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哲学回归生活”:论哲学前沿及其大众化
2016-04-11梁静
梁 静
★哲学·政治★
“让哲学回归生活”:论哲学前沿及其大众化
梁 静
哲学与现实密切相关,关注前沿是哲学的内在要求。对“前沿”内涵的理解应定位于“新”,“新”不仅体现了哲学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体例方面的创新,也体现了当前现实生活的变化,前沿的不断发展为哲学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关注前沿不是哲学的终结,哲学只有被大众接受和运用才能彰显其生命力。哲学前沿与哲学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沿需要大众化推进,大众化需要前沿支撑与引领。目前,我国还未真正实现哲学前沿的大众化,不过,推行大众化的条件已具备,人们应当抛弃旧有理念,让哲学回归生活,学哲学用哲学,逐渐构建起哲学文化,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
哲学;哲学前沿;大众化;途径
一、哲学与哲学前沿
(一)正确认识哲学
述及哲学前沿,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释,然而要想准确把握哲学前沿的内涵就必须对哲学有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了哲学也就回答了哲学前沿的应然性与必然性。那么,什么是哲学呢?有学者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1]所以,一直以来,由于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大部分人觉得哲学远离社会生活,哲学高不可攀。因此,哲学也就成了“抽象”和“理论化”的代名词。
事实上,那是人们对哲学的误解,人们在敬畏哲学的同时忽视了哲学的现实性。从哲学的起源看,哲学源自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它不仅是抽象的、理论的,而且是实践的、应用的。无论从“内部”(哲学的体系和内容),还是“外部”(哲学的价值和作用)来讲,哲学都是现实的。[1]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这表明哲学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哲学家的研究一方面离不开一定时代各方面的因素,只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为其思考提供 “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哲学也为人们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因此,人们应该消除对哲学的误解,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在正确认识哲学与现实的关系后,消除心中隔阂,接受哲学,运用哲学。现实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哲学是现实的,也就必然要关注社会的发展,紧紧把握前沿的动态。
(二)准确界定哲学前沿的内涵
既然关注前沿是哲学内在的要求,那么我们就要研究哲学前沿到底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前沿不是凭空产生的概念,而源于现实。我国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自1978年以后,它逐步摆脱了僵化的教条,而立足于我国的实践发展。然而,何为“前沿”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王中江教授曾说:“宽泛意义上的‘前沿’要求我们的研究能够体现出至少一个方面的特点或者是新问题、新领域;或者是新范式、新方法;或者是新文献、新证据;或者是新探讨、新观点。”因此,对哲学前沿内涵的理解也应定位于“新”,“新”既体现了哲学自身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体例等方面的创新,也体现了当前现实生活的变化,是多层次的。目前,有关哲学前沿的问题至少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方法论上讲,哲学前沿体现在哲学范式的转变。哲学范式转变是指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这个方法涉及哲学活动的多个层面。哲学前沿的不断推进同时需要关注哲学研究本身在方法论上的发展,包括哲学观念、哲学思维角度与方式及哲学社会功能转变等方面。哲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反思方法与批判进步的过程。
第二,从实践角度讲,哲学前沿体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中每一个方面新的变化都会拓展哲学研究的领域。例如,对信息化时代的探索为虚拟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当然,哲学的前沿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内容。
总之,哲学作为时代的精华,必须以全球化为平台,以时代性问题为中心,应对社会的最新发展,不断走出原有的框架和视野,反思自身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关注前沿的哲学观,以新的探索和研究精神为哲学的发展纳入新的元素。
二、 哲学大众化的基本问题
哲学内在要求关注前沿,也就是让哲学关注社会的发展,重视现实生活对哲学的作用,但关注前沿并不是终结,也不是哲学的最后目标,让前沿问题大众化才是哲学更应关心的话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者们提出了“哲学大众化”的口号。关于哲学大众化,有学者认为哲学大众化是指哲学被大多数人认知、运用的过程。这意味着要将哲学拉回现实生活,用通俗的方式被人们认可、接受、运用。根据哲学前沿的内涵,哲学大众化应当包括哲学范式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前沿问题的大众化。哲学本身是抽象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两种性质的统一,因此在大众化过程中也要全部涉及,而不能有所偏颇。
(一)推进哲学大众化的必然性
