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路径*

2016-04-11刘海霞马立志

实事求是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

刘海霞 马立志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路径*

刘海霞 马立志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冲突激增等问题层出叠见,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优先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加快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西北地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路径

近年来西北地区一直关注经济指数的增长速度,却严重忽视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这对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致使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众所周知,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以及部分径流都分布于西北地区,一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势必会直接影响下流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换句话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牵连中东部地区,进而最终影响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当前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度剖析其成因,并科学制定治理对策,以加快推进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人们为维持自身生存,在不断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以非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原有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破坏所引起的,这不仅危害西北地区人们自身的利益,而且威胁整个西北地区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当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然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1.水资源、土资源短缺。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常年降水稀少,雨季和无霜期均较短,且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为典型的地区。据调查数据指出:“2011年,西北五省水资源总量2 474.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64%,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 730.4平方米/人,甘肃省人均水资源量为945.4平方米/人,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资源量仅为137.7平方米/人,仅为全国的8%左右。”[1](PP17~18)新疆地区“人均水资源4 229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近两倍,但是单位面积径流深仅50mm,为全国倒数第3位。”[2]并且,相关数据显示青海柴达木盆地年均降水量还不到25mm,但年蒸发量竟高达1 000mm之多。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的影响,西北地区许多河流、湖泊出现了水位下降、干涸、断流等现象。在西北大部分农村地区村民仍然以传统大水漫灌作为灌溉农田的主要方式,同时对于地下水源采取非科学、无节、无度方式开采,这些对于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广大西北地区来说都极易引发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农业活动中农民使用的大量化肥与高毒农药也会随水源渗透到地下水层,而且工业非法排污,对于废料、废渣的处理除非法堆弃外还存有偷偷将其倾倒进清澈河、湖水源之内的现象。这些问题一方面会给水生动植物造成巨大危害,另一方面也会给水源和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引发用水、用地危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要么胡乱堆弃,要么就倾倒进河、湖等水源中,这一问题尤其在西北广大农村地区极为严重,不仅污染土地和水源,还会占用土地空间;加之西北地区水资源原本空间分布格局就极不平衡,部分水资源身处高山之中,很难加以开发和利用。此外,人们滥砍滥伐树木,过度放牧,滥垦荒地等不合理行为,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程度日益加深。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前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短缺,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难辞其咎,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降低粮食产量,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2.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水土流失由多种原因所引发,如植被破坏、风蚀、水蚀等,但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首要原因还是植被覆盖率和覆盖质量的急剧下滑。据统计,在西北大部分地区森林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青海和新疆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仅剩2.59%和1.68%”,[3](P59)甘肃下降到4.33%;“宁夏草地退化率为97.3%,陕西为58.5%,甘肃为45.1%”;[4]同时位于西北地区的青、宁、甘三省份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4.65万km2、1万km2和13.44万km2,分别占到各自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6%、71%和85.73%。另外,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大部也位于西北五省区境内,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植被遭到极度的破坏,一到多雨季节,泥沙俱下,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5万km2。同时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还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形成灾害性链条。如导致土地盐碱化程度加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引发土地贫瘠,最终造成土资源的紧张;增加地表水和江河、湖泊的含泥、沙量,大量泥沙淤积致使河道堵塞、河床抬高、洪水泛滥,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危及西北地区和下游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土地荒漠化著有“地球癌症”之称,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严重。虽然近年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程度在局部上有所缓解,但在整体上仍然处于恶化的情形。据调查,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4%”,[5]新疆沙化面积高达“79.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7.7%。青海沙化面积达12.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7.4%以上”,[6]同时沙化面积还在逐年扩大。与此同时,在我国西北地区还分布着广泛的沙漠和戈壁,如位于新疆境内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位于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沙漠;位于甘肃和宁夏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等,占我国沙漠总面积的份额比重甚大。春秋季节风沙走石,沙尘肆虐,这是致使近年沙尘暴天气频繁登陆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沙尘暴天气的频现不仅给西北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危及中东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的经济财产安全。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不仅会直接影响西北地区工农业的生产,还会制约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冲突激增。近年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经济实力在跃升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如矿产、光能、风能等,由于开采技术水平落后,又急于一时发展经济,无节制、非科学的经营方式便成为了西北地区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惯用手段”,长期以往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激增,甚至污染程度高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3~4倍。同时在西北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活动中所使用的大量的塑料薄膜、化肥、农药等;日常生活中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这些都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农业活动中必不可少要施肥、喷洒农药、借助机械动力等,致使附近水源和土壤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逐年叠加,加之不可降解的农用塑料薄膜很少有回收,最终造成农田和附近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土壤中盐离子、重金属积累,土壤酸性增强,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7]不仅粮食总量大幅减产,还会致使农用土地资源出现紧张现象。

