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
2016-04-11杨峻岭
杨峻岭
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
杨峻岭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实现的核心依然是坚持谁的领导、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理论、实行什么制度、秉承什么价值观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政党认同和价值认同等五个方面。
政治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政党认同;价值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政治观念、制度、体制以及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的、承认的、接纳的情感反应。它往往通过国家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体制认同、政策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认同形式表现出来,体现了现实社会中民众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从国家层面看,政治认同是执政党维持政治统治、凝聚社会力量、避免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的前提和基础;从个体层面看,政治认同是公民自身价值与利益诉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也是公民体验、参与现代政治生活的情感基础和目标归宿。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了分化,利益诉求出现了变化,一些政治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甚至逆反心理,并采取了某些极端行为。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凝聚思想共识,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社会发展目标和价值理念来建构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已经成为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构建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问题的核心是拥护谁的领导、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理论、实行什么制度、秉承什么价值观的问题。因此,当前应该从道路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政党认同以及价值认同五个方面建构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
一、道路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1]的确,道路、方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党的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表明,欧美模式的资本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均无法有效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首要前提是实现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道路认同是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特点、性质、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等内容表现出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并能够以此来引导规范自身的行为。具体地说,道路认同就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一致性的认知和肯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继承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创新、发展且不断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摒弃,也不是教条主义地、原教旨地完全照搬;既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简单复归,也不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开创的一条既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共性,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当代中国道路认同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同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制度认同
制度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任何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实现,都离不开优良的制度建构。而任何一种优良制度的建立、发展及有效运作,又离不开广大社会成员的肯定和支持。换而言之,只有人民在灵魂深处建立起对自己所属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制度的强烈认同、敬重和信任,其自觉遵循和践履制度要求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才会形成,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维护社会稳定、支撑社会发展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相反,任何制度如果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得不到民众自觉、自愿的接纳和认同,无论其自身如何优良,制度本身的引导、规约作用都将难以奏效,制度乏力、制度虚设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3]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是指人们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实质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价值原则等产生的一种肯定、支持的情感体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发展的制度,其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变化着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肯定和接纳。
当前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关键在于把握社会主义制度“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规律。“‘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4]
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变”,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制度和基本要素保持“不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变”,则是指改变那些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及思想观念。其中,“不变”是基础、是目的,“变”是方法、是手段;“变”是为了“不变”,“不变”是为了推行更有效、更积极的“变”;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统一。应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与“不变”规律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变”与“不变”的发展规律的引领下,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深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际挑战中彰显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当前实现中国公民制度认同,必须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规律,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
三、理论认同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6],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任何革命行动的发生都离不开科学正确理论的引领。而理论先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对理论的认同,即对一定理论的接纳、肯定的态度和始终不渝遵循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以及全国范围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是指人们在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地位、作用及指导意义等内容产生的一种赞同、接纳和肯定的态度。
实现中国公民的理论认同,关键在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7]。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8]!立足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实际,在面临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认识的突破、创新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完成了两次历史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成功地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5]。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借鉴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思想体系,它经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多个理论形态,这些理论形态在各自不同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发展规律的完美诠释。因此,实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就必须引导民众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观念。
四、政党认同
政党认同是人们在长期社会政治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一政治团体或政治组织的政策、主张、奋斗目标、行动纲领等内容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行动上的归属感、接纳感和忠诚感。一般说来,政党认同与政党权威呈现正相关,即民众对某一政党的认同度越高,该政党的政治权威就越大,其政治影响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就越大,政治生命力也就越强。因此,政党认同的形成、增强与减弱,折射出的是某一政党的兴盛与衰亡。
中国社会的政党认同是指广大民众在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政策、组织原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行动纲领等方面的赞同、接纳、肯定、认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基本的政策方针、奋斗目标、行动纲领上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着高度一致,并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治权威也因此得到不断巩固和增强。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展开,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蜂拥而至。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碰撞,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变迁,使得国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中,部分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社会利益阶层分化以及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成为引发当前中国社会政党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的政党认同遭遇严峻挑战。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3]50因此,“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50。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只有植根人民,才能保持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只有造福人民,才能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与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实现中国社会政党认同的关键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执政绩效,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绩效和政党认同的良性循环;让广大民众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的政党。
五、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某一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某种价值观念、标准或价值理想、目标的认可、接纳并愿意共享的情感体验。它一般通过社会成员对某种社会价值观念的自觉接受或对社会价值规范的主动遵循而表现出来,体现了人们在自身所处的社会共同体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定向。价值认同既能够为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撑,也能够为公民政治认同的建构提供情感依托。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建立起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影响人民对国家或社会基本制度的认同和信任。因此,实现价值认同是构建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人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它既反映了中华民族未来社会的理想愿景,也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概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追求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从个体层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行为选择、价值判断标准的提炼,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理想与公民个体理想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因此,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的肯定、认可本身就蕴含着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它体现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政治制度的承认与赞同,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和政治自信。这种由“三大认同”所达成的“三大自信”体现了人民在社会主义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上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众认同度的提升,不仅体现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本质、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体现了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是当前我国民众政治认同实现的重要标志,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路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价值观认同,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才能“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9]163
政治认同直接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9]3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华儿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认同和欣然接纳。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具体化为道路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政党认同、价值认同五个方面,既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建构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提升我国公民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认同水平找到了精准的着力点。
[1] 钱均鹏,徐海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68.
[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 (2007-10-24)[2016-08-21].http://politics. people.com.cn/GB/1024/6429094.html.
[3]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包心鉴.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N].光明日报,2014-04-09(13).
[5] 杨峻岭.怎样增强政治认同[N].中国教育报,2014-12-12(6).
[6]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44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43.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编辑:朱效梅)
杨峻岭,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13BK109)、中央高校优秀教师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