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社霸王鞭的文化价值研究Yushe Hemlock Cultural Value Research

2016-04-11马华伟ZHANGKunSONGYingMAHuawei

四川体育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价值文化研究

张 鲲,宋 莹,马华伟ZHANG Kun, SONG Ying, MA Huawei



榆社霸王鞭的文化价值研究
Yushe Hemlock Cultural Value Research

张 鲲,宋 莹,马华伟
ZHANG Kun, SONG Ying, MA Huawei

摘 要:运用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榆社霸王鞭的起源和发展,基本内容及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榆社霸王鞭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以原始为深沉内核的非物质文化形态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霸王鞭不仅具有健身价值和体育文化的传承价值,而且还具有娱乐、教育、人际交往、经济等社会文化价值。榆社霸王鞭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韵味,在三晋大地上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关键词:霸王鞭;文化;价值;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Institute of P. 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Use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Yushe hemlock, basic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ushe hemlock both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art, and belongs to the sport, hemlock is not only a fitness value and the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but also has the entertainment value, education value, relationship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culture value. Yushe hemlock, with its uniqu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ong the local flavor of the overflow in SanJin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in the land, and enduring.

Key words:Hemlock; Cultural; Value; Research

2006年11月山西晋中榆社县乡间流传1 700多年的榆社霸王鞭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现如今看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忙于生计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多年从事文化艺术的演员逐渐淡出舞台。致使该项民俗体育活动逐渐萎缩。本文通过对榆社霸王鞭的文化价值进行研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充实榆社霸王鞭的理论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推广当地的文化产业,为保护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推动本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榆社霸王鞭的概念

榆社霸王鞭盛行于西晋。2006年11月山西晋中榆社县乡间流传1 700多年的榆社霸王鞭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一种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的表演形式,其地方特色突出,艺术物质古朴,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在省、地群众艺术馆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对霸王鞭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将霸王鞭的动作发展到磕、打、推、转、挑、翻、荡、摇、摆、甩等10个花样,进一步丰富了表演队伍的造型变化[1]。这样使霸王鞭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协调、融合,并配以创作的音乐,使它既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 榆社霸王鞭的起源及发展

2.1 榆社霸王鞭的起源

榆社古县志记载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中的后赵王石勒为榆社人。当时,赵王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的压迫,率众反抗,百姓纷纷响应,石勒的势力不断壮大,被誉为“王朝之魁”。此时,石勒立志称霸中原,他在打仗获胜之后,兵将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便自发地持枪械手舞足蹈起来,这种舞蹈形式,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成为彩鞭形式,以表达赵王称霸中原之意。遂将这种舞蹈称之谓“霸王鞭”,而赵王家乡在榆社,“霸王鞭”自然也就发源于榆社[2]。目前这种说法也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为可信、有史可查的一种说法。由此我们确定得出霸王鞭的确历史悠久,长达1700余年,发源地为榆社,从战争或武术中演化而来的。

2.2 榆社霸王鞭的发展

解放前,榆社县的霸王鞭活动就已基本普及。城关附近、南川、西川一带更为普遍,演技也很精彩。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70年代,榆社霸王鞭曾在晋中地区文艺汇演时获奖。改革开放为榆社霸王鞭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榆社汽车站排演的霸王鞭,在阳泉市汇演时荣获一等奖。1994年,榆社霸王鞭被列为晋中地区民间传统艺术开发项目。2000年,榆社霸王鞭舞蹈《娶亲》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2006年11月榆社霸王鞭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的对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榆社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及时成立了县文化馆“整理民间霸王鞭制作组”,对霸王鞭的舞蹈、音乐、配器等进行了大胆改革,使其更具时代特色以便于传承、弘扬。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的对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榆社霸王鞭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3.1 榆社霸王鞭的基本内容

近年,学生素养教育方面的问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求职、就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培养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大学生大多为95后,独生子女,家庭溺爱下成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职业素养相对欠缺。作为应用型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去企业工作,而企业对员工的品质、综合能力、职业素养越加重视,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

榆社霸王鞭的道具色彩与演员的服装色彩,均以大红和金黄为主色调。大红代表喜庆、吉祥、热烈、激情;黄色代表尊贵、富有。再加上明快的音乐伴奏,使霸王鞭呈现一种欢庆、热烈、祥和的基调,抒发出一种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风貌。

榆社霸王鞭的道具最初是左手持鞭、右手持扇以“一鞭”“一扇”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后来经过逐渐的演变道具最终确定为“双鞭”,用长约一米或二尺四的木棍或竹杆制成。(1)木棍两边系上红布条;(2)竹杆两端打眼穿上铜钱并系上红布条;(3)竹杆上缠上花边,系上铜钱、旗穗;(4)竹杆先用电光纸缠起来,两边穿上铃铛、系上金穗条;(5)竹杆用红布裹,两端系上铜铃和毛线制作的小绒球[1]。这样,舞动起来,丁当作响,彩绸飞转飘扬,格外醒目好看,引人注目。

榆社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为其基本动作。传说的打法为“八点法”,即: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后来,又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1]。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双鞭互磕、相互撞击,触打地面。

3.2 榆社霸王鞭的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3]。榆社县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面积1 699 km2,现辖4镇10乡,人口14万,榆社春秋时属晋。太行深处不仅生活繁育着勤劳朴实的山里人,而且还孕育流传着特有的民间艺术。榆社霸王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双神鞭从春秋穿越时空,舞出了后赵王的霸气,舞出了疆场武士的彪悍,更舞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舞出了人民的富民安康。太行深处能有如此美妙绝伦的民间艺术,视为三晋奋进之豪气,也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县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4 榆社霸王鞭的文化价值

