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机制和着力点探析*
2016-04-11柳礼泉陈方芳
柳礼泉 陈方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机制和着力点探析*
柳礼泉 陈方芳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但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常抓不懈中落细落小落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长效机制就成为关键。通过教育宣传、利益激励、榜样带动、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五大机制”,通过明确出发点、探索契合点、寻求共鸣点、找准关键点、定位支撑点等“五个融入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长效机制;着力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日常生活,要使其引领、指导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就应使其融入日常生活。习近平曾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但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长效机制,在常抓不懈中落细落小落实。通过教育宣传、利益激励、榜样带动、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五大机制”,明确出发点、探索契合点、寻找共鸣点、找准关键点、定位支撑点等“五个融入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一、夯实教育宣传机制,明确融入出发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增进人们的认同感,其首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众的价值准则和思想觉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不会自发地进入人们的头脑,而需要通过有效的灌输、宣传、教育使其被广大群众知晓和理解。
1.推动教育协同,强化渗透力
“协同”(synergo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共同工作。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首次提出了“协同学”一词。他认为协同学即“协调合作之学”[2],“协同”重点强调合作,最终实现“1+1>2”的效果。而教育协同则是指“围绕教育的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力量,通过多主体、多因素协作、协调,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3]。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自然离不开教育协同,要协同好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力
* 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文化自觉及其提升理路研究”(项目编号:14YBA096)的阶段性成果。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渗透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协同营造好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润物无声的传播过程中,改变人,涵养人;要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有机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传统继承与创新中,影响人,提升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协同,还需要专家学者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度、厚度,需要群众扩大参与的程度、宽度、广度,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实效性提供不竭动力。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影响力
价值观宣传的力度将直接影响人们认知和接受的程度。如今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人开始享受新媒体所带来的“福利”。比如,人们开始习惯于每天刷微博、微信等,从微平台上汲取各种“营养”。而不容忽视的是,“西化”“分化”势力在新媒体中的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且愈演愈烈。因此,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力度,就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之举,因为这些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攻占。据此,需要从三个维度着力:一是提升宣传主体的素养,通过专业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宣传主体的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升价值观宣传的针对性与理论性;二是综合利用宣传工具,推进媒体融合,不仅要利用好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宣传优势,更要借助好网络、新媒体、微媒体等的方便快捷、影响深远的传播优势,增强宣传的广度、深度、效度;三是精心选取宣传内容,在实现传播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对传播内容、质量进行打磨,提升公信力,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三贴近”原则,精心选取贴近大众生活、贴近大众切身利益、贴近现实题材的内容,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注重宣教技巧,加强吸引力
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教方式和手段仍较单一,对新媒体、新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利用还显不足,而且人群覆盖面也较为有限。从宣教的话语内容来看,宏大叙事的话语较多,从生活实践中提炼的精致入微的原创话语、与时俱进的话语则较少。宣教的语言往往学理性色彩浓,表达方式曲折晦涩、抽象枯燥,导致理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认同度不高。[4]基于此,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需要在传播过程中注重宣教技巧的运用。首先,宣教方式要多样化、协同化。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力优势,增强宣教的“广”“远”“深”的效果;在领导干部带头宣教的同时,还要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其既是宣教内容的吸收者,更是宣教内容的创新者、传播者。其次,宣教内容要生活化、日常化。宣教内容的选取应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关乎大众的切身利益,体现大众所需、所求,这样才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喜欢,从而提升认同度。最后,宣教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通俗化并不是庸俗化,而是更加形象、生动、接地气,更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如毛泽东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的“打铁说”“扣子说”“老虎苍蝇说”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都是值得我们在宣教时学习借鉴与运用的。
二、强化利益激励机制,探索融入契合点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他在《神圣家族》中又强调:“‘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和价值观,如果远离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不去解决大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不可能深入人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就要把利益问题的解决放在核心位置,探索二者的契合点,真正为大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从而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1.构建利益导向机制是前提
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树立正确的利益目标,自觉调节利益诉求,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只有人人都树立了正确的利益观,才能够正确地看待新常态下尤其是当前“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出现的利益分化等现象,从而使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融入日常生活。构建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其一,要明白正确利益观的科学内涵。正确利益观主要包括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甘于清贫、无私奉献、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等内容。其二,要明白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加大正确利益观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要向人们讲清楚正确利益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逻辑关联及其价值意蕴。其三,要大兴学习之风,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在不断学习中强化党性修养,发挥带头作用,提升领导能力。
