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海外棋局
2016-04-11上海国资金琳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琳
海通证券海外棋局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琳
进入国际市场后,必须根据新的经营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入乡随俗才能克服水土不服
2 015年9月7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完成对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的买卖股份交割手续,海通证券以3.79亿欧元全资收购后者,使其成为海通证券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半年过去,收购对于海通证券和圣灵投资银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海通证券对《上海国资》表示,收购完成后,圣灵投资银行已更名为海通银行,其各国子公司也统一更名为海通相关公司名称,公司由此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品牌。
事实上,此次收购是中国证券公司收购总部位于欧洲的投资银行的第一单,为中国证券公司进入欧美投资银行业开创了先河,对于海通证券和圣灵投资银行双方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什么收购?
海通证券称,该次收购是海通证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由一家领先的区域性投资银行成长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的重要一步。“收购后,海通证券将建立全球性统一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对于圣灵投资银行来说,改变的远不止名称。海通证券明确,并购完成后,海通银行将作为海通证券在欧美等发达市场以及南美、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业务平台,利用海通证券的客户资源,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着力增强跨境业务能力,为客户提供跨境并购、境外发债、跨境投资、境外机构研究、全球资产配置等服务。同时,借助海通证券强大的资本实力、较高的信用评级及境内外的融资能力,海通银行进一步拓展融资来源,增强资本实力。
海通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境内外客户对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随着证券行业自身竞争实力的逐步增强,自贸区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监管机构鼓励证券行业跨境兼并收购,证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提速。
据了解,海通证券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改制上市、集团化、国际化”三步走战略。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曾表示,海通证券将加快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致力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0%,资产管理收入占比提升到15%-20%。
市场分析认为,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出手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引发的需求效应。中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与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是同步的,为了满足非金融企业“走出去”产生的信贷以及其他金融产品需求,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资产价格处于低谷,这给了国内金融机构低成本全球布局的机会。
海通证券透露,近期海通银行正在实施招聘计划,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投资银行界专业人士从高盛、摩根大通、花旗等知名投行加盟海通银行,同时公司也派驻了多位业务骨干赴海通银行伦敦、纽约工作,主要服务跨境并购交易、境外债务融资、机构销售等方面,充实了海通银行的人才队伍,完善了其业务领域。
入乡随俗
国内金融机构“出海”曾遭遇水土不服,对此,海通证券如何考虑,其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前,做了怎样的准备?
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并购后的水土不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差异。并购后双方难免产生不同思维模式,日常经营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沟通容易出现障碍。二是协同效应发挥较难,由于项目准备需要时间、境内外监管政策有待消化、业务流程差异客观存在等因素,并购与被并购方之间的业务协同效应发挥相对缓慢。
海通证券的对策是“入乡随俗,尊重本土人才”。
“进入国际市场后,必须根据新的经营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入乡随俗才能克服水土不服。例如集团的部门设置要向国际投行靠拢,探索建立以业务线为主导的矩阵式管理架构,加强对境内外业务及职能条线的跨境垂直管理,逐步打破境内外业务的区域界线。同时,公司也将依靠当地的本土化人才,尊重并信任当地高管的经营管理经验,在做出商业判断时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法律监管要求。”
事实上,对于并购,市场褒贬不一。收购前,圣灵银行财务状况不佳,圣灵银行母公司圣灵国际集团甚至曾经延后了与部分短期债券相关的利息支付。对此,海通证券表示,通过加速跨境业务协同,提高海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是整合工作的重点。
“公司主要是通过加强境内外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联动来推动跨境产品、服务体系的一体化。通过对境内外研究、IT、风控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推动境内外业务支撑体系一体化。”海通证券表示,在并购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安排强化境内外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这是打破信息不对称、避免隐形负债、控制汇率波动等风险的重要手段。海通在屡次完成跨境并购后,均安排了专人负责对接,一方面要求境外子公司依据公司内部的子公司管理办法定期报送财务数据、经营信息和一系列重大待议事项,另一方面以最大化公司整体利益为目标,积极协助境内外母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和经营整合。
分步走
为降低收购风险,市场通常建议,金融机构应当尽量选择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经济体制完善的地区设立代表处,或者是跟随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区域进行投资,而不能遍地开花。
对此,海通证券颇有心得。海通证券人士表示,其对外并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步,是从前景广阔、进入难度相对较低的亚太市场开始,先实现区域性的国际化。由于地域与历史上的关系,亚太区在文化上与中国有较高的相似性,进入门槛较低,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亚太区经济的推动引擎,公司可具备更多的优势进入当地市场。
事实上,海通证券曾于2009年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后改组成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海通国际之后又在新加坡及日本通过设立或收购,在当地建立分公司,其证券业务的海外布局积极推进。2013年,海通证券又以7.15亿美元收购恒信金融集团,从而切入金融租赁行业。
第二步则基于海通证券在新兴市场的产品及服务优势,逐步进入欧美成熟市场,形成国际性的业务网络。
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从其国际化战略实施的经验来看,打造跨国企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资本来源、品牌、业务、收入结构、人才、公司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好国际化准备。
基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重点,海通证券确立了以证券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海通证券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在中短期内以具有传统优势的证券业务为核心,国际化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证券业务,因此所进入的其他行业必须和证券业务有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创新与经验的学习积累。
海外并购后,海通证券将利用自贸区分公司打通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的通道,同时利用并购获得的海外业务平台,做大客户基础,增强跨境产品的提供能力和专业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