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要求

2016-04-11史为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修德广大青年品格

史为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论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要求

史为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习近平通过多次讲话、演讲、回信和座谈等形式表达了对于广大青年的关怀和期望,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青年修德的思想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为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着重思考和回答了“青年修什么样的德”、“青年为什么修德”和“青年怎样修德”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指导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勤于学习求真,矢志艰苦奋斗,做“信仰型、修德型、学习型、奋斗型”青年。

习近平;青年;修德;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通过讲话、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广大青年朋友交流互动,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重视、关怀和信任,阐述了有关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习近平关于青年修德的思想尤为引人注目,它具有清晰的形成脉络、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理论逻辑,主要包括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提出、思想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提出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特别是每逢“五四”青年节,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都会表达对青年一代的的殷切期望和深厚关怀。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发表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重要讲话,就广大青年如何成长成才、如何实现梦想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等5点要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四个方面下功夫。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在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兼备、情理兼修、勇于开拓。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希望广大青年充分展现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在这4篇最具代表性的讲话、贺信中,“青年”和“德”作为高频词多次出现,构成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两个重要维度。据文本梳理与统计,2013年“五四”讲话中提到“青年”83次、“德”9次;2014年“五四”讲话中提到“青年”24次、“德”33次;2015年的贺信中,“青年”出现26次,“德”出现1次;2016年4月的讲话中,“青年”出现37次,“德”出现4次。由此可见,习近平就青年如何修德的问题做了深入思考,他在2013年五四讲话中关于“锤炼高尚品格”的论述,为后面的讲话和贺信中关于“修德”的观点作了理论准备和铺垫,进而使其“修德”观得以全面阐释和正式“出场”。这4篇重要讲话中关于青年“锤炼高尚品格”、“修德”、“德才兼备”和“道德修养”的论述集中构成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主体内容。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内涵

所谓青年修德,就是要求青年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中国革命道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着重思考和回答了“青年修什么样的德”、“青年为什么修德”和“青年怎样修德”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认真总结广大青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养成、道德实践的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青年修德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在“青年修什么样的德”的问题上,习近平指出:“一个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所谓“大德”,即“立志报销祖国、服务人民,”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同时,“还得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3]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革命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

在“青年为什么修德”的问题上,习近平强调青年修德的重要意义。首先,道德之于青年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崇德修身,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首要方向,是青年做人做事第一位的选择。正如“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4]第二,青年修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5]广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广大青年不仅要谋求物质层面的富足,还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极大丰富,尤其需要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带头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气。

在“青年怎样修德”的问题上,习近平提出:“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6]要“立意高远,立足平实”[7]。这就为青年如何修德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青年要真正成为引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就必须不断加强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青年要立意高远,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青年要立足平实,“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起”,“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8]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多次演讲、座谈和回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青年修德的思想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精神要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为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勤于学习求真,矢志艰苦奋斗,做“信仰型、修德型、学习型、奋斗型”青年。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信仰型”青年

习近平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并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9]。当代青年需要具备“信仰型”特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邓小平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力量。”[10]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公认的共同点”,即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的人,行动上追随共产主义理想,思想上信仰马克思主义。[1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内心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上升到精神境界,进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实践行动。

2.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1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奋斗目标,这一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当代青年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杨善洲等广大的优秀共产党员,都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全身心地投入到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中,这为广大的广大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青年要勇于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3.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13]青年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途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而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不懈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锤炼高尚品格,做“修德型”青年

品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基。高尚品格是道德境界和品格力量的和谐统一。在青年的培养和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开发,还要重视良好道德和高尚品格的养成。青年要要锤炼高尚品格,具备“修德”型特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14]。

1.加强道德修养

青年不仅要在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创新潜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良好的表率,还要在道德素质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良好道德和健康人格的养成,需从“四心”入手,培育自己的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和羞耻心。青年要有仁爱之心,就是要形成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要有责任之心,就是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要主动为比人、为集体、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青年;要有同情之心,就是当他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一种给予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还要有羞耻之心,就是懂得什么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懂得去追求高尚和美好的东西。[15]