4.1 榆社霸王鞭的体育文化价值

4.1.1 健身价值 霸王鞭舞的健身价值很高,既能发展练习者的上、下肢力量又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及节奏。感培养练习者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果断的品质,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有益于智力开发。还具有增强体质、减肥和降低血压、血脂等价值。舞者挥洒了大量的汗水加速了新陈代谢,当运动达到一定强度时舞者身体会产生一种腓肽效应。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它会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可以忘却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可以释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紧张、焦虑与烦躁等)[4]。舞时,人们所知道的、所做的只是尽情地享受“霸王鞭舞”运动的乐趣。因此,跳“霸王鞭舞”具有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作用。

舞者跳霸王鞭舞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动作一定与音乐的节奏相配合,根据音乐节奏不断地做着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动作。同时还要不断地及时转换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经过长期的练习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和均衡性得到明显改善。脑思维的协调性、灵活性、反应速度等也得到明显提高。实践表明经常参加跳霸王鞭舞运动的人大脑注意力略高于普通人,突出地表现为大脑记忆力增强学习效果显著。因此跳霸王鞭舞有益于智力发展。

4.1.2 体育文化的传承价值 传承性是文化的一种基本特征,节日民俗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特质、群体特征,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的一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承力。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丰富而集中,具体而微的涵盖了文化的3个层面物质、精神、文化行为,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5]。“霸王鞭舞”是在军营中产生的,并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而保留下来,既有现代化的气息又不失传统色彩。节日中的民俗体育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会被周期性的节日反复贯彻和强调,并在当地的民众中根深蒂固、世代传袭。可见,节庆以其无所不在的形式,为民俗体育的拓展建立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和思路,使民俗体育在节庆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4.2 榆社霸王鞭的社会文化价值

“霸王鞭”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文化的统称[6]。“霸王鞭”是产生、发展与民间的,是历代榆社人民传承至今的。是榆社人民在交流集会中举办的一个活动,也是人们交流技艺,沟通情感,促进文化交融的展现平台。榆社霸王鞭舞作为当地的文化特色,伴随着榆社人民几千年的承袭和发展,蕴涵着本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因其自然环境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从而造就了榆社霸王鞭舞独特的文化价值。

4.2.1 娱乐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娱乐文化与人之间互动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条件下,更进一步追求精神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面临的各种压力也随之增大,缓解精神压力、宣泄情绪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霸王鞭舞的休闲、娱乐元素,决定了人们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快乐的身心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可以通过霸王鞭舞宣泄自己心中的郁闷和不满,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愉悦。人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观赏乃至亲自参与其中,使自己的情感与舞蹈场景高度交融,达到精神文化的娱乐目的。

4.2.2 教育价值 跳霸王鞭舞不仅是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需求。是为了我们能够构建一部属于自己完整、丰厚、精彩、体面、富有创造性活力和魅力的文化体系,开展霸王鞭舞教育更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跳“霸王鞭舞”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对其认识、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同时,参加者相互探讨,能获得共同进步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开启心智,也是一种热爱生活、培养积极进取的教育。在榆社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作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一员,2009年榆社霸王鞭已编撰成乡土教材,列入该县中小学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从此举对挖掘、整理、培养、传播乡土文化瑰宝,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具有深远意义[1]。

4.2.3 人际交往价值 榆社霸王鞭是一项要求团队协作精神的民间项目,当个人置于团队中,呈现整体搭配时,就能汇聚出共同的方向,产生共鸣和综合效应。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当他们手持器械时,不单单是独立的个体,更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想将这“霸王鞭”舞得漂亮,就需要大家同心协力,不但要将自己的动作完成好,还要让自己的动作和大家的动作配合的恰到好处,这样整体的效果才能展现出来。人们在参与跳“霸王鞭舞”的同时,不仅可以受到团队协作与忍让的理念洗礼,还在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滋补人们的文化血脉,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霸王鞭舞”作为祭拜祖先和大型祭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参与者相互配合,人们敞开胸怀,尽情放松,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平和,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通过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促进家庭和睦、邻里沟通。让参与者在欢乐的气氛中增进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8]。

4.2.4 经济价值 榆社是是闻名世界的化石之乡,有千佛洞、云竹湖、雾云山等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旅游资源丰富。“霸王鞭”文化艺术团经常为外地游客表演,适当的收取一定额度的费用,推动了当地的消费水平。榆社霸王鞭作为榆社民间风俗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三晋大地上可谓绝无仅有。如能将霸王鞭与榆社县的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榆社旅游文化。以此吸引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旅游爱好者来榆社观光旅游,可带动榆社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

5 结 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太行山气势磅礴,巍峨壮观,青山秀水孕育了勤劳智慧的榆社人民,也造就了威风八面的榆社霸王鞭,这种以原始为深层内核的非物质文化形态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榆社霸王鞭舞作为当地的文化特色, 伴随着榆社人民几千年的承袭和发展, 蕴涵着本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它为榆社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霸王鞭舞”是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生成发展起来的艺术,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原生的舞蹈形态也必然会出现变异,对其进行保护,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并伴之以强有力的措施,以使这种渐进式的舞种变化能够符合文化进化的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 孟 丹.榆社霸王鞭舞蹈[M].晋中:榆社县文化馆出版社,2011.

[2] 清乾隆8年(1743)由费映奎修编撰的古籍《榆社县志》.

[3] 梁维卿,王 岗,文晓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南威风锣鼓的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8(3),41~43.

[4] 韩永红,秦纪强.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32~135.

[5] 王建文,王艳云,李锦洲.民俗体育荷塘纱龙的特征、传承与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2):91~95.

[6] 王龙飞,陈世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25~28.

[7] 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体育社会科学,2009(06):56~58.

[8] 陈 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5~7.

收稿日期:2015-09-09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价值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