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古书
——宋代中医学解剖图的立场*
2016-04-11张树剑
张树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校以古书
——宋代中医学解剖图的立场*
张树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探析宋代2次解剖学事件与由此绘制的解剖图《存真图》《欧希范五脏图》,并对宋代解剖图的绘制特点作了分析,认为宋代解剖图重写意、轻形质,在脏腑位置、形态与生理功能的表达上存在以图像求证经典的基本立场。在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宋代解剖事件与解剖图的绘制,并没有将医学带向实质脏器研究,并进一步探求生理的科学方向,本应“眼见为实”的医学解剖图在经典意识的影响下远离了医学真实。
宋代;中医学;解剖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剖学是医学的镜子。解剖学的发展程度反映了医学的进步程度,尤其是对古代医学而言。审视早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彼时代的古人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已经相当丰富。不过由于早期解剖的局限性,以及“天人相应”等哲学观念的影响,《内经》中的解剖发现过早地与哲学观念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医学的实证取向。
历史上的解剖事件,较早的是新莽时期对王孙庆的解剖试验。《汉书·王莽传》:“翟义党王孙庆捕得,(王)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1]”不过,汉代的人体解剖实验只见有文字记载,并无图存世,其后有医学意义的解剖案例几成空响,直至宋代方有2次知名的解剖事件。与王莽时期的解剖事例不同,这两次事件直接有解剖图绘成,成为研究中医解剖思想的重要物证。
1 宋代解剖事件与解剖图
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一则解剖学事件与新莽事例颇为相似。《郡斋读书志》:“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决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2]”又《史记标注》引杨介云:“崇宁中,泗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观,决膜择膏,曲折图之,得尽纤悉,介取以校之。其自喉咽而下,心肺肝脾胆胃之系属小肠,大肠腰肾膀胱之营垒其中,经络联附,水谷泌别,精血运输,源委流达,悉如古书,无少异者。[3]108”这次解剖学事件有了画工的参与,留下了史上著名的《存真图》。杨介作为当时有名望的医生,被邀请对画工所绘的图谱进行校正。宋政和三年(1113),杨介又在《存真图》的基础上益以十二经,绘成《存真环中图》[3]108。僧幻云曰:“存真,五脏六腑图也”;“环中,十二经图也”[3]108。《存真图》《存真环中图》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经脉书的绘制多以此二图为蓝本。
《宋史·蛮夷列传》:“……悉擒之。后数日,又得希范等,凡获二百余人,诛七十八人,余皆配。仍醢希范,赐诸溪峒,绩其五藏为图,传于世,余党悉平。[4]”南宋·赵与时撰《宾退录·卷四》:“庆历间,广西戮欧希范及其党。凡二日剖五十有六腹。宜州推官吴简皆详视之,为图以传于世。[3]107-108”宋·郑景璧《剧谈录》:“世传欧希范五脏图,此庆历间杜杞待制治广南贼欧希范所作也……翌日尽磔于市,且使皆剖腹,刳其肾肠,因使医与画人一一探索,绘以为图。[3]108”以上记录的是庆历(1041~1048)间另一则解剖事件,事在崇宁事件之前,医与画人合作绘成《欧希范五脏图》。时推官(掌刑狱的职吏)吴简描述了解剖所见的情形:“吴简云,凡二日剖欧希范等五十有六腹,皆详视之。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为滓秽。大肠之傍则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长者、斜者、直者、有窍者无窍者了无相类。惟希范之心,则红而硾,如所绘焉。肝则有独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肾则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则在心之左。至若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欧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此又别内外之应。其中黄漫者脂也。[3]108”
目前《存真图》《存真环中图》《欧希范五脏图》均佚,据现代学者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文献得窥以上解剖图概貌,如日本僧幻云《史记》注、中医古籍《华佗内照图》、清·严振《循经考穴编》、日本梶原性全的《顿医抄》与《万安方》,而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三才图会》《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人镜经》等古籍中亦有引录[5-6,18]。
2 宋代解剖图的立场
2.1 重意轻形