2.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是关键
当前社会依然存在着利益分化现象,有利益分化就必然会有不同利益的表达与诉求,尤其是那些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不断增进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有说服力。另外,当下一些地方还存在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互动沟通渠道较缺乏等问题,致使民意堵塞,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社会稳定,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落细落小落实。对此,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大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使其积极参与到科学决策中来,就成为当下的关键之举。首先,要用现代公众能够广泛参与的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取代那种封闭僵化的单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好人大、政协、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功效,引导民众通过理性合法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再次,在新媒体、大数据时代,要搭建更多利益表达平台,快速、立体、高效地汇聚民意,及时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最后,要加强利益表达制度建设,确保利益表达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地运行下去。
3.完善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是重点
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利益矛盾多呈现零散、轻微等特点,但如果这些零散、轻微的利益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有可能升级,甚至转化为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完善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合理、高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为防范利益冲突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与法治信仰,引导民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纠纷,使日常的利益矛盾处理法制化、规范化。再次,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在调节社会成员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最后,要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无私服务群众的作用,在党群、干群的和谐相处中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三、构建榜样带动机制,寻求融入共鸣点
先进典型、优秀模范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倡导者、模范践行者,其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及形成的榜样文化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7]。为了不断地完善自身、追求完美,学习模范榜样、赶超先进,就成为人们的当然之举。
1.树立社会草根模范,弘扬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模范作为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效仿道德模范是人心向善的内生动力。道德模范具有可亲、可信、可学的特点,能够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草根道德模范源自生活、来自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鲜活的事迹天然地具有贴切性、亲和性,更容易深入人心,影响大众。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将身边爱党爱国、敬老爱亲、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敬业奉献、身残志坚等不同类型的道德模范和榜样人物推选出来,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草根模范的真实故事,营造动人的情境,描画细微的情节,以此来感染、感化大众,使人们见贤思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草根模范深入大众,现身说法,宣讲他们感人的事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有的魅力、强大的感召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众自省自励、学优效优、择善而行。
2.树立校园典型模范,营造良好氛围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对于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青少年群体而言,校园典型模范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感召力和推动力。校园典型模范与青少年在生活环境、价值追求上最为贴近,因而更易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他们,使其在比较中模仿、学习、进步,提升青少年的境界与水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优秀的道德模范是镜子、是旗帜。以张海迪、洪战辉为代表的校园模范,曾影响了一代人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校园典型模范,首先要推选那些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师者,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孜孜以求,更常怀仁爱之心、无私奉献;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精神的激励者、道德的引领者。还要推选积极乐观、立志高远、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优秀学生典型,像“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文明之星”“创业达人”等。
3.树立党员模范,引领社会风尚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是首要。以吏为师,古已有之。战乱时,官兵同守同攻,英勇杀敌;经济建设时,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同甘共苦,努力奋战;自然灾害时,党员干部带头节衣缩食,同人民共渡难关。在各个紧要关头,许多党员干部都能冲锋在前,不怕困难,身体力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流行说法,道出了各级党员干部作为“领头羊”“排头雁”的重要性。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反腐倡廉,“遇腐必亮剑”,“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抓住了广大群众的心,增强了党的领导权威及公信力。遏制腐败之风,净化官场风气,引领社会风尚,就需要树立优秀党员模范,尤其是要树立一批像焦裕禄、沈浩一样的优秀党员干部典型,激发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三严三实”,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争当理想信念坚定的表率、学懂弄懂的表率、解疑释惑的表率、落实工作的表率、严守纪律规矩的表率等。
四、创新实践养成机制,找准融入关键点
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既要靠宣传教育、利益激励、榜样引领,更需要实践体验、活动参与。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本本”,而是人们实践的向导,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创新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因人而异,分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关键是要增进人们的认同感。“与任何一种价值观认同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认同路径。其中,认同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也是认同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8]由此可以看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厘清认同主体,因人而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主要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等。为此,就要针对不同主体,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针对农村农民群体,可开展“村民圆桌会议”“一事一议”“百姓大讲坛”“孝风孝德大评比”“文明户评比”等活动;针对党员干部,可采取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建沙龙、调研观摩、主题宣讲等活动形式;针对青少年群体,可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敬老院帮扶、暑期“三下乡”、参观纪念馆与博物馆等活动。
