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关于对数学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研究
2016-04-11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曹燕萍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 曹燕萍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关于对数学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小学 曹燕萍
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观察、发现和探索;积极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发展思维。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尝试探索,体验数学的乐趣。联系实际,体验数学的价值。努力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新课改;数学;体验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里讲的体验,是指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观察、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发展思维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力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从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知识
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当学习资源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便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力亲为获得一种最直接的实践经验,它不仅是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学会生存的一种本领,还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比如在教学“位置”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游戏活动──“猜猜好朋友是谁?”即一名同学说出好朋友的位置,其他同学猜出他的好朋友是谁,然后改变方式,“猜猜好朋友在哪里?”即一名同学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另一名同学指出在几排几座。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来体验数学知识,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应用问题。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
“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引领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努力将数学课设计成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具体化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知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学习。如在教授“多得多”“少的多”“多一些”“少一些”的时候,比较一把黄豆,一把花生米的个数差异,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加入抓一把大米,感受一下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在操作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
三、尝试探索,体验数学的乐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意为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自主尝试。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比较多的思维方式,以解决数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在探索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时,学生竟想出了六种方法:①6+6+4+4;②6×2+4×2;③(6+4)×2;④5×4;⑤6×2+4+4;⑥4×2+6+6。面对这六种方法,学生们兴高采烈,同时教师也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求周长方法的多样化而感到兴奋,尤其是第4种算法,别具一格,从6厘米里面拿1厘米给4厘米,每边都是5厘米,也就是先算出长、宽的平均值,再求周长,周长就是5×4。其实,这位同学这样一变,变成了相当于求正方形的周长,这样也不是不可以。然后,教师又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佳的算法再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用(长+宽)×2比较方便,从而很自然地引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因为求周长方法的多样性,才有学生精彩的发言,才有机会使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才能使学生对周长的计算有更深的感受与领悟,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四、联系实际,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培养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展现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唤起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快乐,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如:有5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领队,准备怎样租船?怎样租最省钱?学生们通过讨论、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10×9=90(元)、10×8+8×1=88(元)、10×7+8×2=86(元)、10×6+8×4=92(元)等,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再如,数学上的“估计”是比较令人头疼的知识点,其实它可以渗透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经常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要求学生估计你到学校大概要多少时间,一本练习本大概要多少钱就能买到……随时的感受“估计”,那么在做题时,学生自然而然会有估计的习惯。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不难看出,教学实际中我们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探求数学的规律和运用数学规律,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观察、发现和探索;积极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发展思维。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规律。尝试探索,体验数学的乐趣。联系实际,体验数学的价值。努力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