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引导的积极转向——积极心理学视角

2016-04-1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学思政政治

张 婧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思政教育引导的积极转向
——积极心理学视角

张 婧1,2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原则、内容和方法,回顾积极心理学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后发现,宏观研究趋同化,理论研究泛化,认同研究同质化。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由面到点,细化研究内容;由论到证,强化实证研究;由引到建,建构自我体系。

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思潮。在美国,积极心理学被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并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门以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目标的新兴学科,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可借鉴性,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对此研究呈上升趋势,内容、方法、不断深化、细化,总结与展望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电子期刊以“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为搜素主题(或篇名)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趋势,以探寻现实基点和拓展空间。

一、积极心理学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学科理论的吸收与借鉴

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于1997年倡导“积极心理学”理念以来[1],心理学从“消极”走向“积极”,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发掘人类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品质。国内学者21世纪初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如张倩、郑涌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介绍和简评(2003年);任俊、叶浩生等对积极心理的理论和治疗进行系统介绍(2004年,2006年);刁宁对佩赛斯基安心理学思想的积极治疗方法进行评述(2004年)。

2.通过研究幸福感涉及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学校师生幸福感方面,刘翔平对大学生乐观品质和乐观教育进行了研究(2003年);郑立新、陶开放等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进行了研究;杨宏飞等对教师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苗元江博士对幸福做了系统研究,他对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的理论进行整合后提出幸福快乐论和实践论等。

3.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2010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一批专家学者交流了自己在该领域做的研究。刘翔平对大学生的乐观品质进行了干预训练并提出乐观教育(2010年);任俊对积极情绪诱导与情绪最近发展区进行了探究(2010年)。

(二)向高等教育渗透与探索

1.高校课程开设

2006年“积极心理学1504”(也就是各大网站及媒体所说的“幸福课”)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通过揭示人类优势,促进个体积极机能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实证研究如习得性无助与解释风格,关于自尊的研究,积极情感扩建理论等都对学校教育,学生积极个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010年11月1日,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其中上线的公开课视频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包含配有中文字幕的“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截止2016年7月31日,学习人数达到62.7万,长期处于热门排行榜前十。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被称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的孟万金教授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体系、核心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测量和评价(2008年)。朱翠英、胡义秋等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实践(2015年)。

(三)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创新与应用

1.理论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一种重大的社会重任,从教育人、提升人、塑造人的境地出发,进而从根本上使人超越现有的状况,在最终的价值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实践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发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宗旨不谋而合,两者在育人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开始将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比较全面、系统的是周围教授提出积极道德教育理论,从宏观角度探究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2014年)。

2.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实践模式探索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践在培养人的美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表明: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学校素质教育的优势探索方案对学生有正面的影响(Hodges&Harter,2005).一项研究考察了212位参与了优势探索方案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他们报告在无私、自信、自我效能和希望上均有所提升(Crabtree,2002;Rath,2002)。同样的,一项对另一所大型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们在参与了优势探索方案之后,他们的状态希望提高了(Hodge&Clifton,2004),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借用积极心理学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方案的探索模式。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题搜索,共搜到286条结果①,其中2006年一篇硕士论文《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2007年一篇硕士论文《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调试》。以“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篇名搜索,共搜到111条结果。②

综上,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自2010年以来呈直线上升趋势。详读以上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认识论角度剖析两者的共性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3]积极心理学借助一定的载体挖掘、培养人类的优势与美德,高校思政理论课注重学生优良国格、人格品质的熏陶与培养,两者在目标追求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丛建伟教授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性、接受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方面有契合点[4],中南大学曾长秋教授认为两者有相同的本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人学创新取向和思政教育科学化发展需要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从大学生内在积极特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5]

学界以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特征为认识切入点,围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提出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思政教育。[6]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相通性,个体品质培养,主体价值追求目标的相似性,幸福生活追求的去文化底蕴,无国界的人类共同追求,使得两者共通、共融。

(二)从价值论角度剖析两者的意义和作用

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环境营造,这与当前我国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吻合。因此,“积极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7]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首先要准确认识教育对象。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只有了解人类自身的特质,才能激发其个体潜质,才能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从价值观角度,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是马克思的人本质论的具体体现。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诸多困境,如陈银平老师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重问题轻优势,缺乏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偏窄;缺乏积极情绪体验的培育,忽视积极人格塑造,教育方法僵化;家校沟通渠道不畅,教育环境消极[9],而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体积极力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环境的研究,因此,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有助于正面积极认识教育对象,有助于和谐把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挖掘教育者内在潜力和品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0]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改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拓展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等。[11]