另外,西北地区部分政府官员心中唯GDP的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根本不顾忌环境承载力,为了发展区域经济赶上中东部地区的步伐,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只关注经济的增长,却很少考虑承接项目的性质,一方面,项目承接确实能够解决部分人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它也致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顺利”转移到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给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伴随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了不断优化市民城居环境,提升城市“颜值”,迫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继而转移到了环保意识淡薄的农村地区,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为环境冲突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长的周期,绝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时要对附近村民采取生态移民等政策,便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农村环境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便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映,激起民愤,诱发环境冲突事件,如甘肃兰州飞龙化工“9·7”总挥发性有机物泄漏事件和甘肃徽县群众铅中毒事件、陕西中石油公司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12·30”柴油泄漏事件等,不仅扰乱西北地区正常的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还威胁西北地区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引发西北地区人民恐慌,伤害社会心理。

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8](P123)然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当前西北地区应当深度剖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成因,以加快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还人民以绿水青山。

1.自然因素与沉重的人口承载力。首先,自然因素是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重要诱因之一。西北地区身处高原山地,分布有广泛的戈壁和沙漠,其中甘、新、宁三省区部分地区,特别是新疆大部都位于“蒙新风沙区”。甘肃地形地势复杂,草原、戈壁交错杂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新疆由于自古以来就有“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使得来自外界的暖湿气流难以进入到新疆内部。同时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影响,西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天气异常寒冷,对土地发育和牧草生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便很难及时得到有效修复,加之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气候干旱少雨,最终导致各种生态灾害频发。其次,沉重的人口承载力加剧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人是生态环境的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生态环境服务”,[9](P336)人们只能通过不断消耗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来支撑大规模的人口集聚。近年来,西北地区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逐年攀升,且单位面积人口承载力严重超限,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极大地阻碍了西北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显然,西北地区要想破除生态环境问题缓解人口压力势在必行。

2.经济支持缺乏后劲。为治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西北地区政府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等。然而由于经济支持缺乏后劲,资金投入不足,未能取得显著效果。首先,国家对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造林补助金伴随物价和成本的不断上涨缺口不断扩大。其次,在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方面,1990年以后,青海省沙化治理每亩仅补助19元,有限的补助金根本不可能会取得预设的治沙效果。治理的前期阶段国家曾拨付款项给予积极支持,但是随后资金投入却逐渐减少,最终只能依靠西北地区当地政府的专项资金和信贷来获取治理经费。最后,在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土流失治理方面,水土流失和农田灌溉的面积从未达到过计划中的理想效果,其中部分水利设施常年失修,老化严重,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库也存有堤坝坍塌、蓄水量骤降的现象。概言之,西北地区生态治理进度远远低于环境恶化速度,这些问题急需引起西北地区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3.相关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频繁出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密不可分。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目前我国缺乏一部具有针对西北地区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文本,在我国环保立法中适应西北地区生态保护的法律条文规定尚且甚少,即使有所涉及但也缺乏针对性。其次,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执法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滥用职权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执法人员在人们心中的权威形象。另外,对于西北地区环保执法部门的监督不彻底,特别是在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环保组织并未充分发挥各自对西北地区环保执法部门应有的监督作用,经常处于一种被动和消极对待的态度,加之西北地区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体的环保意识普遍淡薄,环保法律观念薄弱,导致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激情并不高,因而更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对环保执法部门的监督作用。

三、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0]因此,当前西北地区要想加快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确保自身和国家生态真正处于安全状态,就应当采取优先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加快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措施。

1.优先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中国水科院研究员王建华曾指出:“自古以来,山水林田湖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水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又谈何天蓝、地绿、水净?”[11](P106)可见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北地区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全区人民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和紧密配合是紧迫之需。

首先,就要通过不同渠道、多种方式和方法等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引导区内人民树立正确节水观。同时还要严格把控水价,建立健全节水机制。其次,在农村“发展以‘节水增效、保护生态'为核心的节水生态农业”[12],借鉴以色列国家农田喷灌、滴灌技术并加以推广,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土地盐渍化。使用安全绿色农药,减少对水源、土壤等污染,在农田内修筑雨水收纳池,有效利用“自然馈赠财产”。同时“完善雨水利用立法与市场机制”,[13](P109)虚心向国外雨水利用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并结合西北地区各区域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雨水收集管理办法使之法律化。再次,在城市中,推广节水型器具的使用,加快扩建开发城市湿地和“凹式绿地”①,严格水资源保护标准,提高水资源保护地位,完善水安全应急体系,实行“节水小区”试点,以点及面。最后,在工业方面,加快调整产业、工业结构,合法、达标排污,创新节水技术,使污水回收再利用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形成一条龙的产业循环链条。“优先开发培育污水回用水大户”,“加强污水回用的基础设施建设”。[13](P111)

