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

2016-04-11左殿升邵珠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时代思想

左殿升,邵珠建

(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2齐鲁工业大学 a学生工作处b文法学院,济南 250353)



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

左殿升1,2a,邵珠建2b

(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2齐鲁工业大学 a学生工作处b文法学院,济南 250353)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平台不断涌现和成熟,微时代也逐渐取得了社会认知、认同。微时代是承载多重语境的时代命题,虽并不能独立引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却是网络时代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延伸。微时代形成“微文化”,产生微圈层,显现出高度的信息异化,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进行意识和行为的双重“绑架”,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

微时代;实效;价值观

2009年8月微博正式进入网民生活,2011年微信异军突起,至此,以“二微”为代表的微时代逐渐成熟。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微”网络工具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线上交流的全新平台。微时代所带来的多元网络环境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微时代涵义界定及其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平台的不断涌现和成熟,微时代随之而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微时代是承载多重语境的时代命题,它并不能独立引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而是网络时代进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延伸。微平台得到绝大多数网民认同和拥护,近些年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微平台渐臻成熟。

《中庸》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它提醒人们在自我提升的修行中,既要达到广博的宏观境界,也要精细入微观之境。而网络时代则挖掘出“微”更多的时代涵义,“微”已不再仅仅代表小、少、简、薄、碎,不再是浮于表层,轻掸而起灰尘,而更多强调通元识微、积微致著。在互联网中,工具属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网络表达更加简洁和精准上,阐释网民认知和认同及自身感受和经验,实现表达自己的效果。通过对微平台来源、成长历程、交互手段、影响层次等多方面的综合观察和考量,可以对微时代进行简单描述,即微时代是网络时代下形成的、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为主要媒介,传播微型信息(包括视频、文字、电商信息等),形成微语境或校园亚传播圈,进而影响受众在微环境下创制或散布微信息,通过不断与其他媒介融合、拓展,构筑起来的网络阶段性发展进程。

微时代已经成为网络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潮流,是网络社会又一成型的时代引领,对青年学生构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基于其成功的平台建设和广泛的社会融合性,微时代具有以下几个成熟的特征。

(一)网络“微文化”的形成

“微文化”通过驭繁于简的“微”手段,辅助甚至引领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主流文化展现出较强的冲击力,凸显出对文化继承创新的张力。一方面,微时代凭借便捷、高效的平台优势,完成了信息裂变式传递即由点及面的传统结构到点对点网状结构的转变,使得信息传播规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微媒体的社会广泛化。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扁平化和草根化趋势,为信息流动低平化和高度渗透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大众传播成为信息流中的重要介质。去中心化的微网络特点,使得“人微言轻”也能“微言大义”,甚或“危言耸听”,这是“微文化”形成和产生的关键。由于信息源标准的缺失,使得生产并传播的信息质量上良莠不齐,为谣言泛滥、伪科学散布、情绪垃圾肆意传播等负面效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传播中微圈层现象的产生

德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最早提出圈层结构理论。各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地理距离上成反比。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呈圈层状特点逐步向外发展。之后圈层理论得到逐渐演变,被经济学、社会学引用和延伸,产生广泛影响。而微时代,信息线性和放射性流动是其外在的固有表现,但随着自组织、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个体传媒实力增强。每个人既是传播的节点,也是传播的起点,圈子里微信息像石子投入水中一样泛起圈圈涟漪,波纹相对稳定但又互相影响。微信朋友圈中每个人相互独立,两个人相互添加并不能使两个圈子里的人相互交融,而仅能实现两个人之间圈层关系的建立。这种精确性将关系网上每一个节点进行标定,圈子建设成为一种实实在在地稳固关系,一个一个相互连接由点成面造就面状的稳定关系。微信圈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固有社会关系进行巩固的圈层,另一部分是通过微信功能建立的新的圈层。[1]巩固圈层是禁卫圈,他囊括的是个体周围长期共存的关系,或者是短期内有某种固定联系的关系群体。新的圈层是延展地外扩圈,可以是以多种共建因素为基础的,建立在普遍共识之上的较流动性群体。

(三)微平台对网民意识行为的“绑架”

