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雷州半岛的经济发展研究

2016-04-10申友良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社科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雷州半岛雷州窑址

申友良(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唐代雷州半岛的经济发展研究

申友良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内容摘要】雷州半岛的经济在唐朝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城市、手工业、对外贸易等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唐朝时期雷州半岛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

*本文为岭南师范学院2014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唐宋时期雷州港对外贸易研究(WZW1403)”的阶段性成果;岭南师范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调创新中心项目。

雷州半岛的经济到了唐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为了开发南疆,曾于贞观五年(631年)“徙闽民于合州(今雷州半岛)”[1](P8),雷州半岛上的人口明显增加,城市布局规模化,农业(即生产技术、农作物)、手工业(制瓷业)、商业(人口与城市)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商埠、南海丝绸之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唐朝时期雷州半岛的经济发展状况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政治发展和文化的传播。由于相关的文献资料稀少,目前学术界无人问津。然而研究唐代雷州半岛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全面认识雷州半岛的历史和文化确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人口的增加

古代雷州半岛地广人稀,从秦朝开始,历代政府都有计划地向雷州半岛移民。唐朝时期在雷州半岛设置了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3个县。并且还“徙闽民于合州”[1](P8)(雷州半岛唐初称“合州”),虽然不知道这次移民的规模有多大,迁徙到雷州半岛的什么地方安居,但是至少唐朝初年就开始把“闽民”有计划地迁徙到雷州半岛来,这样雷州半岛人口自然就增加了。另外唐代还有一些官员被贬到雷州半岛,如李德裕、李邕、王琇等,他们从庙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远后,沉潜意念,奋发精神,关心民瘼,用成熟先进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刚直的浩然正气,行教化,兴水利,勤政不息,笔耕不辍,几百年薪火相传,使这片洪荒之地,成了钟灵毓秀的沃土——蔚蓝色的海洋与南下的“北风”混合碰撞,春风化雨,冲刷浇灌着红土地,洗却蒙昧,不但最终孕育出了以清朝“陈氏三杰”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显示着迷人的魅力,滋养着后人。“贵生书院”里依然闪烁着睿智目光的汤显祖塑像以及门口的“梦泉”井;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李纲墨宝和“苏二村”的故事;雷州人念兹在兹的“寇竹渡”,这些,无不记载着先贤的足迹[2],促进雷州半岛教育发展。从而使唐朝时期雷州半岛的政治逐渐开明化,政治统一,实行有利于其发展的政治制度。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隋朝时期雷州半岛设有4个县,户2458,没有具体的人口数字。到唐代中期天宝年间,雷州府的户口数已达4,320户,20,572人。[3](P1760)与同时期唐代广东的州县进行比较,雷州半岛的户数与人口数在唐代广东19个州分别名列第14位和11位。[4](P46)也就是说,唐代雷州半岛的人口数目还是比较多的。这样外来人口的迁入,无疑对雷州半岛的经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古代雷州半岛东部和西南部,有块广阔的平原地带,当地人叫东西洋。“东西洋平原面积24万余亩是雷州市最大的冲积平原,平原地表由浅海积淀物组成,平均海拔高度为2.54米;土壤一般为海泥,洋性水稻土,土地肥沃。从唐代至清代中原及闽浙人先后来此开垦、定居,盛产优质稻谷,素有“雷州粮仓”之美誉。”[5](P8)然而,由于“雷州滨海,台风时作,咸潮涨溢,禾田屡被浸没,产量低下,有时颗粒无收。”[6](P16)贞观五年,以“土著”而熟悉地方情况的当地居民陈文玉被推荐为本州刺史,并于贞观八年上疏奏请改东合州(唐代雷州半岛称东合州)为雷州。“陈致力于雷州人民的教化,爱子如民,养教并行,大力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并引进农耕技术,使雷州的农业有很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雷州农业与渔业共同发展的传统。”[5](P8)相关史料记载,过去雷州形成了许多测雨的习俗,如观风、看水、占卜等,总结了丰富多彩的农谚。观测风的谚语有:“俗以四月二十六日视有无北风,以占其丰欠。云:旱北风利先种,午北风利次种,无北风则收成薄,此稻熟在田。”[3](P1760)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唐代雷州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到了唐建中元年(780年),罗、雷等州田赋征收改“租庸调法”行“两税法”。[5](P16)这说明了唐代雷州半岛的农业实行与中原一样的赋税制,雷州半岛的先民也要向中原王朝唐王朝缴纳农业方面的赋税。

