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016-04-1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五幼儿园王莉娜庞凤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交流幼儿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五幼儿园 王莉娜 庞凤兰



教师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五幼儿园王莉娜庞凤兰

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要付出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在实践中要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以使每位幼儿的各种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些努力能不能被家长们所理解,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园配合和教育观念的树立。

那么,如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利用早晚接送时间做好双向沟通

幼儿园要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内容,教师有必要经常性地、持续不断地从家长那里获得幼儿的各种信息,而每天早晚接送幼儿时间可以说是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最好时机。作为教师可主动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尤其是对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家长要特别重视。通过双向交流,使父母和老师更全面了解幼儿发展情况,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做到相互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在沟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倾听

耐心倾听家长介绍幼儿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了解幼儿近期在家中的行为 ,从而双方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情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做到耐心倾听,才能做到平等对话,真诚交流。

2.注意交流的艺术性

在交流沟通中要善于通过夸奖和肯定幼儿的长处激发家长交流的兴趣,缩短双方的距离感,建立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敞开心扉交流奠定基础。

3.平等对待每个家长

虽然家长因各自身份、文化水平不同,言行举止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和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方向——“爱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做到热情接待每个家长,做到与每个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不偏不倚。

二、成立班级家委会

近年来,家长参与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成立家委会是家长有的放矢地参与幼儿园活动、了解和支持幼儿园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家长正确教育观念的有效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艰巨复杂的任务”。而现在有不少家长往往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成长与学习主要是由园里负责,家长可以松一口气了,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少的是理解。而对孩子的评价也只在乎具体的学习结果,而忽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健康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所以,成立班级家委会(简称家委会)势在必行,其成员可选择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素质的家长组成,让家委会成员不定时地参与班内的活动,深入其中更详细地了解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与组织,了解活动开展情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班内工作。如:和家委会成员一起讨论班级教育教学计划;有计划安排家委会家长进班听课、参与一日活动中某一环节的实践;组织他们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切记不能让家委会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开会、听汇报上。

三、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家园沟通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大多数幼儿园每学期都要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园内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园观摩教育教学;每年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六一”、庆“元旦家幼联欢”活动;开展大班毕业典礼或庆“三八”爱妈妈、爱祖国;开展春季种植主题活动等等。

首先,我们在开展这些活动时,不仅要为家长近距离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开拓途径,为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日常教学情况提供平台,更主要的是抓住每次活动时机组织全体家长让家委会成员向家长介绍平时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感受,谈自己对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看法、理解以及意见和建议,谈他们看到的老师在各项活动中的付出,开展家长经验交流沙龙等等。通过家委会家长正面引领讲话,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的真情互动以及不同家庭教育思想的撞击和真诚交流,使广大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工作,认可教师的工作,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科学育儿观、成才观,同时,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其次,我们还要充发挥班级家委会的作用,根据家长工作的性质制定家长进园上课、组织幼儿参观主要场所等活动方案等,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支持者。

四、让环境创设与课程结合

在教育教学中,幼儿园和小学不同,幼儿园没有规定的教材,也没有规定的内容,老师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以及已有的经验进行选材、准备教具、组织教育教学,而每天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掌握的情况如何?家长了解了多少呢?孩子年龄小,不能很清楚地告知家长,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环境创设的利用。让环境的创设不仅起到美化作用,更主要的是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参与创设环境、环境欣赏,向幼儿传递一定的教育信息,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同时,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学习的内容,使家长及时了解班内教育教学情况。如:我园利用大厅的环境创设了“今天我来了”的主题墙,每个月将出勤最好的班级幼儿的照片进行展示,由此,这个墙面成了孩子最喜欢、家长最关注的内容,因为它和孩子、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如,我班组织的教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绳子》,在教学活动后,可组织幼儿根据绳子的性质或用途将幼儿带来的各种绳子进行加工,设计成一个主题和孩子一起布置到墙上,这样既是对教学活动内容的一个巩固,同时,也向家长展示了教学活动成果,给孩子提供了表现自己的平台,因为,这些材料都是孩子自己带来的,而且又是孩子和老师一起让它们变成了好看的图案,由此,孩子们可能见人就会自豪地将自己的东西介绍给其他小朋友或家长,不但起到了美化,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孩子再学习,使家长了解了班内的活动,同时增进了家长对教师的了解。

五、网络、媒体的利用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利用网络的便利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此,我园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宣传幼儿园的活动情况,而且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照相机,所以,老师们能随时将班内的活动进行收集,通过QQ群和微信及时将幼儿活动向家长展示,将园内活动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对班内教师工作的认可,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关系。

六、互动的持续一贯

国外研究者指出:“仅仅依靠一次家长研习班或是家长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和家长对待参与的认识与行为。”家园共育作为一种合作行为,主要以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来实现,而对采取的任何一种家园共育形式的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起到促进家园关系、统一教育观念的作用。然而,如果单单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形式偶尔开展,并不能达到建立持续、良好的家园伙伴关系的目的,而应坚持持续一贯的原则,注意整合各种家园合作形式,充分发挥每种形式的特长,将得到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并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中,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增加彼此合作。

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便能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可,就能进一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交流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此交流,太暖!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我爱幼儿园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