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平台 培养创新能力
2016-04-11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肖云鹃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 肖云鹃
借助数学平台 培养创新能力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 肖云鹃
创新教育依据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相信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因此,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能够成为人才的人来培养,而课堂则是学校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数学教学质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借助;数学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近几年来更是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思想。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更加进步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与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资源有限,创造无限”。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要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清除教师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型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只有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清醒认识的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宏观把握培养新型人才的根本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与教学节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实现由无意到有意、由自发到自觉、由盲目到计划、由零碎到整体的转化,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教材的有限内容中挖掘和提炼创造性思维的素材,发现和设计数学思维的新观点以及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给学生点燃数学思想方法的火花,给学生播种和培育创新精神的种子;才能把数学教学由教知识、教技能的“教书”,升华为培养具有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育人”,实现数学教学质的飞跃。
二、营造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成为营造课堂宽松环境的首要因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创设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有可能想出、说出、做出的,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去回答、去动手操作。教师要服从于学生。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不要强行让学生跟自己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不一致时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教案要服从于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充分表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样,师生间的情感就会逐步由“接近”“亲近”向“相赖”“共容”升华。
三、抓好双基,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创造性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已有数学知识的发现概括或创造性应用。新知识的创造和新技术的发明,通常都是以已有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知识面越广越深,其创造性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切实抓好双基教学,关键是把课堂教学组织好。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结构建立、推广和发展的过程;数学概念、公式、公理和法则等提出的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概括、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展开学生的思维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在注重双基教学的同时,要从知识点、重点、难点出发,分析本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和相互关系,运用发散思维方法揭示思维规律,突出解题规律,以达到融会的目的。精选典型例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采用探索、转化、迁移、构造、变形、组合、分解等手法,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四、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呢?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
例如,在讲授直线概念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一直延伸到黑板边缘,学生颇感惊讶,纷纷问老师画这么长做什么,老师做出继续向前延伸的手势,接着讲:“这条直线笔直伸向前方,穿过教室的墙,前面的南山,直伸向天空宇宙……”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兴趣倍增。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师先用三四分钟时间,利用放缩尺画一个小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猜疑:我们的数学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怎么能用这么简单的工具画出边、长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画?老师抓住学生这时心情兴奋、思维萌动、求知欲高的时机,带着他们去分析、去比较、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为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大门。
总之,人人都有创造潜能,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能够成为人才的人来培养,通过分层、分类、分段的教育方式,创设出适应不同学生的教育模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力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变补短教育为个性充分发展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