微时代促进“低头族”的产生,无论是在高校教室里,还是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低头刷微博、聊微信、看QQ成为一种“常态”。据了解,几乎所有大学生的手机上都有微博、微信、QQ等APP,手机上网的时间和精力也多长于此,“二微”集中代表了微时代所能赋予的网络信息功能。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微平台对网民意识行为上的一种默许式“绑架”。“愉悦绑架”带有不抵抗性、广泛性、沉迷性等主要特征,微传播对网民的影响是潜意识深层次的直接干预,通过参与和体验微生活,养成人们用简短的文字、视频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的习惯,同时不断激发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欲望。另外,青年学生长期浸泡在微网络中,自身耳濡目染导致思维方式的碎片化、感性化,与“提笔忘字”现象一样,青年学生的意识也出现网络模板化、无序化,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微平台的工具作用也逐渐发生异化,成为一种附带目的性的具体行为。这种逐渐养成的主体默许式的“绑架”,将人们置于“愉悦的牢房”,自我陶醉的同时,思想行为被套上了厚厚的枷锁而不能自拔。

(四)微信息的高度异化

微时代,随着信息流动速度和频率的不断加快,信息异化现象更加严重。费尔巴哈将异化赋予引申的哲学涵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2]微信息的暴涨,超过人们所能有效处理的信息极限,信息出现杂乱无章的超载情况,信息的异化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无序化和熵增的状态。信息的超载正如信息的匿乏一样,都是无序化与熵增,信息也由此异化为自己的对立物——熵[3]。在微信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由于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使信息产生供过于求的矛盾,信息终端失去了对信息的掌控能力,陷入被同化的境地。另外,大学生因微平台的工具属性而使用微传播渠道,却因工具的高效性、多样性而迷失其中,这种本末倒置将途径转变成为目的的行为,使真实的目标被隐藏或扭曲。

二、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网络时代使规范性概念变得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差异性的特点,而微时代更是将网络浓缩成“芯片”,超时空地渗透入人们细碎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微时代所带来的社会信息流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权威性带来了冲击,加之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知识结构不甚丰满,社会阅历严重匮乏,理想信念还不牢固,极易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丧失理性,造成很多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积极性逐渐弱化

微时代进程中,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平台、微信息载体逐渐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普通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当然,其异化的结果也导致很多青年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迷失自己。一方面,微时代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网络时代最珍贵的便是人们的关注,转换成网络行为便是点击率、播放量、粉丝数等,青年学生将关注度投放到知识和信息获取上来,希望与世界进行同步交流,而随身携带的手机则是最为便捷的交互终端。微世界给予大学生短时间内丰富的娱乐视听体验,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足够重视,致使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积极性逐渐弱化。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吸引力。思政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满足青年学生对于信息和交流的需求,在微时代面前毫无优势可言,且教育模式改革不彻底,对“微阵地”重视不够。面对“微”挑战,反击力疲软,不能在校园微环境中形成有效影响力。不仅对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而且对大学生自身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构置了障碍。

(二)微信息中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微环境下,对多样化价值观念不具有强制的排他性,任何一种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受众市场,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迎合。伴随着社会改革大潮的风起云涌,社会思潮处于较为活跃时期,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应运而生。“社会思潮本质上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体现着一定阶级、阶层、集团的价值观念。”[4]以意识形态为内核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成为不同阶层争夺社会话语权的重要武器。青年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叛逆心理,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缺位或薄弱的领域和环节,青年学生这一特点被不同的社会思潮利用或胁迫而丧失主体地位。对仍处于学习阶段,理性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学生来说,网络中消极和偏激的思想严重干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动摇。

另外,某些思潮经过精心粉饰,暗地里传播颠覆科学社会主义的歪理邪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边缘化、扭曲化。如历史虚无主义对待中国革命历史避重就轻、偷换概念,搞双重标准,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有意“虚无”和扭曲,对失实历史大肆渲染,妄图三人成虎,严重扰乱视听,妨害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这对大学生个人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较坏的影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构成壁垒作用。