2.注重道德实践

青年注重道德实践,既要有高远的立意,又要有平实的立足。一方面,要志向远大,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热心报效祖国,积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要选择正确的成长路径,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从做好小事、管好细节开始,把良好道德修养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青年的良好品行示范作用的发挥,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来保障。青年必须树立强烈的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的纪律来约束自己,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努力做党的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勤于学习求真,做“学习型”青年

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学习,是习近平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不仅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还要求广大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16]。如今,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培养“学习型”个人则是题中应有之义。青年要做“学习型”个人,首先要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

1.当代青年首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当代青年必须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社会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并且不断总结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青年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构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青年要不断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会正确辨析信息时代的各种社会思潮,“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17],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具备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

当代青年不仅要具有崇高的信仰和过硬的政治素质,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做到“笃实,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18]。青年思想活跃、认知能力强、可塑性较强,对于知识的渴望也是非常强烈的。青年必须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专业技能,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并且与本职岗位及今后发展有关联的专业和技能。“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即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19]青年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要善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保证在未来社会各项人才的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

(四)矢志艰苦奋斗,做“奋斗型”青年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20]当代青年需要具备“奋斗型”特质,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扎根,在行动上落实。

1.在思想上增强艰苦奋斗意识

艰苦奋斗,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至关重要,对于当代青年也同样至关重要。青年要想更好地生存、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现在的青年都是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艰苦环境和社会基层工作的磨练,因此更需要增强艰苦奋斗的意识。对于广大青年而言,越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青年要深刻认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艰苦奋斗精神在思想上扎根,自觉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到甘于吃苦、勇于奋斗。

2.在行动上落实艰苦奋斗精神

培育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凝练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新形势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青年要在破解现实难题、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将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到创新创造的社会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将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为一种崇尚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作风;在社会实践中,努力保持不畏艰难、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行为方式,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勇于深入到艰苦的基层和国家建设的一线去经受考验和锻炼。

[1][2][3][4][7][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10,10,10,10,10,10.

[5][6][9][13][14][16][17][18][19][2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52,50,50,172,172,173,173,173,52.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11]【美】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M].马林梅,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5.

[1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

[15]黄志坚.黄志坚青年研究文集(三)[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2:1059.

(责任编辑:孙书平)

On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XI Jin-ping’s Youth Outloo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Virtue

SHI Wei-lei

( Chinese Marxism College, 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Beijing 100089, China )

Xi Jin-ping expresses the care and expectations for young people, illustrates the thought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young people’s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virtue. It provides guidance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practice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XI Jin-ping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problems, such as “what is the morality and virtue for young people”, “why young people cultivate morality and virtue”, “How can young people cultivate morality and virtue”. The young people must be form in their ideas and convictions, temper their character, diligently study and pursuit the truth, and be devoted to hard word.

Xi Jin-ping; young people; cultivate morality and virtue; practical requirement

主持人语

张志泉

2016-07-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2015YZD0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动力源泉研究”(15KDC044)和的阶段性成果。

史为磊(1983-),山东微山人,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理论部学术秘书,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

D432.6

A

1008-7605(2016)06-0001-05

特别策划·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专题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青年一代的理想和担当凝聚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重要指示。史为磊和辛德军两位作者密切贴合时代背景,围绕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中的“青年话题”与当下的“大学生党建问题”展开研究,把深挖理论落脚到观照现实中,用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指导青年人的成长实践。其中,史为磊的《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要求》抓住“青年修德观的实践要求”问题,重点阐释了“青年人修什么样的德”、“为什么修德”以及“怎样修德”的内容,鼓励青年人做“信仰型、修德型、学习型、奋斗型”青年。辛德军的《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启示》把问题落脚到“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上,系统梳理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和原因,并以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问题的解决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张志泉,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修德广大青年品格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做官与“修德”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
本刊从明年起交邮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