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认知对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The Impact on Sport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Risk Perception

2016-04-11流HANLiu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高校学生策略

韩 流HAN Liu



风险认知对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The Impact on Sport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Risk Perception

韩 流
HAN Liu

摘 要:借鉴风险认知和体育活动风险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问题。(1)详细阐述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情况,指出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分类及特征;(2)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和影响因素;(3)提出了促进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认知策略。

关键词:风险认知;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策略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广东 广州,510520。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sequence of risk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risk perce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1)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perce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2)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3) Put forward positive cogni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cts of sport.

Key words:Risk percepti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Strategy大学期间是完善和固化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高校学生因运动不当而导致猝死的事件频发,个别高校为了规避学生的运动风险,搁浅了负荷量较大的运动项目,受外界信息的干扰学生对自身的身体评价趋于弱化,这成为了阻碍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高校发生的运动性猝死事件中,84%是由于运动者本身携带疾病所致([1]),与运动本身无实质关系,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对于体育活动风险的识别不当。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研究可以帮助体育活动参与者更科学、客观的了解体育参与的风险规律与因素,进而减少或消除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提高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概述

1.1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高校体育活动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人群,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科学、有趣的教育与开展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2],同时也是调节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身体活动,体育活动已然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要文化生活之一,受众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

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特点、等级划分不同,导致学校环境、场地、设施、师资建设等因素的不同,进而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也不尽相同,风险来源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区别于中小学教育,高校具有民主、开放、自由的校园特性,除去固定的体育公选课之外,种类繁多的各类体育社团也吸引着大量的学生参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从事陌生体育项目时出现伤害事故的机率将会加大,学校在医务监督方面的作用将很难实现,这就对学生自身的体育活动风险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

风险是指对未来结果的不可控性与不确定性,存在危险与损失的可能[3]。体育活动风险区别于其他,具有身体伤害风险的不可逆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共计2 547.7万人[4],每周有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以及宽泛的课余活动时间,因此,在其进行体育活动中,运动伤害是在所难免的。体育活动本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愉悦身心的添加剂,但运动不当也将导致诸多不可挽回的伤害,体育活动风险成为了阻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制约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董玉福(2014)在对25例运动性猝死的案例分析中发现,猝死原因中具有心脏病变或曾有昏厥史9例,运动过量9例,饮酒、通宵熬夜3例,体质虚弱 2例,高温环境中运动2例[5]。从上述案例以及相关研究中可以总结出,体育活动风险源中既存在主体问题也存在客体问题,且绝大多数伤害事故是可以通过前期的风险识别而避免的。

1.3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特征

1.3.1 不可控性 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大学校园的管理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化,因而学生的自我管理时间多于学校管理时间,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在高校学生体育活动总时间中所占比例减少,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增多,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的可控性降低,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体育活动的风险和威胁。

1.3.2 易发性 大学阶段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发展趋于完善,精力旺盛、生理功能强大、运动系统发达,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勇于尝试各种运动项目的挑战,对自身身体素质能力评价相对较高,从而容易忽视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潜在风险。

1.3.3 隐蔽性 部分学生有着先天性疾病,且不适宜参与剧烈体育活动,但由于学生自警性较差,或因自尊心导致学生隐藏疾病情况,甚至不了解自身身体情况,从而造成近年来因疾病运动猝死的事件频发,这也是体育活动风险中最致命的威胁。

2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认知

2.1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概念界定

石岩等(2008)将体育活动风险认知(perception of risk in physical activity)界定为:在体育活动中,参与者对不同体育活动项目所存在的各种潜在客观风险的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6]。本研究中的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为: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对不同体育活动项目风险存在的各种潜在客观风险的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

2.2 风险认知对高校学生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

体育活动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必然伴随着风险事故的产生。由此体育活动前期的准备与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预防则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伤害事故。

风险事件预防的核心是确定风险行为的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而参与者的风险认知、行为标准和实践等因素与决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7]。主观的错误判断会导致对客观风险的忽视,进而产生危险行为的发生,而这样的不安全行为是风险因素的主要成分[8]。风险认知与风险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风险认知能力,将会影响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不正确的体育活动行为将会直接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

