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让语文学习“落地生根”

2016-04-11吴秋萍

初中生世界 2016年44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文本文章

■吴秋萍

读写结合,让语文学习“落地生根”

■吴秋萍

针对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重分析、轻训练,重人文、轻能力的现象,以及阅读与写作油水不融、学生语文能力裹足不前的现状,本文主张以加强读写训练为抓手,合理利用文本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基本能力,使语文教学扎实、有效,并回归本真,体现语文本色。

语文学习读写结合文本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通过实践研究,笔者总结归纳了一些寻找教材中读写结合点的基本方法,大体如下:

一、批注亮点,品文本之美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此时读是在理解、比较、质疑、联想、创造中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是发现文本亮点的寻美之旅,也是提升自我阅读水平的有效方式。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一般都在运用。一位老师讲范仲淹词《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时,有同学加了一句批注:“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同学的批注刚读完,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种读写结合时间一长,学生或许会像韩愈在《进学解》中写的一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们在读书时把自己的感悟、思考、疑问写在书眉页侧,长此以往,读、思、写有机结合,阅读之真义达成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将受益终生。

二、补充内容,思细节之妙

我们教材中很多文本都出自名家大家之手,所以有些文章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有些文章看似简洁却并不简单,有些省略号背后有真情,有些感叹号中有深思。这些细节处的补充,既是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精妙。例如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于闰土这个人物个性的品析,我主要带着学生一起赏读对话描写。其中,闰土的语言,无论是少年时代,还是中年时代,鲁迅先生用了太多的省略号。这或许不是小说家惜字如金的讲究,而是高明作家的四两拨千斤的借力之妙。结合这样的文本实际,笔者让学生在朗读了闰土语言的基础上,重在让学生结合文本和现实,去补充那些省略号所省略的大概内容。通过补写,学生基本能悟出,少年闰土省略的当是更多的趣事,更多的兴奋与喜悦,那是滔滔不绝的奇闻异事。而中年闰土省略的或许是木讷、迟钝、内心的沧桑,以及现实世界里的等级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深深隔膜。这样的补写,既有利于对闰土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所思考。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作为一篇通讯报道,在客观报道事实之余,也插入了作者深情的评价与喜悦的赞美,而这种既主观又自然的赞美从侧面再现了整个出征现场激动人心的氛围。当总指挥一声令下“出发”之后,杨利伟铿锵的回答,简短有力的“是”字背后,隐含着哪些令人鼓舞的信息呢?笔者建议并指导学生写一个排比句,力图对这个“是”字隐含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评价。学生们结合文本与社会现实,像打开了创作的闸门似的,都写得极为精彩。

教学《散步》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对于爸爸“走大路”的决定,文中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氛围里,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呢?请同学们用几句话来写一写。通过补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引领学生从以下四个“点”进行补白: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三、延伸情节,悟主题之深

我们的教材中,有的文本故事性极强,作品的主题常隐含在故事之中。我们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故事情形,续写发展,从而在延伸情节的过程中感悟作品的主题之丰富,以及作家创作之匠心。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主要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来塑造人物,揭示社会现实。“变化”可谓小说的一条主要线索,围绕这条线索,我们读者常不满足于小说的结尾,都试图继续编出各色的于勒,来引诱出菲利普夫妇的千变万化,以期更好更具讽刺性地表现人性,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延伸情节,实则是引导学生对小说表现主题技法的仿用,有着较强的借鉴性。

类似的还有,《窗》中那位远窗人看见窗外真实情况后的言行举止,《皇帝的新装》中那个荒唐故事的后续发展等。引动学生思考这些情节的延伸,会有助于他们对小说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四、变换角色,看表达之丰

所谓变换角色,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结构或叙述方法、标题等,充分发挥想象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例如教授《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笔者引导学生将本文改成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导游词,在这个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容和方法的理解,也能在由说明文语言到口语表达过程中感受语文表达方式的丰富与独特。再如,《端午日》中记叙的赛龙舟场面,笔者尝试让学生将其改编成一段现场报道,以新闻消息这种文体更真实、形象地向读者展示画面感,从而体会其中一系列动词连用的表达效果。

有位老师在教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散文时,整堂课主要领着学生一起去完成由散文改编成的现代诗,学生的热情大增,课堂洋溢着精彩与智慧:

人家说了再做,你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你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你

为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

潜心贯注,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你作为学者的方面

而作为革命家,你一反既往,说了就做

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你大声呼喊,起稿政治传单

公朴被害,警报迭起,你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紧急关头,昂首挺胸,以宝贵生命实证言行

你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你,是口的巨人

你,是行的高标

再看,余映潮老师在《利用课题,设计活动》一文中,以《呼兰河传》(节选)为例,主张利用“变换”课文标题带动对课文的全面扫读;又以《散步》为例,强调利用“再拟”课文标题带动对课文的文意把握。形式新颖,效果显著。

五、提升主题,想构思之巧

所谓提升主题法,就是指立足全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写读后感和心得笔记。有些教材具有思想性又不乏感人的场面,可指导学生提炼故事内容,挖掘思想意义,写好读书笔记。还有些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圈可点,那么,写则文评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对于初中学生,要想写出像样的文评,需要老师做足够的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和是非观,在阅读一篇新文章时,总会浮想联翩,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以及人物、事件总有自己的评价。阅读完文章后,让他们就自己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一点或几点写一段或一篇感想,有利于加深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学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现状,纷纷写了一则《见贤思齐读书心得》。其中一位学生仿写如下:今诸生学于学舍,家皆近于学,亦有车往返,无奔走之劳;诸生日食于食堂,味之鲜肥,腹亦饱之;于学舍内学习,无夏之炽热,无冬之严寒;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读之易;有司业、博士为之师,讲解疑难,授之于学。其德业有不成,不精者,怪其心之不坚,岂他人之过哉?这样的仿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本文的表达之妙,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当然,在丰富的语文教学世界里,“读写结合”式语文实践的方式和路径远非上述几种,笔者只是选取了实践过程中的部分案例并简要分析,在此不一一赘述。

“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笔者主张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这样,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落地生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