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
2016-04-11桂拉旦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510310
桂拉旦,唐 唯(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510310)
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
桂拉旦,唐唯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510310)
摘要:为了实现“十三五”期末全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乡村扶贫任务艰巨。尤其是具有自然、文化类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如广东省林寨古村落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了本地文化资源与旅游要素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乡村扶贫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效应,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林寨模式
十八大后,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3日)中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其中强调“要通过产业扶持……等措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要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1]”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也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每年带动200万贫困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2]。在实践方面,一批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贫困地区不胜枚举,如张家界、丽江、大理、德宏、九寨沟等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或者乡村文化资源都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在较短的时间里摆脱了贫困,并对其他贫困乡村产生了非常大的示范效应。
不管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发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的扶贫重点区域大部分集中在贫困乡村,而很多的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大部分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能。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乡村扶贫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实践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寻求一条新的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乡村扶贫模式,如何打造一个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一、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梳理
关于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国外的旅游扶贫是主要包括有益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PT)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T-EP)等概念加以表述。PPT主要是通过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益,让其明了旅游的各项负效应,进行政策或过程的改革等措施,打开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包括经济收入、生活状态改善或参加决策制定等目的(Caroline Ashley,2000)[3]。ST-EP主要强调旅游的可持续性,是对PPT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Naomi M.Saville,2001)[4]。两个概念的提出,旅游学术界一致认为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了解各种与贫困相关的课题的较连贯的结构,不是一种特别的旅游产品或部分,只是一种方式和途径。国内部分学者所提出的政府主导型、项目带动型、景区帮扶型、公司+农户型及农户自主经营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李佳,2010)[5];还有学者从动力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等要素系统的立体化旅游扶贫运行机制(李国平,2004)[6]。在各地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阶段性的脱贫目标(张伟、张建春,2005)[7],如表1所示。
表1国内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组织模式比较
二、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扶贫效应
乡村文旅融合是指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产品创意等因素的推动下,通过乡村文化价值挖掘,与旅游要素的内外部融合,形成文化与旅游业态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实现向新业态、新功能、新产品转型升级的融合过程。文旅融合是从传统的商旅融合(刘少和、桂拉旦,2006)[8]、农旅融合(桂拉旦、刘少和,2010)[9]以外延型向文化资源价值挖掘的内涵型发展的转变,不但具备了文化与旅游双重特征,同时能够对乡村扶贫产生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引领效应和波及效应等系列效应[10](如图1所示)。
图1文旅融合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效应分析图
1.经济效应。对经济效应的追求是乡村旅游扶贫的终级目标之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主要以旅游开发为载体,通过乡村文化资源要素价值挖掘,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资本化生产,产生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达到乡村社区集体收入增加和贫困农户及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的“双增收”目标。
2.文化效应。文化效应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的立根之本,一方面,为乡村旅游扶贫经济效应提供价值贡献;另一方面,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挖掘和提升,形成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的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培育独特的乡村文化旅游战略品牌,提升乡村文化整体效应。
3.社会效应。国家2009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将社会效益放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首位,一方面,要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为游客提供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另一方面,要满足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认同[11]。
4.引领效应。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的旅游化和旅游产业的文化化双向进程,实现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转变农村单一发展方式,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融合后的文化旅游渗透与溢出效应,促进乡村服务业全面发展。
5.波及效应。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向第三产业延伸;另一方面,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拉动项目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相关产业发展瓶颈;第三,通过文旅融合的波及效应,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探索新农村建设新的路径。