然而,由于雷州半岛处于热带,天气炎热。雷州方志记载此地“炎海阴火,骇气奔激,鼓动为雷。其地薄不能蓄火,故奋击成声。”年均雷暴日多达百天左右,部分年份可达130天。唐代本州刺史陈文玉结合其地多雷特征,上疏奏请东合州改名为雷州,从此雷州半岛得名。每逢雷来时,大雨滂沱,树木被劈杀,有时茅草屋被电击起火,时有人被电击致死。这种情形下,造成人心惶惶,生活贫弱,难以安定。然而此地是干旱之地,靠天吃饭。有雷便有雨,有雨能保证农耕,年有收成。因此当地居民把雷神视为生活的希望,生命的主宰。家家户户都刻制雷神像供奉以保佑先民们丰衣足食,岁岁平安。遇旱时还举行隆重的仪式,祭雷求雨,鞭炮齐鸣,擂鼓震天。这说明了雷州半岛的农业收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

三、雷州城的兴建

雷州城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几经修葺,历代不衰,金池汤城,耸立南疆。其中唐至明清时期是其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此时城池修建之频繁、规模之巨大、军事功能之突出,均首屈一指。

雷州城在唐代为海康县治,海康之名始自隋开皇年间(581- 600年),唐朝沿袭,为海康县治和合州州治。贞观八年(634年),刺史陈文玉具疏改古合州为雷州,并建造郡城。贞观十二年(638年)正月十五日“城工告竣”。陈文玉所修的城池当在今雷州旧城内。唐雷州城址之所以选在此,是与这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即地形高低得宜、地势较周围高亢干燥、水陆交通便利、区域经济发达等因素密切相关[7](P71-72)。

唐至明清时期雷州城市的格局前后变化较大,南宋绍兴十五年之前,雷州仅一座城池,即宋至明清的旧城,也称子城。其城区范围根据历代府志及县志可知,是后世子城的范围,为一长方形城池,其城墙拆除后沿城基建成环城马路,东墙即今环城东路北段,南为环城南路,北为环城北路,西为雷州大道的中北段。

四、以陶瓷业为主的手工业

唐宋时期,雷州的手工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陶瓷、纺织、铁工、木雕等项目成为重要的行业。尤其是雷州陶瓷生产,曾发展成为古雷州半岛最具特色、影响最大的手工业部门。它兴起于唐宋时期,是古代广东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年来,在市境内发现唐宋元窑址60多座。从这些古窑址中出土的大量彩色陶瓷产品有碗、盘、杯、碟、壶、炉、罐、枕等等。其造型美观,技艺精湛,色调鲜明,是当时远销国内外的精品。唐代雷州出产的葛布,工艺精致,质地优良,被朝廷列为贡品;直到明隆庆元年(1567年),才免去进贡。雷州土人还以当地木棉纺织成布,名曰“吉贝”,自制自用,传为时尚。宋代雷州的铁器生产,也起步发展。据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当时雷州铁匠工艺精巧,所制茶碾、汤臣之类,“皆若铸就”,可与福建茶乡的茶具相媲美。木雕工艺是雷州历史文化的奇葩,木雕轿子、神像、床持、屏风等品种,在唐代已开始盛行。雷州还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颇负盛名。著名的产珠区主要在雷州与合浦之间的海域珠母海,南汉时期已发展为南汉两个专事采珠的基地之一。历代均在此设官收税。明代,朝廷曾先后多次派官员和太监到雷州大量采办珍珠。在今北和镇盐庭村西南1公里处,发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珍珠贝壳遗址,堆积厚达2米多。这正是当年珍珠养殖业繁荣的历史佐证。在遗址中采集到三国时期的陶器,说明雷州养殖珍珠的历史可上溯到三国或更早的时期。

