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式、四驱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16-04-11费美娟肖秋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驱动大学生教育

费美娟,肖秋生,于 婷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三段式、四驱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费美娟,肖秋生,于 婷

(山东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创新创业离不开教育的驱动,重视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山东农业大学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探索实践了“三段式、四驱动”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段式”即将创业教育过程分为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践和全真市场创业三个阶段;“四驱动”即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三段式、四驱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时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教育部、团中央等也纷纷下文要求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推动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创新创业离不开教育的驱动。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

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很多大学生创业由于经验不足、缺少资金和专业技术,对市场缺乏足够了解,以失败告终。因此,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多元化创业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成为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依托,探索构建了“三段式、四驱动”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三段式、四驱动”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作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首批山东省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农业大学始终以培养“双创”人才为目标,把“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点,探索实践形成了“三段式、四驱动”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段式”即将创业教育过程分为创业通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践和全真市场创业三个阶段;“四驱动”即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二、“三段式”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山东农业大学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注重“面上覆盖”与“点上突破”的有机结合,面向大一、大二全体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开展“普惠式”教育,让所有学生普遍受到教育,提升创新意识和基础知识;有针对地面向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素质能力的大学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开展“专业化”培训,使他们接受创业模拟和实践,提升创业技能, 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对经进入市场创业的学生进行“市场化”指导,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和跟踪扶持,促进创业成功最大化;形成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三段式教育过程。

(一)通识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普惠式”教育

在该阶段,主要采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打造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手段强化通识教育,将创新、创意、创造的思维理念和精神导向注入到专业教育之中,营造出广大同学感知、认同的创新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获益终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理念和创业精神,实现创业教育的“面上覆盖”。

一是设立创业培训基础课程,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引航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实务与策略》,严格落实不低于32学时和2个学分规定;还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心理学》、《电子商务》、《社交礼仪》等选修课。除此之外,学校积极引进森图就业数字图书馆、森图创业数字图书馆、KAB创业教育网等网络教学资源,在创业计划书编写、创业可行性分析、创业项目筛选及企业经营模拟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提升的渠道。

二是师资队伍坚持教师、讲师、导师“三师制”,促进校内外、专兼职、学界和产业界相结合。聘任了96名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其中55名具有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资格,46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通过对学校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汇聚起一支包罗校友、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校内优秀教师等多个群体的创业导师队伍,实现创业指导主体对大学生创业各个阶段环节、各个行业领域、各种创业动机需求的全方位覆盖。

三是推进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灵活化改革。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指导法”、“元认知教学法”、“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等丰富多样、灵便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创业教育实效。

(二)模拟实践阶段——面向少数有创业意愿学生的“专业化”培训

模拟实践阶段就是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指导、辅导,遴选出拥有创业意愿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在其选择创业方向、确定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等前期筹备工作和实践运作阶段中发挥创业教育指导作用,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第一,健全了“以研促学、以赛促学”的机制。将科研活动与创业训练结合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需求,走进实验室,老师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授课指导和能力训练,借助科学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资料、观察分析问题、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实现对创业大学生综合性的训练和指导。如学校举办的动物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open day”实验室开放日等专业类竞赛或活动都致力于鼓励学生触摸科技前沿,敢于动手、勇于实践,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同时,将创新创业比赛作为培育创业人才,磨砺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

第二,完善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学校与众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体系,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创业实习实训,提升校企育人合力;实施了“教授进企业、高管进校园”工程,选派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建立校内创业导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制度,提升了协同育人效果。

第三,培育了各类创业社团。学校重视并支持以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类社团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充分发挥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机电学院的学雷锋家电维修队、林学院的“水缘花”水培花卉创业协会、信息学院的Enactus创行团队等。学校赋予创业类社团更多的智力支持和基础保障,从规范管理、优质师资、专项资金、硬件设施等四个维度深化创业类社团管理机制的创新,更好地发挥创业类社团在营造自主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全真市场创业阶段——面向已经创业学生的“市场化”指导