2.3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与客观风险的差异

Melissa L Finucane(2000)等人研究发现,人在判断和决策时,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感的影响,于是提出情绪启发式(affect heuristic)这一概念,以此来解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间的逆相关关系[9]。也就是说,当人们偏好于某种活动或设施时,就会倾向的认为其是低风险高收益的,反之亦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权衡风险和收益,而是靠感觉、情绪或印象来做出决断。因此,人们的正向、负向情绪或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决策和判断[10]。在高校校园中很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初衷都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对体育项目本身的客观风险评估产生偏差,进而低估或高估体育项目的风险程度。例如:喜欢游泳项目的同学,在掌握了基本的水上漂浮动作后,就会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度与勇气,在没有完全掌握新的技术动作时,就盲目自信的到深水区试游,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呛水甚至溺水,进而造成伤害事故。

风险与心理、制度、社会以及某种程度上文化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公众对于风险事件的评价,在面对特殊的风险时,公众对于风险的评价会受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可接受性所左右[11]。近年来由于马拉松比赛和1000m体质测试等中长跑项目造成运动猝死的报道比比皆是,因而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中长跑项目恐惧症”,全国多所高校取消了1000m等负荷量较大的体质测试项目,中长跑也被赋予了“高风险体育项目”的头衔,而实际上中长跑项目的风险远远低于人们实际评估的水平。

以上的研究与事实证明,个体的风险认知与真实存在的客观风险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所以对于客观风险存在着主观认识,风险认知与客观风险所表现出的特征不同则是产生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

3 高校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3.1 主体因素

3.1.1 体育活动动机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内部动因的不同将会影响个体对于风险感知的不同[12]。例如,不同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不同:有些人参与体育活动是为了训练后参加专业比赛,因而对于运动成绩更为敏感,有些人参与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因而对于运动损伤更为敏感,风险损益比的感知不同将会影响行为结果。

3.1.2 经验与知识结构 以往的运动经验与行为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行为反应的方式[13],如经常进行同一项目体育活动的个体,当他们熟练掌握该项运动项目后,会削弱对该项目运动风险的考虑。其次,个体对特定风险事件的相关知识了解的越全面,越能够对事件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能够做出更适宜的行为反应[13]。

3.1.3 自我效能感 Bandura(1997)提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个体风险认知有着预测性的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倾向于低估风险,反之亦然[14]。大多是人总是习惯性进行自己擅长运动项目,而高能力知觉的人则喜欢挑战超过能力范围内的目标,参与体育活动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也更愿意努力坚持下去,因而降低了考虑这些体育活动所具有的风险后果。

3.1.4 个性倾向性 研究发现,由于男性和女性生理上存在差异,男性的感觉寻求倾向高于女性,女性对风险认知的敏感度则要高于男性[15]。男生在体育活动的选择上倾向于较激烈、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则较多的选择运动量小、富有美感的运动项目,这也是现实中男生出现运动伤害事故较多的原因之一。

3.2 客体因素

3.2.1 风险沟通 Slovic(1986)的研究表明风险沟通对风险认知有直接的影响,风险沟通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公众认知的偏差[16]。个体的风险认知与客观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无论是新闻媒体、高校本身、学生家长对体育活动风险的主观和客观的评价都将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不同。传播行为学认为,风险认知与传播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当环境风险意识提高时,人们的信息搜寻传播行为也会提高。大学生对于运动伤害事故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与新闻媒体,因此,相关媒体对于运动伤害事故进行传播时,对其危害程度、方式、性质等细节的描述,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该项目运动本身的风险认知。

3.2.2 风险可控性 个体对于所处情境或所经历的事件的风险认知,取决于风险事件本身的可控性。当个体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发生时,其风险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例如,高校体育项目中的竞技健美操,该项目的最大风险在于运动过程中复杂、多样的高空托举动作,被托举的人由于对他人托举情况的不确定性,因而会对该项运动有更多的风险评估。

3.2.3 风险程度 Blaylock(1985)研究得出,事件风险度会影响个体的风险认知,当个体处于高风险度的事件中时,风险知觉就会被放大,当个体处于低风险度的事件中时,风险知觉将会较小[17]。例如,两组分别进行体操项目中的单杠训练与自由体操训练的学生,从事单杠训练的学生将对单杠器材的安全性、随身佩戴物品、周围场地环境等因素投入更多的关注度,而从事自由体操项目训练的学生则相对较为放松。