关于哲学大众化的必然性,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张博颖在《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哲学大众化的必然性是哲学目的的需要;是提升人们思维水平与素质的需要;是多元化时代哲学信仰的需要”。哲学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思辨”而思辨的教条,而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只有被人们掌握才能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人们对哲学的掌握离不开大众化的推动,大众化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与哲学素养,提升人们在解决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应对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还有的学者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应该成为文明成果的享有者。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应当为人民所用。学者尚庆飞认为哲学大众化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哲学来“化”大众,即用哲学思想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以大众来“化”哲学,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哲学体系。哲学应当为大众所用,发挥其改造世界的作用,并使自身理论得到发展。结合上述的观点,本文认为,推进哲学大众化的必然性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实践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事实证明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总结,而现实生活是变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可以为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课题,有时甚至能推动整个哲学在思维方式、体系等方面做出变革,而且人们也不只是被动地使用哲学,在运用哲学中人们获得的经验、形成的认识也为哲学的完善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推动哲学的大众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哲学,使用哲学,进而完善与发展哲学。
第二,哲学应用于实践才能展示其生命力。仅把现实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只完成了认识的一个阶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返回实践才能巩固认识的成果,达到认识的目的,从而展示理论的生命力。哲学不是神秘不可高攀的理论,它是对实践高度抽象的总结,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并不是终结,理论还应返回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哲学提供的观点与方法是否正确。哲学只有被证明是正确的才能保证其“权威”。因此,哲学要着重推进大众化,将理论拉回现实,在现实中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促使人们用批判的眼光反思生活,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样才能展示哲学的魅力和生命力。
(二)实现哲学大众化的可能性
目前,在我国实现哲学大众化是具有可能性的,比如哲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哲学大众化的实践,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条件都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基础。
第一,哲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为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从一定程度上讲,大众化要求哲学在内容上、形式上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哲学人们才乐于接受、欣然应用,高深的理论只会把哲学架在空中,使其越来越被孤立。哲学本身具有实践性才能实现其大众化的目标。
第二,国家相关制度及政策的制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保障。宪法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依据。有法律和制度的外在保证,就更增加了实现哲学大众化的可能性。
第三,我国掀起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经验。[2]20世纪20年代,艾思奇等理论家掀起了哲学大众化运动。艾思奇开创了哲学大众化的先河,他在著作《大众哲学》中用通俗鲜活的事例把枯燥的哲学变得生动起来,易于普通百姓接受,这个尝试为今后理论工作者宣传哲学提供了借鉴,也启发他们发掘新的形式和方法推动哲学大众化。
第四,人们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提高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智力保障。大众化少不了人们的参与,随着教育教学形式的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教育,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这种文化层次的提高和学习氛围的形成使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来对待哲学的态度,转而重新认识哲学,了解哲学,这为哲学大众化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三)消除对哲学大众化的误解
一直以来,一部分理论工作者不愿进行哲学大众化的尝试,原因之一是担心哲学“庸俗化”。因为既然是大众化必定要将哲学通俗化以便于人们接受,但通俗容易导致人们对哲学的误解,造成哲学低水平发展。这个担心不无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庸俗化、形式化的问题,但这种担心也不完全正确。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哲学等于最高限度的大众化,真正的通俗化绝不会导致庸俗化。[3]艾思奇也批评过“通俗会流于庸俗”的态度。事实上,会不会“庸俗化”关键看人们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大众化。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顾名思义重在向人们提供方法上的支持,而不是对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作出具体的回答,哲学大众化也从方法的层面告诉人们哲学的“触角”有多长,哪些领域哲学可以提供指导,哪些领域不能死板地套用哲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们如果把握了哲学大众化的发展逻辑与规律,对理论有正确地理解,不故意歪曲、错解,就不会产生庸俗化的危险。而且,人们也可以采取各种方式防止哲学发生庸俗化的问题。比如,大众化过程中积极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哲学演讲和著述时不能只关注数量而忽视质量,哲学该有的学术含量和品位一定得保持。因此,只要人们方法得当,哲学大众化就不会产生庸俗化的问题。
(四)哲学大众化与哲学前沿的关系