其实唐初雷州半岛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中原相比明显落后。据曾华满的《唐代岭南发展的核心性》一文的研究认为,唐代“中央政府在岭南除对广、桂、韶、湖等较大的州直接统治外,其他地方上很多是由俚僚豪酋自治。”“4- 6世纪高凉俚僚受生产力水平及奴隶制因素的制约,形成了掠取牲口及以牲口交换宝物的参与南海贸易特殊方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唐。”[8](P52)可见俚僚民族的落后便是妨碍粤西南路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原因。所以唐代统治者有计划的“徙闽民于合州”,开始了雷州地区较大规模的开发,闽民的徙人,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雷州地区的陶瓷业就是在这一情况下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规模。

雷州陶瓷业形成于唐代。唐代窑址位于通明河畔的沈唐镇茂胆村和余下村。《湛江两千年》之“古代湛江”中的唐代部分记有“贞观年间……海康居民创建陶瓷窑炉,制出青黄釉冰裂(纹)碗、豆等陶瓷产品。”出通明河即为雷州湾,窑址距通明河出海口不远,皆为龙窑结物。“雷州市北边沈塘镇与湛江市郊区太平镇相联,以通明河为界,霞海公路经过通明河口。霞海公路东面的茂胆村有古窑1处,余下村芒郡坡有古窑两处,邻近辅墩村有古窑一处。霞海公路西边龙道村发现古窑两处。这些窑址都是顺山势而筑的龙窑,长约10米至20米,位置靠近通明河。雷州唐代窑址集中于通明河出口处,从窑址采集到的器物标本看,基本是同类型器物,属同时期窑址。产品有碗、碟、豆、罐等,品种比较少。窑具有圆筒形平底匣钵,烧制方法,用耐火泥块在碗与碗之间垫隔,十件或十多件放入匣钵内烧制。瓷胎灰白色,多厚重。施青黄釉或青灰釉,釉色光亮润泽,有细冰裂纹,小若碎珠,裂纹处呈现黑色似铁丝,疏密得体,自然醒目,是较为精细的民窑产品。”[9](P42-43)

唐代雷州陶瓷业的形成首先得益于中原人大量南迁,带来陶瓷生产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北方连年战乱,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致使人民大量南迁,其中部分进入雷州半岛。这些进入雷州半岛的移民中不乏窑工。他们到达雷州后,发现雷州半岛适宜发展陶瓷业,便萌发了重抄旧业的念头,垒窑制瓷。

雷州半岛是古代岭南地区陶瓷的重要产地。据文物普查,在通明河畔有唐代窑址三处,在南渡河中、上游宋元时期窑址50多处。据专家研究,雷州窑址众多,产品数量巨大,除了在雷州地区的古墓葬有出土外,在国内其他地方少有发现,这个说明雷州窑所产的陶瓷主要是外销瓷,大量的陶瓷产品主要销往海外,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

从窑址位置看,雷州窑皆位于水路便利的通明河畔,利于运载外销。雷州乃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西汉时期,宫廷曾派出黄门译长,招募船员,携带黄金杂缯从这里起航,前往东南亚各国进行外交和贸易活动。汉代后,广州、泉州等港口逐步取代徐闻港(汉代雷州半岛称为徐闻县)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大都会,但雷州港(唐贞观八年改名为雷州)除了保持对外贸易外,与全国其他通商港口的往来仍十分频繁。雷州唐代海运的发达也为陶瓷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10](P99-100)。