学界主要围绕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从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价值取向方面,思考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政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三)从实践论角度剖析借鉴与应用

积极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该是寻找并发现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些积极品质与学生自身生活的良好结合。[12]吸收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将理论运用于需要的地方。

首先,理念、原则的渗透。心理认同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心理交触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情感人;心理统一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行导人;心理强化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正向[13]激励;心理包容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个性;心理满足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需要。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以人为本”思想,突出“积极人格”的培养,增强“积极体验”的浸润,重视“积极组织”的构建[14]。其次,内容的借鉴。着力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15]。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视角,从灌输到关爱,从无助到乐观,从文本到现实,从认知到情感,从规训到感染[16],实现教育内容的拓展、延伸,教育方向的转变。再次,方法的引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心理效应,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中,如“自己人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和“鲶鱼效应”等方法的应用。此外还有一些心理疗法的应用,如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的引导教育。[17]积极情绪的引领方法,乐观型解释风格,帮助学生阳光、健康地面对生活。

学界围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方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拓展思政教育视野,创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路径。

三、研究现状简评

综上,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宏观研究趋同化,微观研究待深化

纵观上述研究成果,学者大多引荐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环境三个方面。从理念、方法到环境的引入研究较多,具体细化、深入研究贫乏。宏观角度使得同质化研究较多,视角单一,研究成果思路趋同。

现有研究成果大都谈及积极心理学理念、原则,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考虑思政教育的困境,实效性等问题。微观研究,细化研究深度不够。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的探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高校思政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社会心态的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落细等专题如何具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界探究微乎其微。仅在陈银平老师的“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一文中具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帮助学生在面对非消极事件时,做出一种积极乐观的解释,以一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得了86分,其分数的百分等级是90%为例,引导学生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物。宏观研究只有深入、细化才能体现其实用价值,学科理论的引入也需要经历一个由表入里的过程。

(二)理论研究泛化,实证研究缺量化

已有研究,不乏在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及特征,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取向,积极心理学主要理念,主要观点等方面,理论层面认知大体相同,而具体实证研究方面几乎没有。理论再经典,没有实践运用,如同空中楼阁,难以体现理论的闪光点。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发展立足于很多的实验、以及测量工具的应用,而现有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却在这方面很少提及。积极心理教育着眼于人类6种美德24中正向力量的激发,但对于积极人格特质的发现与开发,很少见相关的实证研究,具体运用克利夫顿优势识别器,VIA优势量表等测量工具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微乎其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的研究仅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真正使用心理学测量工具对需要引导的思想、价值观进行测量,对于方法的引导也没有提出理论假设和实际验证,使得理论的研究苍白、无力。

(三)认同研究同质化,应用研究表层化

诸多的研究都着眼于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目标、内容的契合性,明确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分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认同研究趋于同质化,大多从两方面分析,满足和需要的角度剖析,对于应用研究呈表象化,分析缺乏深入。

积极心理学具体应用研究入宽泛,浅浅而谈。如渗透以人为本思想,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个体,如何培养,以人为本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如何具体渗透?均未详述。对于增强积极情感体验方面,也紧紧介绍“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认知幸福的内涵、幸福的价值、探求幸福的真谛;结合作者教育,运用积极心理认知理论,如情绪ABC理论,乐观型解释风格等,教诲学生学会宽容、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营养。”[18]对于积极组织的构建,同样也简单提出构建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内部校园环境,处理好学校与周边环境,社区、家庭等主体关系。而以上的研究结果,如果不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当前学界也提出过相似论断,即宏观研究思想、方向肯定正确,但没论及积极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处,实用之处。从微观角度观之,积极心理学如何具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学校服务方面,如何运用于网络德育、如何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如何有效提升幸福感,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均没有深入探究。

四、研究展望

(一)由面到点,细化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不仅是理念、思想的借鉴,而且要具体到教育实践中。

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引导方法可以具体应用于课堂、课外教学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的培养,而基于当前的社会现状,随着网络的发达,信息传递及时,很多社会现象需要教育的及时回应并正确引导,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大学生熟悉并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现象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认识是大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反马克思主义的诸多论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积极心理学中乐观、希望的认知状态和过程有利于自我效能的发挥,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例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同理心动机和同理心—利他假说的剖析,帮助大学生感恩、宽恕等情感的培养与积极人格塑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门课注重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了解与掌握,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环境的朔造理论可以应用于课程讲解中,积极环境如何让学生受益,教师在环境中充当什么角色,看积极心理学如何引导大家平衡“我”与“我们”等等。其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向思想政治管理转向,在学校大思政的背景下,思政管理如何体现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如何解决管理困惑与被管理压抑问题。积极心理学如何渗透到学校服务中,如何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等。由面及点的研究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引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趋势。