《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绘制是医者直接参与的工作,其绘图的风格与内容可以透视中古时期医者对解剖学的立场。从现存资料看,其图像绘制风格多是示意而非写实。这固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注重写意有关,更多的是体现了作者对解剖的认识取向。传统中医学重视内景与外形的关系描述,对肌体组织的实际形质注目较少。《内经》中对脏腑的描述虽有一定的实质观察基础,但其描述更注重内外联系,比较强调的是“藏象”的概念,即《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从某种意义上来,《内经》的身体更多地是体现了一种模式化的身体。皮国立云:“人体脏器系统在《内经》固定下来之后,‘五脏六腑’的形质研究,就不再是医家的关怀所在。五脏六腑成了组织功能知识的观念架构。[7]”
2.2 以图证经
2.2.1 内脏的位置 《万安方》所载《存真图》的传本“前向图”是肝脏在左,而《内照图》传本则改为肝右脾左(图1左图出于《万安方》,右图出于《内照图》)。肝居于左侧,在解剖学是一个显然的错误,但是古人却将其画错,其原因是“肝生于左”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这是“肝生于左”的源薮,毫无疑问,这一段的本意是针刺不可刺中要害,对肝的认识是实体之肝。由于古人对解剖的认识水平较低,以及抱有数术化的身体观念、偏重思辨的以外揣内的思路等,文献中并没有认为“肝生于左”有何不妥。《内经》的脏腑已然为数术化的状态,脏腑的位置按照五行阴阳的原则来设定,其具体的位置倒是居于次要位置了。后世一般对《内经》所述脏腑位置与实际不符解释以气化理论来搪塞。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人身面南,左东右西。肝主春生之气,位居东方,故肝生于左。[8]”一个明明白白的脏器,其位置居然混淆不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例。作一个假设,如果刑场上仅有解剖者与画工在而无医师在侧,其脏器的左右当不会舛误如此。恰恰是有熟读经典,对“经络联附,水谷泌别,精血运输,源委流达”了如指掌的医师,才会绘出肝置于左的“解剖图”吧。
同样的错误出现在对心与脾的位置的处理上。心脏的正确位置在中央偏左的地方,但《万安方》《内照图》等对心的位置无疑问地置于肺下中央(图1)。这个貌似无伤大雅的错误其实也体现了作者绘图时的立场。《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与“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脏腑功能比喻作职官系统。作为“君主”、“五脏六腑之主”的心,自然也应该居于胸中之宫城,上有华盖了。可见脏腑的具体位置其实并不是古人所关注的重点,完全可以根据理论基础来安排,这正是杨介所谓“校以古书”的理路。
2.2.2 内脏的形态 看宋代解剖图脏器位置固然有些差异,其形态的画法也不是完全依据解剖所见。兹以肺脏、心脏为例述之。肺在《灵枢·九针论》中被描述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四十二难》:“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古书对肺的形态描述大抵如此。这一文字描述成为后世解剖图绘制的重要标准,将肺正面画作六叶树叶状或作伞状,背面或画作两叶,或画作荷叶状,共同形成“华盖”状(图1)。在《针灸聚英》《类经图翼》等单独脏腑图中,肺脏不仅更像一只“华盖”,而且图旁的文字注明“六叶两耳”[5]31。《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传本《存真图》中,《心系之图》的心脏上有朱笔点的7个点(图2),很显然这是依据《难经·四十二难》心“中有七孔三毛”而绘。
2.2.3 脏腑生理 《存真图》中有两幅较为典型的体现古人生理观念的图,即“阑门分水图”和“肾通于髓图”(图3)。“阑门分水图”画的是小肠大肠与膀胱,按照现代生理观,这幅图绘制了人的代谢吸收生理。《灵枢·营卫生会》阐述了代谢吸收的过程:“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一段阐述的是尿液的生成,认为尿液由肠道渗透到膀胱,这显然是古人的推测。《难经·四十四难》曰:“大肠、小肠会为阑门。”“阑门分水图”标注了阑门的位置,同时在膀胱上端画了一条管道,意为联结小肠,并标注了分水。其绘图旨意完全按照《灵枢·营卫生会》生理描述所绘,胃中糟粕下入大肠,小肠泌别清浊,下渗入膀胱而成尿液。
再看另一幅图“肾通于髓图”,与“阑门分水图”的绘制思路一致,作者没有根据解剖实际将肾作为一个泌尿器官对待,看不到肾与膀胱之间的联系,而是将其作为与脊髓、脑相通的一个器官,其绘图的依据主要是《内经》中“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等描述。同样这样具有生理意义的图像,只有熟谙《内经》《难经》经典的医师才能够绘制出来。
图1 选自《中国针灸史图鉴》[5]19;24
图2 选自《中国针灸史图鉴》[5]23
图3 选自《中国针灸史图鉴》[5]21
3 余论
《内经》即有解剖形质的基础认识,然而在《内经》之后的身体观念描述里,却少见有价值的解剖学发现。王莽时期的解剖案例并不能与当时的医书所印证。宋代虽然绘制了解剖图,但其基本旨归还是印证经典的论述,并非创造性地发现与提出解剖与生理学问题。而且作为图像记录,原本应该更注重表现实体脏腑的形质,但从宋代绘制的解剖图来看,却并非如此,图像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空间表现,都偏于意象而远形质。
究其原因,对《内经》《难经》等古书的迷信与尊奉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内经》中对脏腑内外连属的“完美”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解剖学的进展,其解释性的语言以及后世不停地诠释注解,都在强化《内经》的“完美”程度。此外,后世医者亦应用《内经》的内外连属原理来临床治病,这种功利主义的成绩也令探求脏腑形质的必要性受到冷落。再者,解剖学的确是一种复杂的科学,在相应的学科研究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试图通过解剖学认识到人体的生理,犹如无舟出海,舍径登山。历代医家未必不想洞明脏腑,然而因于相应学科知识的不足,致使古代医家的解剖与观察捉襟见肘。
