遥古城志》《云冈石窟志》《上党炎帝文化志》《酒都杏花村志》《晋国古都志》《历山志》《大唐蒲州名胜志》《皇城相府志》《洪洞大槐树志》《沿黄风景名胜志》《吕梁风景名胜志》《大同风景名胜志》《临汾风景名胜志》《运城风景名胜志》《忻州风景名胜志》《晋中风景名胜志》《长治风景名胜志》《晋城风景名胜志》等。
(2)组织启动和开展“山西省级专志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主要项目包括:省管大型企业、重点院校、重点科研院所、重点医院、重点工程、重大事项、重大活动等部门、行业、专业志书。省直各单位可根据本部门实际,开展专业志编纂工作。
2.市、县级主要任务:
(1)根据本地实际,组织启动编纂出版市县级专志系列丛书,包括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等。(2)协同省地方志办公室开展属地“山西旅游景区志系列丛书”等专志编纂工作。
(六)开发利用
1.省级主要任务:
(1)继续按年度序列研创出版《山西省情报告》蓝皮书。(2)继续按年度编纂《山西重点工程大事志》。(3)适时启动编纂《山西大百科全书》。(4)利用地方志成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向世界宣传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
2.市、县级主要任务:
结合本地实际,以编写简志、历史读物和开展重大专题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地方志资源,积极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
(七)地情资料编纂
1.省级主要任务:
(1)继续整理出版“民国山西系列丛书”。(2)整理并影印出版《侵晋日军第一军日志》。(3)整理出版《西沟档案》。(4)组织开展家谱、族谱的搜集整理工作。(5)适时启动编纂《山西文化通览》。
2.市、县级主要任务:
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市情、县情资料编纂,努力推出一批地情资料新成果。
(八)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
编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是传承和抢救乡土文化、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工程。省、市、县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协作发挥专家队伍优势,指导推进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的编纂工作。
1.省级主要任务:
(1)继续编纂出版“山西省村志系列丛书”。(2)组织编纂出版“山西历史文化名镇志丛书”“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志丛书”。
2.市、县级主要任务:
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的指导、管理和审查验收。
(九)地方史编写
1.省级主要任务:
(1)组织编写《山西通史》《山西简史》。(2)组织编写出版《山西史话》。(3)加强口述史资料搜集和研究。
2.市、县级主要任务:
(1)各市组织编写出版市通史、史话。有条件的县(市、区)组织编写出版县(市、区)县史、史话。(2)各市、县要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本行政区内口述史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
(十)理论研究
1.以首轮和第二轮修志工作经验回顾总结为主题开展研究交流。
2.分期分批开展省志、市志、县志编纂理论研讨。
3.组织开展全省年鉴理论研究讨论。
4.适时组织开展第三轮修志理论研讨。
5.组织编写省、市、县三级志书和综合年鉴编纂理论教材,编写志鉴编写实用手册。
6.继续办好《史志学刊》,力争跨入全国核心期刊行列。
7.充分发挥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的作用,举办学术年会、专题研讨、文化讲座等,活跃学术氛围。
8.各市要办好地方志期刊,提高为修志服务的意识,加大为修志服务的力度,发挥修志理论阵地、信息窗口和联系纽带作用。
9.要以解决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发展问题为着力点,确定一批有经济时效性、有社会影响的科研选题,开展专题攻关,充分发挥省情地情智库作用。
(十一)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全省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至2020年,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志机构的地方志网站集群,实现地方志资源共享,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信息支撑,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1.省、市、县三级方志网站纳入本级政府网站序列。
2.优化结构、改进栏目、充实信息,全面提升山西省地方志网的水平和质量,使之成为集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全省地方志工作的信息中枢。
3.到2017年,11个设区市要建成地方志网站,并实现省级网站与市级网站的互联互通,提高文件传递、工作推进、业务沟通、稿件交流的传输效率。
4.各县要在2020年建成本行政区域地方志网站,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志网站互联互通。
(十二)方志馆建设
1.大力推进方志馆建设,建设山西省方志馆。各市应积极推进本市的方志馆建设。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设县级方志馆。
2.以各级各类地方志成果为依托,建设山西省数字方志馆。
四、保障措施
(一)法治保障。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及《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有条件的市要完成地方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我省地方性法规规章。
(二)组织保障。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与其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专业要求,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班子。
(三)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主编(总纂)责任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和完善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志鉴稿审查验收制度、出版报送备案制度,形成有利于地方志工作良性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经费保障。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相匹配、同开展地方志工作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工作条件,配备符合地方志工作需要的现代化设施设备。
(五)队伍保障。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吃苦耐劳的要求,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修志队伍。高标准、严要求,充实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工作人员。建立省级、市级地方志专家库。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实施对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志鉴主编(总纂)的专项培训,实现修志编鉴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培训工作常态化。建立健全评比表彰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定期开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优秀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激励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