(三)微传播正在改变和异化人际交往方式

微平台不能实现完全的实名制和准确身份识别,致使一些拥有虚拟身份且另有企图的人长期活跃于微环境中,导致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和异化。不良企图的人以行骗钱财或有意破坏为目的,筹划骗局、捏造扭曲事实,成为网络 “毒瘤”。微网络中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充满好奇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容易陷入各种网络陷阱中。

首先,微信平台内,一些非常信息需要广泛的网络传播才能达到创制信息的真实目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新鲜事物感知能力和捕获能力,容易在猎奇和思想薄弱的情况下被人利用,充当信息载体或次信息源,成为网络行骗的帮凶。其次,在校园亚传播圈中,大学生轻易的信任容易被人利用或裹挟。缺乏社会基本阅历的青年学生还意识不到人心叵测的确切含义,容易受到校园谣言蛊惑,以讹传讹,很难辨别是非。在校园微传播中,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大学生要么满怀信任、深信不疑,要么人人自危、诚信如草芥,校园人际交往变成一种尔虞我诈的网络角力。最后,在涉及金钱方面,大学生防范心不强,急功近利、不劳而获心理仍然存在,受到利益诱惑后容易把持不住,陷入金钱陷阱。

(四)微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微时代所带来的主体无差别、袖珍化、碎片化的网络语境,以及资源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权威性和主体作用带来较大打击。一方面,高校严肃考风、学风,注重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而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搜索资料,作业、考试都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来完成,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锐减,创新思维贫弱,良好的高校文化难以起到根本性作用。不读书,不思考的“两不”风成为校园文化的另一种“常态”,人们越来越感到烦躁不安,难以踏实下来工作学习。

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网络微时代的生态环境,更加偏向对多元价值文化的认同,基本突破了原有主流价值观统治的局面。微时代青年学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叠加的网络环境,不再“单纯”的时代孕育出不再“盲从”的社会大众,受之影响大学生政治、文化认同体系发生了改变,不断地批判和怀疑成为另一种微时代网络生存技能。并且,微平台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它虽然无法决定公众将如何思考,但是它却可以左右公众关注些什么,并告诉公众什么议题是最重要的。”[5]微信中突然掀起了对某一事件的集中讨论,平白无故地一个网络事件被朋友圈大量转发,微博中某一话题被突然炒热……这一切都有一直看不到的“网络推手”在运作,突如其来地将本就设计好价值导向的议程推送至用户手机APP上,大有请君入瓮之意。

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强大的信息渗透和传播能力,也会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弱化[6]。历史证明,青年学生思想状态是国家政治的另一张晴雨表,因此青年学生价值认同、政治认同、思想状态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然而“和平演变”将批判和质疑主流的后现代意识作为首要武器,萦绕在各大高校思想领域。这种网络批判着重于重新审视主流价值观念,倡导后现代多元并存的社会格局,对于主流的冲击力可想而知。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然需要一定的鉴别力,提前过滤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言论。

三、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面对微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出必要的调整,针对现实问题对症下药的同时,更要厘清脉络,掌握规律,挖掘深层次原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注重在现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坚持主流核心价值认同,注重青年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循“道”而行。

(一)坚持主客体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思政课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为机械,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看来,“填鸭式”教学法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极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的产生。教师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无异,教师通过自身权威,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秩序,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尊重和信任。微时代背景下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交流的超时空和“无死角”,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交流,不仅仅是课堂内的交流,更应该是微平台上的平等沟通,互相学习。

高校应鼓励教师拓展教学平台,延伸教育层次,融入微平台构建“微阵地”,利用互联网微平台与学生拉近距离。微平台建设应秉承“三个倡导”的原则进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平等、民主的交流方式、倡导探索学习,寓教于乐的网络教学模式。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教育平台、教学模式如何转变,思政课教师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确保经得住微时代的诱惑和打击,始终站在正义和理性的一侧,支持和引导大学生走上对国家社会和自身负责的道路。屏幕的背后是老师与学生的身份,屏幕面前则必须维护平等交流的权利,给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和权限,避免传统的教条性的语言表达模式给学生造成的阻碍。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使每青年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价值观念、情感认知上的问题,达到预防和防范的作用。要紧跟时代发展,善于利用最新网络教育平台(如IMOOC、名校公开课等)探索式学习,增强互动,积极引领学生观察和讨论社会热点。