三、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分析框架
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是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指导,以乡村文化资源价值挖掘、传统乡村旅游要素整合、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依据产品定位、扶持对象、参与主体、运营形式、文化特色、脱贫成效等要素,形成从进口到出口的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系统,最终实现贫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基本分析框架包括:(1)产品定位。突出乡村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形成依托乡村资源特色和适应游客体验性需求的产品体系。(2)扶持对象。突出贫困人口、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和实际条件进行对象界定。以村为单位,锁定贫困对象,瞄准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切实做好贫困户的整户识别。(3)参与主体。突出文化旅游项目的产权形式和政府扶贫要求进行主体选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社会组织、村集体、村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参与主体。(4)运营形式。突出项目可行性和发展的持续性设定运营模式。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实现贫困乡村的全面脱困。(5)文化特色。突出本土文化资源特色和对社会的价值贡献打造特色。文化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二者具备了天然的共生互融关系,贫困地区应全面推进依托本土文化特色的要素产品,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旅游外延,打造区域性旅游全产业链的特色价值体系。(6)脱贫成效。突出实现多效应目标为宗旨,提升贫困乡村和人口经济效益,培育本地文化效益,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的社会效应。如图2所示。
图2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分析框架图
四、案例分析:林寨模式
1.基本概况
林寨古村落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东南部林寨镇中心地带的林寨古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这颗东江上游的璀璨明珠,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旧时东江繁忙的水运,以及水路转运集散地的特殊位置,孕育了这个由码头、客货栈、当铺、米行酒肆等构成的东江古商埠;客商的勤劳、节俭和进取,催生了这片仍保留了280多幢的古民居客家四角楼群,古村中的古建筑群在规模、数量以及建筑工艺等方面无以伦比。其中核心区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好的典型客家风格四角楼古建筑有24幢,屋内到处可见石雕、木雕等艺术装饰,雕刻手法精湛。主要建筑有福谦楼、谦光楼、宣仪第、赤楼、洋楼、永贞楼、薰南楼、颍川旧家、司马第、朝议第、中宪第、德馨第、下镇当铺等。
2.林寨模式分析
林寨古村落的发展是“文化资源与旅游要素融合为主线,古村保护为目标,扶贫项目为驱动,文化旅游产品为载体”的立体化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1)扶贫对象精确。结合林寨实际,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林寨古村落所在林寨镇的所有居民为受众对象,以村为单位,锁定贫困对象,瞄准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切实做好贫困户的整户识别。尤其是针对林寨475户贫困家庭1958名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集中扶持,解决扶贫资金、项目进不了村、到不了户的问题。
(2)参与主体多元。包括各级政府、村集体和村民、对口扶贫单位、企业、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并得到了各参与主体的共同支持。和平县在近几年来的扶贫工作中,坚决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简称“双到”工作)重点,实现扶贫项目省市县村联动的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广东省直单位挂扶10个贫困村1184户5055人,深圳市挂扶50个贫困村9137户41487人,河源市挂扶8个贫困村814户3759人,县挂扶10个贫困村813户3537人。
(3)参与形式多样。①地方政府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扶贫政策、制定地方扶贫措施、推进乡村扶贫工作。目前实施的扶贫“双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为古村落旅游扶贫明确了目标,改善了村域环境。②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为提高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正确处理好政策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注重造血、扶志,积极鼓励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集体和村民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扶贫开发的参与者,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成为真正的受益者。③发动对口扶贫单位参与扶贫开发。根据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对口扶贫单位(深圳福田区、广州黄埔海关等)主要针对乡村的村道硬底化、电子教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提高村级软件、硬件条件,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④发动科研院所(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美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在结合本地文物实际的基础上对古村落的保护、管理、开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⑤发动各企业及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到古村落各类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4)文化特色显明。①东江客家文化:林寨古建筑群展现了深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是河源市“客家古邑”形象的典型代表,“客家四角楼,东江古商埠”的品牌逐步凸现。②岭南水文化:古村落浰江河穿流而过,区内水网密集,描绘了一幅古往今来因水而兴的美丽画卷。尤其是2010年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工程,东江上游浰江河段修筑了长8000余米的防洪石堤,使林寨这个盆地的田园风光,更加四季如画。③阳明文化:和平设县鼻祖王守仁(王阳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为代表的“阳明心学”对本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和平县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御史王守仁(王阳明)平定浰源(现和平浰源镇)池仲容农民起义后,奏疏朝廷而置县,县城设在和平峒羊子埔(今阳明镇),命名为和平县。和平县作为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东连龙川,南邻东源,西毗连平,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94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2万。是粤北地区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西洋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汇的代表性区域。近年来,和平县还在弘扬阳明文化,塑造旅游之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把县域形象定位为“阳明古郡”,并围绕这一定位做了一系列的策划建设和宣传推广;二是成立王阳明研究会,在“王阳明在和平”、“阳明思想的和平养分”、“阳明文化对和平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深入而专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三是建设了阳明博物馆、阳明公园、“知行合一”花园等,正在规划建设“王阳明公祠”、“阳明学宫”等,努力让阳明遗存得以全面修复,使阳明文化得以充分传承、展现和弘扬;四是在其他景点建设中,有机地融合进阳明文化元素,如热龙温泉度假村建设了水上别墅、乡土客栈、原生态漂流等,把阳明的“致良知”、回归“本心”的思想融入其中,让游客有种清心寡欲的体验,还如在建的蝴蝶峰度假村专辟一个“阳明讲学堂”,拟让客人接受阳明思想的“沐浴”等等;五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如“万亩猕猴桃园”、“万亩茶园”等,让游人融进大自然,感受与自然相生相长的愉悦。,目前县内有以阳明先生命名的阳明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和阳明中学(全国文明单位)、阳明小学、阳明公园、阳明伞、阳明纸,新近还建立了阳明博物馆、知行合一花园,成立了阳明研究会等,本县还有公益性、群体性协会近百个,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各种活动蓬勃开展,也是受阳明思想影响深远的例证。