3.2.4 体育活动氛围 体育活动氛围是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间接的影响参与者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相对民主、自由的环境,具有人数多、运动场地充裕、运动器材丰富等特点,这为大学校园良好的运动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做出某种行动与决策之前会从问题认知到寻求信息进行比较权衡利弊。在体育活动风险中,个体对于风险的感知度将会影响风险规避行为决策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

4 促进高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认知策略

4.1 体育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体育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因而对高校在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执行力具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为了规避危险的运动项目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所承担的责任,很多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把一些主观上认为安全隐患较大的体育项目慢慢地淡出了体育教学内容,甚至取消了体质测试中负荷量较大的中长跑项目,转而以其它代偿项目来代替,对于此种现象相关职能部门非但不予制止,反而对体质测试项目的代偿关系给予了支持(例,台阶试验与女800m、男1000m可互相代替)。此举只是因噎废食的无奈之举,不但限制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这样的做法更是曲解了体育活动的本质意义,促使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的认知产生误区,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行为。

体育职能部门应强制规范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固定内容,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投入与监管力度,积极宣传体育活动的正面新闻,促进高校学生正视体育活动风险,并对其客观评价。

4.2 规范媒体传播对体育活动风险的科学报道

当代媒体是大学生了解实事与信息的最直接平台,很多媒体过于强调新闻的影响度,而对事实本身进行了夸张描述,特别是对体育活动伤害事件的报道,更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本身的风险评估,客观、科学的报道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风险意识,但过度失实的报道也会使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产生曲解,进而影响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

我国国民体质下降已成为了举国皆知的问题,改善这种现状应从每一个国民自身改进开始,媒体内部应积极倡导客观的体育新闻报道,在对于体育风险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能够科学的对事件本身的促成因素进行客观评价,并对相关体育风险知识进行科学传播,提高国民对于体育风险事件的认知与预防能力。

4.3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与安全知识教育

高校作为学生校园生活最后一个阶段,对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校不仅要授人以知识、

拓宽其眼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的风险识别和医务监督是可以有效规避体育伤害事件发生的。

高校可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学时,或定期举行体育健康知识演讲,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安全风险的规避,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风险认知,让学生正视体育安全风险,了解避免风险的方法。同时应当提醒学生了解自身体质状况,清楚自己家庭是否有心血管病、高低血压、以及猝死病史等,保证自我监督的实效性,将体育活动风险降到最低值。

5 结 语

体育参与风险作为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却少有人将注意力关注于此。在大众的体育活动风险认知中,将体育活动风险的来源全部归咎于体育活动本身,而实际上造成运动伤害事件的因素中体育活动本身却只占据了极小比例,这种认知状态不但严重的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对国民体质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是迫切需要改善的。

体育风险认知除了受心理因素影响以外,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若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风险认知,促进其体育参与行为,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大志,沈雁飞.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93~95.

[2] 编写组.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0.

[3] 石 岩.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

[4] 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l,201 5~02~06.

[5] 董玉福,张文星.25例学生运动性猝死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09~110.

[6] 石 岩,侯婵莉.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66~73.

[7] Colin Powell. The Perception of Risk and Rish Taking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incident Pre- ventiong Strategies[J].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2007,18(1): 10~15.

[8] Rundom T. Emoployee images of risk[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01, 4(4): 3939~404.

[9] Melissa L Finucane, Ali Alhakami, et al. The affect heuristic in judgments of risks and benefits [J].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0(13): 1~17.

[10] Paul Slovic. The feeling of risk ; new perspectives on risk perception [M].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Intro, 2010.

[11] Covello V. T , Johnson B. B.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isk: Issues,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 In B. B. Johnson & V. T. Covello (Ed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isk[M].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1987.

[1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3] 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 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6,29(2):370~372.

[14] Bandur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 Freeman, 1997.

[15] 石 岩,南利军.高中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201~207.

[16] Slovic P . Informing and Education About Risk[J]. Risk Analysis, 1986, 6(4): 177~187.

[17] Blaylock, B.K. Risk perception: Evidence of an interactive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5, 13: 207~221.

收稿日期:2015-10-19

中图分类号:G80-5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高校学生策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