作为创业教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实质性创业团队更能促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我校在全真市场创业阶段,将企业创新需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对接,组建团队、建设基地,并积极吸纳社会风投带动项目落地,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打通学校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创业教育的“点上突破”。

首先,利用好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加强项目的孵化培育。2015年9月,我校孵化基地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基地设立了政策咨询区、能力培训区、模拟实训区、创业孵化区、企业运营区,充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的支持。入驻孵化基地的团队可免费使用创业实验室和各类办公设备,并给予房租、水电等减免优惠政策。

其次,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等各方面资源,使各种资源和要素服务于创新创业。有效地调动和整合教学经费、企业资助、校友捐赠等各类资源,采取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专项经费、大学生创新创业启动基金、大学生创业奖学金等一系列激励举措,建立起由学校引导,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大对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与引入,增强创新创业活力。

最后,重视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咨询、融资技术、运营销售、项目展示等系列信息服务;开发了大学生创业产品手册,建立了山农创新创业汇、大学生创业在线等各种服务平台,帮助、指导学生创业。

三、“四驱动”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一)以专业驱动创业教育,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我校在创业教育实施中,注重立足专业,依托专业,在创业教育模式设计和安排上更多的体现专业学习、素质教育等必要元素,注重创业视域下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整合专业资源,发挥专家力量,构建精品工程。学校鼓励各学院以专业知识为出发点,组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实训和实践模拟。例如农学院开展的“三田、两地、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切实引导和推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提升;机电学院成立“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将创新创业能力强、有较大培养潜质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契合、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林学院举办插花艺术设计大赛、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大赛、园林景观设计大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深化了创新型人才培育理念。每年还根据专业特色,举办专题讲座100多场次,组织学科竞赛80余项。

另一方面,强化科研训练,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实施导师制度。充分依托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利用个人专业和科研课题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指导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将科研实践训练和创业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研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创”,推进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同时为学生团队安排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机融合,促进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以项目驱动创业教育,打造创新实践平台

一是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为统领,每年开展校级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00项”以上,每年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学生达到“1000人次”以上,每个校级项目投入资金达到“10000元”以上;二是打造品牌项目。近三年,我校有9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12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80余个校级创业实践项目立项,累计支持资金1000余万元。大益爱心茶室、创意种子画、新丝路、惠恩文化传媒、启航科技开发公司、3D打印微型仿生鱼等众多团队应运而生,业务内容覆盖电子商务、家电维修、软件开发、园艺设计等多个领域,现已研发各类产品380余种,其中化蝶工作室、茗风茶叶创业中心、“百奥”珍贵食药用真菌生产有限责任公司等创业团队已建立校外营销站点,将创业成果的输出转化作为发展主线。三是完善项目管理评价机制。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建设,制定了《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开展、结项审核全过程的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管理进程;建立了分类管理制度,对立项项目按照科技开发型、研究训练型、咨询服务型、生产经营型四个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指导和评价。

(三)以平台驱动创业教育,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理念,依托原有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平台,突破现有体制壁垒,努力创造大学生创业的优良条件,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业“试验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项目支撑。目前主要打造了学校实践育人平台、校地共建基地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校园创客空间四大平台,实现了学校培育-基地孵化-市场创业的良性运作。

第一,利用学校的科技站园、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等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育人平台,构筑了三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结合(产、学、研)、三阶段(课内实践阶段、课内外结合阶段、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的“三三式”实践育人体系,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5年7月我校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第二,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校友等多方资源支持,加强校地合作,与泰安市共建大学生创业培育中心。建立了50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9月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可容纳120个创业团队入驻,目前已成功入驻102个团队,其中注册成立了40余家实体公司。