(5)扶贫效益突出。①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在巩固老流域的基础上,实施大田整治工程,大力投资改善水利,确保农业用水安全,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被省水利厅定为“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点”,精准一片,扶贫一片。②旅游经济与商贸良性互动。古村旅游对餐饮、旅馆业的拉动作用初步显现。从古村开发以来,社会秩序的建构和乡村文化的保护利用吸引了旅游者,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00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旅游景区的繁荣,促进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古村已启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一个全方位保护性开发规划正在实施。③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林寨黄栀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林寨古村景区的种植面积达170多亩,每年栀子花开,吸引八方来客,为进一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林寨镇府决定牵头发动112户相对贫困户入股和平黄栀子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以点带面发展蔬菜种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④建构和谐社会秩序。唤醒本土风情建构了一个和谐、诚信的社会秩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播夏种秋实冬藏,仍是村惯常的生产生活方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睦族和邻,孝友传家的田园气息和族群生活仍生生不灭,代代相传。⑤以古村落旅游、优质水稻、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黄栀子药材研发为支撑,推进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林寨项目)建设。
五、结语
林寨古村落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体现服务农村社区、传承本土文化、实现减贫发展的目标,也符合国家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的精准扶贫原则。因此,实施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战略,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精品,不仅有利于全面落实乡村帮扶政策,打好十三五期间的乡村扶贫攻坚战,更有利于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资源优势,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和增收提效,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Z].2015-11-29.
[2]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十三五”期间我国17%的贫困人口将实现旅游脱贫[Z].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2015-07-10.
[3]Caroline Ashley,Charlotte Boyd,Harold Goodwin.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ODI,2000.
[4]Naomi M Saville.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o -Poor Tourism:Case Study of Pro-Poor Tourism and SNV in Humla District,West Nepal[R].PPT Working Paper No.3,2001.
[5]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32-56.
[6]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5):56-60.
[7]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1):90-96。
[8]桂拉旦,刘少和.“以旅助农”传导机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开发研究,2010(1):86-89。
[9]刘少和,桂拉旦.城乡商旅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15):153-155.
[10]李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53-58
[11]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规划[Z].2009-07.
A Study on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i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Countryside:Taking Lin Zhai villa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UI La-dan,TANG Wei
(Tourism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cadem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Guangzhou,510320)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at the en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task is arduous,especially for those poor rural areas with rich nat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such as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of rural tourism in Lin Zhai village,Guangdong Province.This model realize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elements,comprehensively promoted the economic,social,cultural and other effects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and strengthened the rural“self hematopoietic”function to further boost the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beautiful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Key words:Fus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in rur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Lin Zhai model.
作者简介:桂拉旦,男(藏族),青海互助人,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唐唯,女,湖北人,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乡村旅游、旅游扶贫。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产业融合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号:GD12XYJ1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6)03-0064-05
收稿日期: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