另外,还要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开采,限期“开源节水”,给水资源以“休养生息”的时间。还可以运用先进技术,充分挖掘非常规水源等。总之,优先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剂良方”。

2.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根治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区域内领导干部是主导力量,他们应当齐心协力加强相互间的联动,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和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的基础上,共谋治理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方案,制定行之有效、具体可行的政策。治理水土流失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植被的覆盖率和覆盖质量。换句话说,要遏制住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现象,全区政府就应因地制宜采取适时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人为干预,提升“环境自我恢复能力”,并给予农民适当粮食补贴调整种植结构以化解粮食和耕地矛盾。同时,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妥善解决森工企业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帮助他们转向森林管护、营林造林、多种经营等。还特别要加大长江、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实施力度,贯彻实施“大江大河源头植被保护政策”。对具有独特性质的生态系统实行建立自然保护区策略,实地考察并制定与区域内相适应的“生态红线”,并严格监督实行,避免在现实中出现违规逾矩现象。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向国家申请诸如“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这样典型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另外,“广大群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14],要积极引导区域内人民树立治理水土流失的正确价值导向,正如阿尔戈尔所指出的“一个正确思想的力量远远超过许多政治家的言辞”。[15](P5)要让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对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一致认同并高度重视起来,使其自觉参与到治理队伍中各尽其能,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思想理念,这样治理水土流失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成效。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是西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必由之路,更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

植树造林是加快治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方法,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调解局部小气候,还能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防风固沙,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然而,植树造林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西北地区必须要将植树造林视为一项事业,薪火相传下去。正如邓小平所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6](P363)只有长期坚持下去,才能根除土地荒漠化,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另外,西北地区区域领导干部间也应通力协作、加强联系,对植树造林进行统一规划,倡导全区人民义务植树,亲身实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山脊、陡坡、河湖岸边和非耕种地等土地上要多种多植,为了保证质量和成活率,要建立相应的检查和奖罚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植树造林“事业”全力向前推进尽早受益。还要对西北地区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区停止商业性采伐,维持原有沼泽、沙漠绿洲等生态系统。在生态脆弱地带采取“阶梯式”退耕还林还草,鼓励林粮、林果以及林药等交叉种植。在生态环境不能“自我恢复”地带,实施人工重建工程,飞播种草,遏制沙丘推进。

3.加快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缓和西北地区经济和生态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环境承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7](P193)。西北地区要实现经济健康稳步增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的一条“金科玉律”便是实现经济和生态二者的平衡,只有明确“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8](P120)才能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否则,“生态安全依然是高悬在国人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18](P219)“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P123)当前西北地区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保护地位,就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破坏的矛盾,使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以此促成生态环境质的飞跃。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三者间的关系,提高人民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增强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建设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契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坚守“生态红线”,力争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迈向新台阶、新高度。另外,“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8](PP129~130)

[注释]

①凹式绿地,纳水能力差且使更多的污染物流入受纳水体,致使对水环境的污染加重。凹式绿地具有蓄渗雨水、削减洪峰、过滤水质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据研究,大部分城市绿地只要下凹10cm,对暴雨的拦蓄可达81%以上。转引自莫淑红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1]杨新玲.西北地区环境治理的绩效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2]邓铭江.新疆十大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对策探析[J].干旱区地理,2014(05).

[3]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3.

[4]马丽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5]林治波.沙漠治理迈入机械化时代[N].人民日报,2016-03-08.

[6]安丰军.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建设的生态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7]刘宥延,巩建锋,段淇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农牧民贫困的关系及反贫困对策[J].草业科学,2014(08).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9]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刘宇飞.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治理之道)[N].人民日报,2016-03-14.

[11]连玉明.绿色新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2]张红丽,方宾伟,郭永奇.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6).

[13]莫淑红.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以宝鸡市为例[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EB/OL].http://www.zhb.gov.cn/ ztbd/rdzl/2010sdn/zcfg/201001/t20100113_184241.htm,2014-03-31.

[15][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波]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M].徐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8]陈宗兴主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洪美云

C912.8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6.04.1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及其防控机制研究”(11CZZ027)、“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12CSH008)、甘肃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2014A-040)、兰州社科规划办项目“深化美丽兰州研究”(15-021D)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