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教育机会均等,何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016-04-11范军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机会均等监护子女

■范军

没有教育机会均等,何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范军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明确,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集中表现为因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引起的儿童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杀、自残、出走、暴虐、霸凌等突出事件。为消除留守儿童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基本形成了家庭监护+政策扶持+财政支助+社会援助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而此次《意见》的颁发,更是从国家层面确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保障。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牛鼻子”是家庭责任,瓶颈在教育,家庭责任与教育机会不均等之间的矛盾正是造成留守问题的根源。进城务工人员如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读书,就不再有留守儿童,也不再有留守儿童问题,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是在现实中,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遭遇了城市“排他性”的顽强阻拦。这种表面的“排他性”背后,是有限的城市公共资源无法满足留守儿童随迁就读需求的现实困境。城市政府设置的就读门槛,使得绝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拒之城市学校大门之外。

《意见》中强调,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半年不履责可撤销监护资格。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是法律规定的重申,但是必须正视家庭责任“失守”的现实原因。《意见》要求“父母一方留家照料”,确实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但此法行不通。一方面,打工挣钱是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绝对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留家照料将加剧城市用工荒矛盾。因此,问题最后还是聚焦到随迁就读上。

2014年8月,教育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要求城市清理“门槛”,全面接受随迁子女入学,同时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民办学校,扩大城市公共服务覆盖面,切实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这实际上是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作为了政府工作职责。目前已有多个省区实现了随迁子女无条件入学,但仍有不少城市涛声依旧,门槛高耸,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推行速度缓慢。

没有教育机会均等,就不可能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也不可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甚至会使得政府财政支助和社会援助都成为隔靴搔痒的一通瞎忙。笔者认为要彻底破解留守儿童问题,唯有确保随迁就读权益一途。不下大决心、出大力气扩大城市公共教育服务覆盖面,清除城市就读“门槛”,确保教育机会均等,就谈不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猜你喜欢

机会均等监护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收入不均等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机会均等问题的思考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