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2016-04-11章义和
章义和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章义和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要:凝聚共识,推进发展,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工作的突出主题。改革共识、发展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既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巩固和壮大的基础与条件,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重要的政治任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协商民主是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求同存异则是凝聚共识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政治共识;统一战线;协商民主
在今年的全国 “两会”上,俞正声主席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新意迭出,尤其是“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这一部分的 “广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一节,表述非常精彩。如共识是合作共事之基、团结奋斗之要。“凝聚共识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求同存异。”报告首次细致地论述了什么是 “同”,什么是 “异”。报告指出,在人民政协,“同”是基础和前提,就是共同致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团结奋斗的最大思想政治共识和最大公约数;“异”是客观现实和重要特征,政协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利益诉求、知识背景、社会阅历、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总会存在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有些差异在减少和消弭,同时还可能出现新的差异。报告进一步解释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必须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具体意见有分歧但在基本原则上要有共识,思想观念有不同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凝聚共识。做到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尊重差异而不扩大分歧、包容多样而不弱化主导,自觉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损害和削弱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言行,不断巩固已有共识,凝聚新的共识[1]。我体会,这些新颖的表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成为人民政协理论的核心话题。
实际上,凝聚思想政治共识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一直强调的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2013年3月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 “人民政协要注重在尊重多样中寻求共识,在同铸辉煌中增进共识,在共迎挑战中深化共识”[2];2014年的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3];2015年的第三次会议的政治决议中提出“五大共识”,即 “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发展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4];再到今年的上述表达。由此可见,凝聚共识,推进发展,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工作的突出主题,也反映着政协对凝聚共识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一、五大共识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条件,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和利益集团,每个集团与阶层都有其固化了的、有时候互相冲突的利益与诉求,但社会分工也决定了各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各集团之间必须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一致的意见,必须形成一些各方皆须遵守的规则,才能维持共同体的运行,各行其是只会导致混乱失序与各方俱伤。而统一战线,恰是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新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简单来讲,就是团结最广泛的的朋友,完成共同的目标。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经济快速发展,原来属性清晰的几大阶级和阶级矛盾不复存在,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前提。但新的阶层的分化,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某些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固化,造成了新的矛盾与隔阂;尤其是经历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进入政治经济新常态后,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国内各种思潮纷起,思想动荡,内耗增加,亟需新的共识。
一般来讲,政治共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本价值的共识,即个体或群体共同认同、认可的基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或者对某些基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认同或认可。二是程序的共识,即个体或群体共同认同、认可的活动规范或运作程序,或者对于规范或程序的共同认同或认可。基本价值的共识是最根本、最基础的思想共识,是程序共识形成的前提条件;缺乏基本价值的共识,程序共识无从谈起。程序共识体现、反映基本价值共识;程序共识的巩固或者削弱,也会增强或削减基本价值共识①。俞正声主席所强调的五大共识,即“改革共识、发展共识、法治共识、反腐败共识和价值观共识”,前四项共识可以说是程序层面的共识;最后一项是基本价值共识。程序层面的共识,直面转型期中国在改革发展、国家治理方面的核心问题,尽管在具体实施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改革持续推进、发展不能后退、坚持依法治国、反腐败刻不容缓已成为全中国正义的中国人的共识;从这一层面来说,它已经具备基本的思想共识。但在根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上,却有一部分人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和物欲、利益的驱使,不能正确面对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境,怀疑甚至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似是而非的错误言论,严重混淆视听,严重消弭了既有的政治共识,进而在程序共识上,即改革、发展、法治、反腐败的具体实施路径上产生了众多争端。因此,直面分歧,凝聚共识,便是当前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
二、求同存异,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如何直面分歧凝聚共识呢?基本的原则就是求同存异,以民族的、国家的、人民的利益为重。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独创性的、丰富的统一战线理论和革命、工作实践,为我们眼下的消除分歧、凝聚共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先秦时期兵家、纵横家的 “合纵连横”,已包含统一战线思想,“联盟”是古代中国分分合合中的常见事物;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也鼓励无产阶级政党在必要时要和其他阶级、政党联合;俄国的民主革命和十月革命有不同国家间无产者联盟和压迫民族间联合的功劳,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更把统一战线扩大到资产阶级。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亦深谙联盟之道。各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联合成立了 “同盟会”。为了抵制袁世凯专权,各大小政党联合组成了 “国民党”。但同盟会和国民党内部始终矛盾重重,在思想上、组织上都很混乱,是国民党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5]。“无论如何要团结最大多数的人”[6],“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7],也就是要尽可能地扩大统一战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问题处理得当,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向前发展;反之,就受到严重挫折,而统一战线要稳固,就必须有稳定的、扎实的思想政治共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关于 “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决定组织联合战线,各种政治同盟实现革命的联合,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北伐战争高歌猛进。但国共两党事实上仅在“反军阀”的现实目标上保持一致,而并不具有根本的价值观念一致,以致孙中山逝世后两党分歧暴露。因此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后,在反帝、反封建任务还远未完成的情况下,国共两党的矛盾便超越共识,压垮革命统一战线。民族资产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因为在意识形态、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上与共产党的追求目标相对立,选择了追随国民党。1927年4月以后,国共两党兵戎相见,全国上下生灵涂炭。直到1937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两党再一次握手言和,共御外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世界支持中国抗日的中国人和国际友人都加入到统一战线中。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国民党一党专政的野心却再一次把中国推向战争。这一次,追求民主、自由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选择了与主张人民民主、建立联合政府的共产党并肩战斗,形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赢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改造使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复存在,但中共部分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致使国家长期陷入困顿之中。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拨乱反正,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才又团结到爱国统一战线上来。