2.因时而动,调动人们体验的积极性
认知心理学家佛拉维尔(Flavell)曾指出,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认知主体对认知现象的认知,而元认知体验作为元认知三要素之一,是在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具有可以激活相关的元认知知识,使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与当前的调节活动产生联系,可以为元认知监控提供必需的信息,使调节具有针对性等功能。[9]据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日常生活,就要调动人们体验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元认知能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些难得的机遇、时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切身的元认知体验,加强心灵的体悟,深化认知,增强情感认同。比如,利用抗战胜利纪念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利用春节、清明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假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文化、感恩文化等,使人们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利用法制宣传日,弘扬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增强人们的法治思维;利用读书日、读书月,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实现在阅读中进步、在“悦读”中升华。
3.因势而导,价值引导实现以理服人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10]新媒体革命的到来,为“西化”“分化”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西方价值观、思想、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播与泛滥,使一些人迷失了方向,丢掉了信仰。据《人民论坛》相关调查数据,超八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当前十大社会病态中,选择“信仰缺失”的受调者占到了55.3%,高居榜首。[11]另外,也有相关研究指出,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使其成为人们的自觉遵循,已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之举、必行之举。其一,要加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教力度,坚定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常“在场”,指导、引领人们的日常行为。其二,要阐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价值所在,激励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三,针对“非意识形态化”、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价值观,要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批驳,引导人们敢于、善于抵制错误社会思潮。
五、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定位融入支撑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一项战略工程,并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要强调“固化于制”,以制度的刚性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常态化推进,使其落到实处、增强实效。
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而政策法规是社会实践、社会交往、社会活动得以开展的准则和规范,更是社会、国家良序、和谐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实证明,任何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要想被大众普遍认同与深刻践行,都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因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2]。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宪法、日常行为规范、乡规民约等,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威慑性、规范性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要对那些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民主氛围、贪污腐败等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鼓励、支持那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1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人才队伍的重要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日常生活,就离不开致力于相关理论的研究队伍、传播队伍、教育队伍等。在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部门“单兵作战”“独自鏖战”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这就需要各级党委部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分工合作,建立完善相关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组建思想素质过硬、理论素养深厚、专业水平精湛的研究队伍、宣传队伍、教育队伍,并采用定期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
3.建立健全奖惩补偿机制
要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离不开制度化的奖惩机制。奖励机制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惩戒机制有助于人们自觉克制、抵制不良行为。为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机制,对积极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给予奖励和表彰,对那些背离或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要严惩。另外,还要完善道德补偿机制,对那些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偿,避免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好人没有好报”的现象。营造出人人争当好人、人人愿做好事、人人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激励人们积极、自觉地学优、效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地融入日常生活。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日之功。这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教育宣传、利益激励、榜样带动,也要推进实践养成和制度完善,从而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在多方合力、共建共享中增进价值共识,深化认同,外化于行。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前言.
[3] 王学俭,李晓莉.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4(3):215-218.
[4] 吴琼.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话语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4-11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
[7] 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8] 孟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21-31.
[9] 李潇颖.元认知对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61-162.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11]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4(25):16-20.
[1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3]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1).
(编辑:杨增岽)
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方芳,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