五、对外贸易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雷州)府三面距海,北负高凉,有平田沃壤之利,且风帆顺易,南出琼崖,东通闽浙,亦折冲之所也”。隋代于此正式置海康县,并成为合州治所在地,开始取代徐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中心。自此以后,这种区域政治中心地位一直没有变化。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既是雷州港在海上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港口贸易的发展[11](P104)。而且因为这天然的优良地理环境,不仅使雷州半岛拥有著名的贯通亚欧非的海上丝绸之路,也使陆路有驿站可北上南下,畅行无阻,为岭海要冲。

唐代雷州半岛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有奢侈品和生活用品。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唐代时期雷州港的主要出口货物是米、谷、牛、酒、黄鱼。当地人将捕捞起来的黄鱼、虾等转卖给大食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由他们运到海外进行销售。雷州半岛海域盛产龙虾、鲍鱼、鱿鱼、墨鱼、膏蟹和海蜚等名贵海产,有时还有珍贵的白纪鳌。捕捞所获多作商品出售。为此,苏轼《雷州八首五律》有云:“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一月三四迁,处处售虾鱼。”[12](P21)

另外,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唐代海康陶器就是通过雷州港运往海外的。《旧唐书·懿宗纪》记载,咸通四年,雷州刺史陈听思“家人乘海船至福建,往来大船一只,可致千石”。可见当时船只规模巨大。唐宋时期,雷州的陶瓷生产曾发展为古雷州半岛最具特色、影响最大的手工业,大量的陶瓷出口海外各地。其中雷州半岛官冲窑的青瓷制品,在西沙群岛与东南亚各国也多有发现。同时在雷州茂胆村的通明河畔也发现有唐代的窑址,产品与官冲窑的大致相同。

另外,雷州半岛地区也从海外进口奢侈品。80年代在遂溪县附城乡边湾村出土窖藏波斯银币20多枚,还有银镯、银环、银钗、银碗、银盒、金手镯、鎏金铜圆锥底器等精美金银器107件。出土的波斯银币除萨珊王朝卑路斯时期所铸银币外,还有耶斯提译得二世、沙卜尔三世时期所铸银币。[13](P39)同时出土的其它金银器也是波斯风格。这说明唐代雷州港的对外贸易已相当频繁。另外,在距雷州城9公里的松竹镇北排坡六朝墓中也出土有银项链、银戒指、金戒指、玛瑙、石珠等陪葬品,其中一部分即是由海外贸易而来。[13](P39)这些物品的出土,说明在唐宋时期雷州港仍然保持着外贸港口的特点。

综上所述,具有独特地理环境的雷州半岛在唐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农业与渔业相辅相成,陶瓷业得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布局规模化,进而促进了当时政治开明化,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促进了唐代与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湛江市志总编室.湛江两千年[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

[2]廖健.弘扬雷州文化,打造特色品牌[N].南方网,2012- 10- 16.

[3]刘昫.旧唐书卷41[M].北京:中华书局,1975:1760.

[4]朱云成.中国人口(广东分册)[M].广州:广东财经出版社.1988:46.

[5]朱欣文.雷州“天人合一”饮食文化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8.

[6]阮应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雷州半岛主港概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16.

[7]赖琼.唐至明清时期雷州城市历史地理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71- 72.

[8]曾华满.唐代岭南发展的核心性[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3:52.

[9]湛江市博物馆等.雷州窑瓷器[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3):42- 43.

[10]余石.历史文化名城雷州[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2):99- 100.

[11]赖琼.历史时期雷州半岛主要港口兴衰原因探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04.

[12]刘佐泉.雷州文化的历史及特征与“海上丝绸之路”[J].湛江师范学报,2002(2):21.

[13]陈学爱.南海丝绸之路见证物─遂溪县边湾村窖藏波斯文物[J].岭南文史,2000(4):39.

*作者简介:申友良(1964—),男,历史学博士,博士后,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中国史、民族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1- 0092- 04

猜你喜欢

雷州半岛雷州窑址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析
雷州书画作品选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