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教学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

2016-04-11秦晓华

初中生世界 2016年4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程教育

■秦晓华

适度教学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

■秦晓华

《中庸》首章即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育之道,在于和谐、适度,古人早就知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否则,明代王守仁就不会在《传习录》中说出“若近世之训蒙稚者,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这样的话了。现在的教育教学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在我看来,主要问题是失之于窄,失之于浅。

所谓失之于窄,是指把教育窄化为教学,把教学窄化为学业,把学业窄化为考试,把考试窄化为分数。见分不见人,几成常态。我们常抱怨社会道德浮薄,公民素养滑坡,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在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到底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我曾在美国一所小学看到过两个“怪现象”。一是所有的走廊、道路两侧均划了一条黄线。正不明所以,下课铃响了,我们瞬间明白了黄线的意义:所有的孩子排成一队,在教师的带领下,沿黄线行走。二是所有的孩子在行走时,均把食指轻轻放在嘴唇上。正不明所以,一小朋友见到我们这些外国人,本能地张口喊道:“Hello!”只见后面的小朋友用手指戳了戳他,做了一个将食指放在嘴唇上的动作。我们瞬间明白了这个动作的含义。像这样从小就高度重视培养公共生活习惯(比如靠右行走,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所谓失之于浅,是指将复杂的思维过程浅化为结果或结论的识记。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数学学科也几乎成了文科,培养的不是思维,而是记忆。我曾到一所高考成绩非常突出的学校听了一节数学课,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当老师给出高考真题(填空)时,学生直接提笔写答案。我问学生为何不经计算就得出答案,他的回答是,这个题目已经不知刷过多少遍了。这种答题的自动化程度,让人且喜且忧,喜的是学生的乖巧勤奋,忧的是这样的过度训练已背离了数学学习的本义。基础教育重在奠基,奠基的关键不是精细、精致,而是深广、扎实。粗糙一点不要紧,可怕的是根基太浅,没有上升空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任继愈先生曾这样评价现在的学生:除了题目做得很深以外,他们知道的很少,他们上不去。任先生可谓一语中的,基础浅薄,视界狭隘,难成大器。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更缺少理性质疑、探究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他们不乏观点,但缺少思想。当然,问题的症结不在学生,而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的特性离不开工具性(功利性),工具性甚至是价值的必然属性;但工具性绝不是价值的唯一属性,正当性毫无疑问也是价值的必然属性。教育有其功利性,但不能将功利性作为唯一的追求和取向,它必须在功利性和正当性之间取得平衡、求得中和,才有可能是适时适度的。比如追求高分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而全面占领学生的时间、空间,滥用题海战术,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内生动力,一味死揪硬灌,那就失去了价值的正当性,是不道德的教育。因此,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实现适度教学的思想基础。

实现适度教学还要思考的一点是,适度不适度应该由谁说了算。我认为不能仅由教师说了算,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意见。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需求,这才是适度教学的本质追求。夏丏尊先生曾感慨:“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夏先生说的极是,如果不能坚持学生立场,所谓适度教学的提倡很可能走向它的反面:就像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里描述的那样,以“爱”和“忧”的名义“害之”“仇之”。

适度教学的本质是以正当的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尊重差异性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对所谓的“度”的适应性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一个喜欢数学的孩子来说,用两三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攻克一道难题,应该算不上不适当;但对于一个数理逻辑感受力比较弱,对数学缺乏相应基础和兴趣的孩子来说,则可能是一种巨大的折磨。谢邦敏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刑庭庭长。他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喜欢文学而物理极差,参加毕业考试时物理一道题都不会,只好在试卷上赋词《鹧鸪天》一首:“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他的物理老师,也是后来的中科院资深院士魏荣爵先生看到后,认为该生虽然物理交了白卷,但词写得真不错,是个人才,不能断送他的前程。于是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谢邦敏居然就凭借这60分顺利毕业,成就了后来的功业。

承认差异,容人之短,扬人之长,这是适度教学的基本前提。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实现适度教学的路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在西方世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Currere”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理解,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由此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应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对课程的理解就是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跑道上奔跑,换言之,适度的教学就是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课程。

要想建构适度的教学,课程体系必须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就像佐藤学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摈弃阶梯型的课程体系,那是单向度的、重结果的、封闭的;我们必须转向登山型的课程体系,那是可自由选择的、重过程的、开放的:我和谁一起登山、如何登山、从哪条线路登山、什么时候登山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学科之间与学科内部的整合、微课程与课程链的解构与建构、校本选修、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游学传统的恢复等等,都是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其多样选择、多元成才的有益方式。总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是实现适度教学的根本路径。

实现适度教学的第三个要件是适度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失度的始作俑者固然不是教师,教育的本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冲突、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用人单位的高门槛、唯分数论英雄的管理思维、家长以及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舆论“绑架”等等,都可能导致教育教学的失序失范。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师生关系这个范畴里,教师居于强势地位,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教师的主动选择、理性作为还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而实际上,教师在师生关系上的处置不当,很多情况下会加重教学的失度。我在前文提到,现在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是因为在教学中,我们几乎没有给他们自由思考的机会。当一切都要统一到标准答案上的时候,所谓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只能是遥远而美好的文学想象罢了。然而吊诡的是,生活可不像考试,哪有那么多的标准答案?生活无非是一系列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可惜的是,学校从来没教过这些东西。如此看来,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社会后感到茫然无措,根本不足为奇。适度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就是教师退居暗示、指导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某此间讲话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难处,同商量而已。”这种说法虽有以学程代课程之嫌,但就对师生关系的剖析来说,无疑是很有道理的。梅贻琦的“从游说”对师生应然关系的阐释也非常亲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同商量”也好,“从游”也好,体现了师生的和谐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学生是主动的、活泼的,教师是引领者、陪伴者。这种适度师生关系的确立是实现适度教学的必要前提。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