哲学大众化与哲学前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哲学前沿为大众化提供了基础,并引领大众化的发展,大众化反过来也推动前沿的进步。首先,哲学前沿的内涵丰富,包括了哲学方法、社会发展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哲学范式的转变带来的新思路,信息化到来产生的虚拟哲学,都体现了时代的特性,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素材贴近人们的生活容易引起大众的兴趣,培养人们学习、研究及运用的习惯,这为大众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众化也是哲学前沿的内容,如何实现大众化也是人们目前研究的课题,所以,前沿从方法与实践层面引领着大众化的实现。其次,人民是哲学前沿发展的根本动力,大众化的推行在整体上提高了人们的哲学素养,使更多的人养成了懂哲学,用哲学的习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经验、新思路又推动哲学前沿进一步发展。总之,哲学前沿与哲学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沿需要大众化推进,大众化需要前沿支撑与引领。
总之,当前推进哲学大众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哲学只有被大众接受并运用才能彰显其生命力,人们应转变思维观念,积极为实现哲学大众化作出努力。
三、哲学前沿大众化的途径
(一)让哲学回归生活
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然而,哲学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玄学”,广大劳动群众由于受教育较少,对哲学望而生畏;而哲学家研究哲学亦理论性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生活。因此,要使大众能够接受哲学,就需要重新给哲学进行定位,使其走出书斋,从形而上学的研究走向考察人们实际生活的研究,努力使哲学符合读者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哲学获得活力。
一般来讲,哲学可以分为两个“向度”,一个是理论性,一个是实践性。既然要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就要求我们将视野放在哲学的实践性上,使哲学回归生活。但是,目前人们仍旧谈哲学“色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是“梦幻”,而远远没有成为需要,哲学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哲学前沿大众化也没有实现。所以,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该做出更多努力,无论是演讲还是著述,使哲学首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接近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乐于接受哲学的指导。艾思奇认为哲学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理论工作者不能按原有的研究方式注重对哲学理论上研究而不注意把哲学的思想拉回现实生活,而要把哲学真正“交给”群众。大众化首先需要理论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将哲学“化繁为简”,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向大众传播哲学,简单才能拉近哲学与生活的距离。不过,要意识到大众化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化繁为简”也应该分层次进行,毕竟大众是个庞大的群体,人们原有的知识水平与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那么,理论工作者就要对不同的大众划分出粗略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大众提供不同程度的通俗化内容。
当然,让哲学回归生活的方法是多元化的,除了理论工作者的努力,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使哲学更接近生活。哲学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应用哲学得到发展。应用哲学的发展一方面带来哲学自身理论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哲学对社会的功用。所以,发展应用哲学,使哲学在各个领域有系统、专业的理论指导,将哲学大众化这个宽泛的内容“下发”到具体的生活领域去指导实践,可以使大众化进程更顺利的进行。总之,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哲学回归生活,为哲学前沿大众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学哲学用哲学
广大群众只有将哲学自觉应用于生活,将哲学作为做事的指导思想,才能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要想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的目标,就必须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哲学的现实力量,激发他们学哲学、用哲学的热情。学哲学学的是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这是用哲学的前提;用哲学是指将哲学抽象化为具体的过程,只有“用”才能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
首先,学哲学要求人们抛弃“哲学无用”的错误观念,树立“生活需要哲学”的正确理念。
第一,抛弃“哲学无用”的观念。由于价值观多元化形成,“哲学无用”的思想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大众不懂哲学、学生不学哲学、理论工作者不关心哲学的倾向。人们远离哲学不仅是因为哲学的抽象和枯燥性,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哲学的作用与价值,而错误地认为哲学只是一个人有空闲并有高深知识时才从事的工作。[4]这种错误认识的直接影响是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更少的人明白哲学原理和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实,反观生活,哲学无处不在,它在科技、经济、军事、管理、教育、艺术等领域都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有时候,人们意识不到哲学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没有在生活中起作用,即使没有系统学过哲学的人也会下意识采用哲学的某些方法,只是他们可能无法准切地指出使用了哲学的何种原理。所以,必须引导人们抛弃“哲学无用”的观念,最大限度树立对哲学作用的科学认识。