(二)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多元化价值观

微环境里,充斥着文化多样性理念下的多元价值观,大学生精神世界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严重干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通过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多元价值观,对微世界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进行“正本”和“清源”,保证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

一方面,“正本”要求高校要特别关注思政教师的精神世界,在确保师德高尚的基础上,保证其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2015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包括网络沟通中,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性,从源头上给予学生正确指引。另一方面,“清源”要求高校要正确对待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既要明确其严重的危害性,又要替学生把关,识别出符合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思想,并予以适当传播,侧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须知多元价值观并非洪水猛兽,并不完全是负面的或有危害的信息,要分离出有利于社会理性建设,有利于启蒙群众思想的价值观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和辨别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思想的深度、政治的高度、社会的广度、教育的温度”,其目的在于“立德树人”,无论如何阐释,其本质都是针对人及人的思想行为展开的,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应该包含人性化、平等性、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微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迷失自己。微平台中高校思政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辨能力。

高校教师在微时代必须重视学生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大学生教育客体身份,又重视其客体身份在微环境中的嬗变——即教育主体身份的生成。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作用在微环境下得以强化和发展,在微平台中不乏简短且具有教育意义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容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但其中也有一些善于伪装的“披着羊皮的狼”,对有认知局限性的大学生而言,很难进行有效判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式是一柄利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分析和看待问题,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微世界里骗局种类繁多,繁衍更新较快,但万变不离其宗,骗局中渴望传播、获利、窥私等目的始终不变。高校应在尊重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性的前提下,加强主动引导,重视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识别力,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和受害者。必须强调的是,重视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发挥并非是放任自流,减少监督和监管,应避免出现这种矫枉过正的心理。应该用审慎的态度运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强调科学引导,重点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依托微平台重塑学习型、创新型校园

面对微世界的信息“轰炸”,“微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苏格拉底说过,人应该为自己的灵魂操心。然而,“微阅读”却不能承载大学生追寻内心的需要,阅读也逐渐浮于表面,浅尝辄止,同时思考也被直接的图像化所取代,限制人们继续探索的脚步,大学生思想有被滞钝的危险。

面对岌岌可危的校园文化,必须依托微平台重塑学习型校园、创新型校园。学校应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校园建设引导,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支柱性作用,全面健全规章制度和奖励机制,最重要的是全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学精神充满张力是大学的灵魂所在,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是学习型校园的精神支柱。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学习、考核、使用等一体化,促使每一位成员在学习、工作中都能“人尽其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自身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关系到他们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大学学业,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人才。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忘掉所学知识,能留下的最重要的也就是大学时代所养成的各种习惯和意志品格。因此,微时代背景下重塑或完善校园文化的关键在于在适应微网络环境的同时,顺势而为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和底线意识,让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增益效果。

[1]段洪涛,赵欣.高校网络圈群的特征及其舆情治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3):78-81.

[2]侯才.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M].哲学研究,2001,(10):75-76.

[3]张筱荣.微时代信息异化理论审思[J].广州社会科学,2016,(2):60-65.

[4]石瑞红.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J].学理论,2015,(2):249-251.

[5]马升翼.网络社会背景下公民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宁夏党校学报,2015,(1):78-81.

[6]江奇艳.微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探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1-144.

(责任编辑:孙书平)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twork Micro Age

ZUO Dian-sheng1, SHAO Zhu-jian2

( 1.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353, China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micro platforms continue to emerge and be mature, therefore micro era has gradually been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In fact, Micro age is the era of multi-context proposition, although it cannot independently lead a large background, but it is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et age in the process of a phased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Micro-era forms a "micro-culture", producing micro spheres and showing a high degree of alienation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users. What's more, it brings "kidnapping" of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of Internet users includ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 bring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cro era; Effectiveness; Values

2016-07-30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政专项)“网络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16CSZJ06);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15B12)

左殿升(1978-),男,山东泰安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邵珠建(1990-),男,山东济宁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D64

A

1008-7605(2016)06-0016-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