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2016-04-10龚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

龚敏

摘要:《机械基础》课在技工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做到认真做好授课前的备课工作,加强现代化学科发展趋势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教与学是双边活动。

关键词:《机械基础》;备课;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

TH-4;G642.4

《機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车、钳、铆、焊等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这门课在技工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好这门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授课前的备课工作

授课前的备课,是每一个教师在完成教学学程中都离不开的一个基本环节。而且备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即最终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备课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勿视的重要作用。

备课的关键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和吃透基本教材,即在教学中使用的课本。在完全掌握教材的前提下,还要查阅与本课程有关的主要参考资料,在《机械基础》的备课中,还必须经常注意收集与《机械基础》有关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和发展动态,不断地将国内外当前的新的发展情况补充到教材中去。这是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

搞好备课工作的第二步,就是组织好教材并编写成讲稿。在这个环节中,必须抓住重点,推出难点,并拟定在授课过程中突破难点的方案。所谓重点,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以后将反复出现的内容。如在讲授第四章轮系时,此章中的定轴轮系的传动与计算的内容就是重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在掌握教材中的拦路虎,过不了这一关,将会妨碍以后内容的继续学习。找出难点之后,还应拟定突破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如定轴轮系中末轮转向的判别是轮系这一章中的难点。因为轮系中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和齿轮齿条等各类齿轮传动组成的传动装置;而各类齿轮传动形式的运动方向的判别,是学生在学习本章时的拦路虎。只有将各类齿轮传动的运动方向判定了,才可判别出轮系的末轮转向。

第三步,明确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之后,还要科学地分配好完成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一节课既不能满堂灌太多的内容,也不能讲得太少,要严格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在学习时的接受能力授课。

此外在备课时还应反复推敲,在讲稿中注明主要的内容及补充说明的部分,以便授课时不易忽略,并尽力做到文字准确,精练,工整,以保证授课时准确不误地讲授,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加强现代化学科发展趋势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国民经济工业基础之一的机械行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在不断进步和拓展。因此,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必须立足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机械基础》有关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教育,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又瞄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深入,标志近代设计水平的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向学生传授有关更新传统的机械设计和机械控制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讲授三角皮带传动的计算时,介绍采用微机辅助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计算周期,优化设计参数。又如在讲授机械零件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现代摩擦学的基本知识。现代新兴的摩擦学,就是研究零件,部件的摩擦、摩损及润滑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文献报导,如果在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摩擦学知识,每年节省的开支达全部国民经济收入的1%,尤其是进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机械产品,不进行摩擦学的设计,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在生产实践中就无应用价值,可见摩控学在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一些科技发展趋势知识的介绍。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培养了学生拼搏奋进的良好学风。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机械基础课与工程实践联系甚密。工程上涉及到的零件、部件和机器的选材,热处理、结构布局、维护保养及失效分析等问题,大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传统的教学法是,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内容灌给学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把课堂讲授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在讲授典型零件、构件时,如齿轮,蜗杆,螺栓等的失效时,有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故障的机构,让学生去解剖分析,找出其失效的类型,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又如在讲授液压传动中求差动连接的活塞运动速度时,开始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好,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借助教学模型或挂图引导学生细致的分析,区别其油路连接的特点,找出发生差动的关键所在,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欢乐和兴奋,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生产实践时灵活适用所学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根据本学科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加教材的新兴内容,并自始自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除了老师认真授课之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总结经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耐心讲解,逐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只有老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那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是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关键。同时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阔宽知识面,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让技术基础课真正为专业课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家祥.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时勘.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五版).中国轻工出版社.

[4]吴海荣、朱德全。《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8月第11卷第3期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
吃透内涵 灵活运用——对“三线合一”性质的探讨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如何灵活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看图说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