(二)由论到证,强化实证研究

作为舶来品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均注重实证主义取向,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访谈法、量表法等。今后的研究亟需实证调研与软件开发,论证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第一,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的开发与提升是其重要的实证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育积极的心理特质,如信仰、沟通、公平、创意、责任、自信、勇气、节制等心理优势,而这些是积极心理学对于人类优势与美德分析的重要内容,采用合理有效的途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积极心理资本,一方面可以提升个体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自我效能,获得更高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使其个体达到发展的最佳状态。[19]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素质的提升促使社会群体发展进步,社会环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心理测量与人类优势分类的具体应用。心理学的科学性体现在一些工具的运用过程中,通过量化、质化的工具分析个体的不同特质,从而使教育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过去10年中,已经创建、改进并广泛传播了一些分类和测量方法。如克利夫顿优势识别器(Clifton Strengths Finder)和克利夫顿青少年优势探测器(Clifton Youth Strengths Explorer);价值实践(The Values in Action, VIA)优势分类,对成年和青少年进行VIA优势量表的测量;研究中心(The Search Institute)开发的“研究中心学生生活概览:态度与行为(the Search Institute Profiles of Student Lif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上述测量工具都已有在线版本,并不断更新,有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测试版本,虽然测量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均是用来识别个体基本优势。而在积极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极少提及测量工具,实证研究更是微乎其微。这应是未来实证研究深入的重要方面。

(三)由引到建,建构自我体系

引用,借鉴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引入人文社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理念为导向,原则为方向,方法为工具,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科学、更有效的模式。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搭建适合我国思政教育理念、范式的体系。笔者认为思政教育框架在引入积极心理学后可从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环境教育三个方面构建。自我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测量工具及优势探索方案,鼓励自觉进行自我优势测量,调动积极自我认知意识,并通过相关操作手册、优势探索网站等资源深入心理训练。学会挖掘、肯定自我积极品质,努力培养积极品格;学校教育体系。第一,完善课堂教育。通过积极心理取向的教师群体,积极心理取向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取向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第二,搭建积极的网络服务平台。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情有独钟,不仅是当前特殊的社会环境,也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心理互助、自助、求助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实施积极的心理咨询。通过团体训练、个体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提供积极的心理咨询辅导;环境教育体系。首先,营造积极的寝室文化,发挥朋辈影响的作用。其次构建积极校园,发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再次,家庭成长环境的积极引导,通过教师、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发挥父母的影响力;最后,对社会环境,社会即时事件的精准解读,为个体社会化过程积聚正能量。从而构建寝室——校园——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环境,共同营造思政教育的积极环境。

注释

①2008年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2009年10篇,硕博论文1篇;2010年11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硕博论文4篇;2011年18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硕博论文4篇;2012年35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硕博论文9篇;2013年54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硕博论文11篇;2014年56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硕博论文14篇,2015年67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硕博论文11篇。

②2008年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2009年3篇;2010年4篇;2011年9篇,硕博论文3篇;2012年20篇,硕博论文5篇,2013年15篇,硕博论文2篇;2014年21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硕博论文2篇;2015年24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硕博论文2篇。注:1、核心期刊包括北大核心、南大CSSCI2、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2]程广丽,从思维还原到现实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转向[J].探索,2014(2).

[3]【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3.

[4][10]丛建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9):79-82.

[5]曾长秋,凡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91-194.

[6]高宇轩,张向葵.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思政教育[N ].光明日报,2014-06-24(13).

[7]梁爽.积极心理学教育:高校的呼唤、优势与基本思路[J].学术交流,2014,(2):221-22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9][17]陈银平.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5,(7):87-90.

[11]张海艳.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及其实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05-208.

[12]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0-146.

[13]刘波,张国民.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心理学原则[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31-334.

[14]张勇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整合的思考[J].教育评论,2015,(3):68-70.

[15]张晓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3-147.

[16]腾飞.积极心理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J].江苏高教,2015,(3):143-147.

[19]Bin Li.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 New Approach To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ing.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14,42.(1):135-144.

(责任编辑:孙书平)

The Positive Tur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On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ZHANG Jing1,2

( 1.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0, China;2.School of Ma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China )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methods.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bout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know that macro research is similar,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non-specific, Identity researches are same. In the future, we will refine the research content, improv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self.

Positive Psych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search Summarization

2016-09-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16JDSZ201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德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干预路径研究”( SK2015A121)

张婧(1985- ),女,安徽太湖人,助教,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008-7605(2016)06-0098-06

猜你喜欢

心理学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