第二,树立“生活需要哲学”的理念。哲学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每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哲学为人们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告诉人们哪些路行不通而必须另找出路,并引导人们走出误区,走出人类的困惑。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充分反映了被人们理解和掌握的哲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力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哲学是知识的皇冠,而知识是生命的皇冠。生命若无哲学,便不足以达到它的最高目的。这个论述也表明了哲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总之,生活需要哲学,只有在哲学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习哲学后,用哲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将哲学内化为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处理问题时可以自觉接受哲学的指导,而不是将哲学当教条,用的时候刻意思考。学哲学只是重要前提,用哲学才是实现哲学前沿大众化的关键,只有绝大多数人愿意在生活中重视哲学的力量,运用哲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哲学前沿大众化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构建哲学文化
马克斯·韦伯有过这样的论述:“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情景有密切的渊源。”[5]这种精神力量通过对人们态度和情感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哲学前沿大众化作为哲学追求的目标,其实现除了需要让哲学回归生活、引导人们学哲学用哲学之外,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和文化环境,即“精神力量”的支持。所谓哲学文化是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哲学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由哲学心理、哲学思想和哲学意识三个层次构成。哲学心理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是人们对哲学现象的感性的认识;哲学思想是人们对哲学系统、理性的认识;哲学意识是哲学文化的最高层次,指人们对哲学的高度认同,并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三个层次是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构建哲学文化对于培养人们的哲学素养,强化大众对哲学的认同,减少人们在实践中的盲目性,为哲学前沿大众化的推行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哲学文化的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人们对哲学的偏见也没有完全消失,这就需要通过不同途径的宣传向大众灌输哲学理念,并探索进行哲学文化的制度建设。当然,推进哲学前沿大众化的途径不局限于上面的论述,而应当是多元的,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开拓新的路径,培养人们用哲学思考的习惯,以推动哲学大众化的发展。
[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p6
[2]赵爱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的思考[J]. 观察与思考,2008年第7期
[3]郭建宁.从《大众哲学》谈哲学的大众化[J]. 学习时报,2008年5月26日第3版
[4][美]J.P.蒂洛.哲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p3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3
[责任编辑:陈光军]
"Let Philosophy Return to Life":On the Frontier of Philosophy and Its Popularization
LIANG Jing
Philosophy and reality are very close. The forefront of the philosophy is its inherent requirements. The connotation of "frontier" should be defined in a "new" way, which can not only embody innovation of the philosophy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method, thinking mode and style, but also reflect the changes in the real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ier of philosophy can lay a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philosophy. But the frontier is not the end of philosophy. Philosophy is accepted and applied by the public to show its vitality. The frontier of philosophy and its popularization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frontier of philosophy in China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popularized, there are som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opularization of philosophy. However, people should abandon the old idea, let philosophy return to life, learn philosophy with philosophy, gradually construct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of philosophy frontier.
philosophy; front of philosophy; popularization; the way
梁 静,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法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邮编:402247)
B152
A
1674-8824(2016)05-0061-0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刑事习惯、刑事政策与藏区刑法适用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C82002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藏区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以甘孜藏区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B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