是故,宋代解剖图的绘制虽是医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影响也堪称深远,但还未走向实质脏器研究,并进一步探求生理的科学方向。其基本指向还是以图像求证经典,用《内经》中的生理阐述来推导,甚至指导解剖图的绘制,从而进一步巩固经典的地位。解剖图绘制的标准本应是眼见为实,然而在其经典意识的影响下,解剖刀却成为古书观念的婢女。
当然,在现代生理与解剖学知识体系建构起来之前,古人绘图必然受到先验观念影响,中外概莫能外。《剑桥医学史》有一幅插图,将疾病、创伤与黄道十二宫相联系并注解云:“中世纪晚期,图谱的功能不是描绘呈现在画家眼前的景象,而是代表视觉形式上的一般真理。蹲坐的人,描绘前额和叉开的双腿,被用来显示疾病、创伤和黄道十二宫对部分身体的影响,与现实主义是不相关的:目的是加强言语信息,指出学术上的药物疗法的标准结论。[9]”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4145-4146.
[2]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M].孙猛,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718.
[3] 日·丹波元胤.医籍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4221.
[5]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6]靳士英.《存真图》与《存真环中图》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15(3):272-284
[7]皮国立.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1
[8]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363
[9]美·罗伊·波特,等.剑桥医学史[M].张大庆,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50
Corrected by the Ancient Books——The Position of the Anato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ong Dynasty
ZHANG Shu-jian
(the 2nd Clinical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
Reviewed the two anatomy event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anatomical atlas drew according to the events,Remaining true figure and O’xifan five-organs figur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natomical atlas of the Song dynasty were far more concentrated to imagery than concreteness.The picture authors took an obvious position to certify the TCM classics by the anatomy figures,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image expressions of Zangfu(viscera)location,morphology,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The anatomy events and the pictures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s in following dynasties did not lead the TCM to a further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direction.It is a regret that the anatomical atlases at that time abandoned the rule of“seeing is believing”in drawing and deviated from the medical truth.
Song Dynas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atomical Atlas
R322
A
1006-3250(2016)09-1187-03
2016-03-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3CB5320063)-中医针灸理论框架结构研究;教育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ZH255)-中国针灸思想史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资助项目(WW2013-08)-古代针灸图像理论与文化解读
张树剑(1973-),山东章丘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针灸学术史和针灸经典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