第三,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为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升自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校与惠普公司、正大集团、生泰尔集团等众多企业合作创办“惠普班”、“正大班”、“生泰尔班”等企业班并设立企业资助专项创业奖学金,探索构建学生为主体、学校为引导、企业为支撑的校企联动育人模式,实现学生个体、学校组织及企业资本高效融合,构筑三方协同良性互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第四,规划建设了包含“梦工场”大学生创业培育基地、“七色土”创客驿站、“圆梦驿站”大学生创业营销中心等在内的多个“创客空间”,做好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一站式”咨询服务,重点项目重点扶持,积极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驻,为他们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

(四)以机制驱动创业教育,强化协同育人效应

一是建立健全了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机构,按照“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主角”的运行体制实施创业教育,确保校院两级“专兼人员、双创场所、经费投入”到位。

二是建立了创新创业激励办法。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完善量化考核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开展“大学生创业标兵”、“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优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1200余人次受到相关表彰与奖励,调动了全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事业的积极性,打造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和规范了四类平台的入驻筛选机制、孵化培育机制、市场推广机制和监管反馈机制,重视过程指导,强化风险防控,全程跟踪指导。制定了相关制度,对申请入驻的团队项目进行资质评估和专家筛选,保证了申请项目与入驻需求的高度契合。在孵化培育阶段,入驻团队可免费使用创业实验室和各类办公设备,学校安排专人为其提供工商、税务、知识产权等事务的咨询服务,不定期组织和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培训,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在市场推广阶段,积极吸纳社会风投带动项目落地,支持学生注册实体公司,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打通学校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四、“三段式、四驱动”创业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了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从育人环境、治学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率保持在60%以上,不及格率在2.5%以下。共考取研究生6737名,平均考研率为32.1%,其中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的比例占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总数的54%。涌现出许多考研典型:化学院2012级应用化学二班全班26人全部考研成功;植保学院9个女生宿舍全体考取研究生,其中4个宿舍全部考取“211工程”大学等。

(二)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调研显示,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比例由2009年的不足3%增至2016年的22.4%,达到4500余人。创业团队由2009年的40个增至2016年的281个。三年来,学生先后在国家和省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430项,发表论文92篇,获权专利16件。学校连续22年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连续10次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类银奖、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山东省创业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二、三等奖等等。

(三)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

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培养出了一大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毕业生跨入社会的发展充分展现了学校教育的成效。植保学院毕业的赵焱创建了山东绿霸公司,年销售额8亿多元,带动2000多人实现就业,被评为优秀校友;全国创业标兵、全国青联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谢思惠,2008年毕业后依托所学专业返乡创业,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以优异成绩荣获2012年“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

(四)促进了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创新创业工作有效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在教育部就业50强评估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5.1%,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8%,学校整体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学校2013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1]习近平祝贺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新华:科技致富向导,2013-12-20.

[2]邢善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 山东高等教育,2014,(4):25-31.

[3]魏东.山东农大: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径[N].科技日报,2014-10-27.

[4]唐景莉,张兴华.山东农大:创业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3-12-20.

[5] 吴智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8):106-110.

[6] 陈光.农业院校“三段式”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3):11-14.

[7] 张倩,张铁君,曹海英.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80-81.

[8] 毕于建,丁国军.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三制”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4):31-34.

(责任编辑:王淑玉)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ducation Model of "Three Segments and Four Powers" for Under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Tak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EI Mei-juan1, XIAO Qiu-sheng2, YU Ting3

( School of Humanity and Law,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China )

Consider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driving of educatio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d expanding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ve not only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long-term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many years of education proces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and practiced effective model of "three segments and four powers" and achieved paramount pay-back. The "three segments" is to divide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education, simulativ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authentic market entrepreneurship. The "four powers" is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echanism of professional power, project power, platform power and mechanism power.

"Three Segments and Four Powers";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2016-10-02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项目编号:15JDSZ3006)

费美娟(1978-),女,山东牟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肖秋生(1978-),男,山东巨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于婷(1982-),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467.38

A

1008-7605(2016)06-0083-05

猜你喜欢

驱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题解教育『三问』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