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吉林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6-04-11石玉洁
石玉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132101)
城乡统筹背景下吉林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石玉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132101)
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构架适合吉林农业大省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使吉林省农业职业教育尽快满足吉林省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让职业教育的适龄人员买农业职业教育的账。
城乡统筹;农业职业教育;农业人才
城乡统筹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仍然是农民。因此,要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就需要有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能人和一批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农业人才。但是,在吉林省农村以及全国农村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
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
全国政协委员王平提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遭网民一边倒炮轰,且不说此观点正确与否,但从网民的反应可以看到,在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之间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人们对农村和农民还是很歧视,认为农村孩子上大学,离开农村才是出路。在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农村居民流动和融入城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的大环境下,我国现存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学校比重非常低,同我国农业大国的现状严重不对称,有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里,为了招生等目的,还不一定以农业技术专业为主。所以,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教育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1]。同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家长也不支持子女学习农业技能,认为农业生产是最容易的工作。使得社会、家长、学生鄙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
1.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
在我国从小学到中学很少涉及职业教育,都是为升入上一级学校而进行的文化课的学习,很少进行职业教育,更谈不上农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上职业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是实在不能进入上一级普通教育学校学习的学生。并且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大部分学生也是为了学历教育的目的,很少有学生能珍惜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安心学习职业技能。这就给人一种职业教育备受歧视的感觉。
1.3农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高
1.3.1农业职业学校基础设施达不到教学要求,缺少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出现了在黑板上搞生产、搞养殖、搞实验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学员学不到真正的技术,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1.3.2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本身没有相应的农业技术操作能力,可想而知也教不出具有真正农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学生[2]。
1.3.3农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接受教育的农村毕业生回到农村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甚至出现不会干农活的情况。造成农民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不高,对子女在农业职业学习过程中的厌学、缀学不进行制止的现象,以致出现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载后就缀学的现象。
1.4农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不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当前我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不能与现有农业发展相适应,现今农业职业教育主要内容还是局限于单纯的农、林、牧、渔单纯农业主要内容上,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农业对人才需求相比严重滞后。
2 城乡统筹背景下吉林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2.1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
2.1.1农村普通教育应该开设一些农业职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省农村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我省农产品的市场情况;应加强农业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农业劳动技术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并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和兴趣,为初中、高中后的教育分流作准备,使一些对农业生产有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带着热情和兴趣去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农业技能。而不是因为不能升入上级普通教育学校而被动地到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在农业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对相应文化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在农业领域向更高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础。
2.2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2.2.1从硬件上,农业职业教育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的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如学校和企业联合、学校鼓励学生在自家搞相应的项目实验等。
2.2.2从软件上看,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农业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农业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性问题。因此,在保障农业职业教师待遇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升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达不到要求的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应的培养,使其尽快达到要求水平。另一方面不要拘泥学历、职称等的要求,聘任一些农业专家和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到相应的农业职业教育机构给学员授课[3]。
2.2.3课程的设置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农业职业教育的主旨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农业实用人才,要进一步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要根据学生的来源和去向,以及专业的方向进行因人设课,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培养出农村真正的能人。
2.2.4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当前农村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培养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能人和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农业人才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以培养农、林、牧、渔的生产者为目标。即在农业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培养农业人才的需要。
2.2.5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业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从学生受教育的效益出发,培养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如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外,可以增加一些专题性质的教学,比如类似中央电视台二台的生财有道这档节目就可以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应的技术,又以具体的成功案例使学生学到创业的经验。
2.3改变人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
改变人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主要还是让人们看到农业职业教育是否达到了人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预期。这要从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后,学生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情况来决定。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培养出有本事、有能力、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适应当前竞争性社会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使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业生产者在农业领域成为带头人、专家、成功人士。才能真正改变人们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4]。
总之,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应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特点,通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因地制宜地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进而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推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是城乡统筹背景下吉林省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1]江易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教发展的现实依据及其路径[J].农村职教,2014(25):55-59.
[2]孙华玲,张 刚.国外农村建设实例[M].济南:山东出版社,2010:103-104.
[3]温 泉,冯志明,王铁宝.新型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提升农民职业素质的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5(2):64-67.
[4]于丽丽,周志微.新型城镇化战略视域下职业农民培育探析[J].成人教育,2014(12):38-40.
责任编辑:吴艳玲
On Countermeasures for Vocational Agricul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from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HI Yujie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y Administration,Jilin 132101)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existing issues about the vocational agricultur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s the solu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causes.It suggests,in order to attract the learners to enjoy vocational education,that the vocational agri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s in Jilin province.
urban-rural integration;vocational agriculture education;agricultural talents
G719.2
A
2015-10-28
石玉洁(1972-),女,吉林省长春市人,讲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