回顾这百年来的斗争与联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利益至上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以剥削无产阶级为生,无产阶级以消灭资产阶级为最高理想。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没什么比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更重要的了,所以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并肩战斗。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后,人民企盼的是国家的强盛和生活的富裕,所以各阶层、各行业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那么今天,最大的国家民族利益是什么?人民的期盼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是人民幸福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 “中国梦”。“中国梦”,继承了鸦片战争以来,为寻求国家前途、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的梦想,是民族复兴之梦,是人民幸福之梦,是当前统一战线的最大、最基本的共识。它可以赢得全世界心系祖国、企盼民族复兴的华人的支持;它可以赢得国内所有追求正义、幸福生活的人民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目前实现中国梦的唯一可行的路径。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会陷入混乱,我们的事业必将难以为继。
三、协商民主是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
统一战线的形成,基本价值的共识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差异的消逝。违反客观规律,盲目地强迫协同、压制多元,只能加深矛盾、加剧分裂,使政治、社会生活失去活力。因此俞正声主席指出,“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必须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即要让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利益都有畅通的、合理的诉求通道,要让各种矛盾有充分沟通、化解的平台。凝聚共识,不能简单地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还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来推动。以平等的协商、广泛的参与为重要特征的协商民主,可以成为凝聚共识、巩固共识的有效路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8]。
协商民主,首先是各阶层、团体的平等的交流。存在偏见和矛盾的利益各方,通过平等的交流,可以充分地表达自身的观点与诉求,同时可以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其他各方的立场与诉求,在理性的沟通交流中,各方互相增进理解,进而调整己方的观点、立场和诉求,减少分歧,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从而可以就公共问题的解决提出各方都能接受并遵守的有效方案。即使方案暂时地偏向某一方,也能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增进理解、减少矛盾。
协商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政权机关、党派、政治团体、政协组织、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协商的形式,有政协协商、专题会议协商、民主恳谈会、座谈会、听证会、网络协商等多种方式。推进协商民主,要义在扩大主体,拓宽各阶层、各行业代表人士有序参与民主协商的平台和路径。要让更多社会团体、人民,尤其是中下层群众可以发出声音,扩大中下层群众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影响力,拓宽基层组织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内容,扩大中下层群众的政治参与度,扩大知情权与监督权。由于中下层群众总体上素质偏低,在社会转型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他们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应付各项改革和政策,容易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又因为生活压力大,文化水平不高,容易受错误思想蛊惑,容易产生偏激思想,易成为生活不稳定因素,必须能及时地予以疏导。但受其素质影响,其参政议政的能力较弱,无法充分表达诉求。
根据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规定,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所谓代表人士,就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成功者和高级知识分子,但统一战线作用的发挥、政治共识的形成离不开人数更加广泛的、利益更加多元化、诉求更加复杂的中下层人士。因此,要充分鼓励、引导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切实实践群众路线,关心中下层群众的生活,深入群众,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及时疏导,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
协商民主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经路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到实处,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各阶层利益,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个目标实现得好,就能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决不能依靠强势的管控来实现,必须充分依靠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必须扩大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参政议政的广度与深度。对于执政者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群众意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 “中国梦”,巩固 “五大共识”,各民主党派固然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对于执政党来说,也要强化这样的共识,以一贯以来的广阔的胸襟,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保障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权利。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只有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本色,真正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动态的历史进程中保证其执政的合理合法性,我们的共识才会更加稳固。
注释:
①关于政治共识的共识,参考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1;吕元礼.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03);姚俭建.政治共识与参政党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6).
[参考文献]
[1]俞正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6-03-15(02).
[2]贾庆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3-03-13(02).
[3]俞正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4-03-12(02).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N].人民日报,2015-03-14(03).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0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2.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2-10(01).
(责任编辑:张迦寓)
DOI:10.3969/J.ISSN.1672-0911.2016.03.024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11(2016)03-0024-04
收稿日期:2016-03-20
作者简介:章义和 (1963-),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