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创新

2016-04-10欧阳明月敬媛媛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社科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理念价值

欧阳明月 敬媛媛(川北医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基于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创新

欧阳明月敬媛媛
(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转型,当代大学生问题层出不穷,需求更加多元,这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辅导员工作理念陈旧,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改进和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本文借鉴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探索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以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排头兵,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环境变化及社会形势发展,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亟需改进工作理念方法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回应当代大学生的问题及需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及需求吻合,且与高校辅导员的育人理念互补,有着独天独厚的优势。借鉴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社会性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现行辅导员工作理念不足的弥补,是对学生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更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1]。因此,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对改进和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促进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导入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必要性

(一)辅导员工作理念的不足

当前辅导员工作理念陈旧,未摆脱传统的管理主义理念,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偏重于灌输教育和规范式约束,采用集体教育,统一管理的方式,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班级管理沿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学生的管理停留在只要学生安全,万事大吉的层面上,并不注重学生的成长发展,缺乏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且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遇事补救的事本主义倾向,辅导员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较少长远考虑类似问题的防范,和应急处理预案的研究制定[2]。

(二)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是秉承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知识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挥潜能、得到成长,调整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关系的助人服务活动。近年来,学校社会工作越来越被民众关注和认可,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扰等学生成长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维持社会工作专业性,指导社会工作知识和技术以科学方法在学校领域进行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社会工作具有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特点,其专业价值在于使用助人的技术和艺术,以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人格尊严获得尊重为最高价值。而对于重视自我意识与价值,追求平等,渴望与人交往、友好相处,渴望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被接纳、被肯定当代大学生来说,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正好迎合了他们的特点与需求,这对学生工作地开展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高校辅导员借鉴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开展工作的可行性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互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学校社会工作更加看重学生个人的价值、尊严,强调其独特性和潜能,旨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助人自助得到自我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化人格,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3]。学校社会工作是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目标,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成就个人。因此,二者的育人助人理念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开展工作时可相互借鉴。

二、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体现在它有一套对待学生、分析问题的特殊视角和基本原则,高校辅导员正是基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独特视角,借鉴学校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实践原则与理念,在管理学生、服务学生中践行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工作原则。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1.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无论他们的过去怎样,现在的信念、行为、生活状况如何,其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都应给予肯定和维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肯定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尊重每一名学生。对于总是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涉及道德品质问题,但屡教不改的学生,辅导员容易恨铁不成钢,百般无奈之下,产生厌恶情绪,给学生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他们的感受,严厉指责,数落他们的不是,损害他们的尊严。遇到类似学生,辅导员应更看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用优势视角来看待他们,相信他们有改变的可能,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给他们以信心,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得到改变。

2.承认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承认案主个人及问题的独特性。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时要意识到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虽然有一般的方法和程序来分析解决学生问题,但不能将学生及其问题简单分类,针对不同的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区别对待,例如对待敏感的学生,辅导员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对缺乏自觉性的学生要时常关注提醒。虽然学生呈现出的问题相似,但原因可能千差万别,发现学生错误时不要一味批评指责,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现实处境,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处理。辅导员也不能以自己偏好和设定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并以是否满足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踏实、性格开朗积极等特性来衡量学生的优劣。殊不知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优缺点都不一样,社会同样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还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发挥特长。

3.承认人有改变的能力。社会工作相信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改变的可能性,只是暂时处于困境,只要给予帮助,潜力便得以实现。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习惯性的直接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要求学生遵照办理,这样不利于学生面对困难、分析问题、解决困境、获得成长。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助人是手段,自我成长才是关键,辅导员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除不能忽略学生个人改变、进步的能力外,对于缺乏自我认知、轻视自己的学生来说还应该促使他们觉醒,给他们以自信心,帮助他们凭借自身的力量进行改变。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而其中辅导员主要扮演支持者、服务者的角色。

4.承认人的需要。人都是有需求,有基本需求,也有高层次的需求。服务之前通常要进行需求评估,以便服务的供给与案主需求相符。高校辅导员就是要鉴别大学生的各种需求,根据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开展学生工作。家庭贫困的学生面临着经济、学业、心理等方面的困境,国家奖助学金正是针对贫困且上进的学生提供的物资帮助,而辅导员需要做的是通过观察了解,筛选出家庭贫困、有补助需求的学生,在资助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除物资需要外,大学生还有新生入学适应、建立自信、人际交往、学业指导等需要,作为辅导员需掌握大学生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根据学生的问题与需要来开展工作。

5.承认社会的责任。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面临着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社会原因产生的,影响着社会人,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可以解决。那么,社会有责任帮助生活在其中的个人达成自我实现,为实现个人的福利创造条件。辅导员应该看到学生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样的,可能是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分析问题时运用“人在情景”中的视角和社会系统理论,要把学生放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考量,不要排开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不能忽视社会原因,过分强调学生的个人原因,夸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改变的能力。辅导员角色同样也扮演着资源的链接者、倡导者和政策的影响人的角色,联系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学生问题,对于不够完善的学校制度、教育政策,辅导员也可以通过提出意见建议,以研究报告,发表文章等方式提出,通过宏观的社会政策来满足学生需求和利益。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1.接纳和非评判。接纳意味着理解服务对象的处境,接受他的一切。包括明显的缺点,违反一般道德、有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非评判就是不用言行去评判案主观点行为的对错,不把自己的价值强加给案主。接纳和非评判都不是意味着赞同他人的价值或行为。接纳的是真实的事实,不评判是站在服务对象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辅导员遵循接纳和非评判原则,在学生犯错误时,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轻易做出评判结论,更不要对学生贴上有负面评价的标签,这并是让辅导员是非不分,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而是在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感受和行为动机,帮助他们觉醒,真正地认识到自身问题,且努力改正,避免简单批评教育下产生的学生口服心不服现象。

2.案主自决。自决是承认服务对象有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及需求。相信他们有能力成长和改变,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服务对象决定的前提是对自身及他人无害。辅导员尊重学生自决,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和训导式的说教方式,避免过多干预、强加价值、全权代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辅导员可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帮助学生权衡各种利弊,让学生自己来思考选择。对于怀疑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恢复自我选择能力。学生分析利弊、做出选择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面对问题、解决困难的成长过程。

3.保密。保密是双方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披露隐私对于服务对象来说特别困难,尤其是羞于向他人启齿的不道德偏差行为。学生向辅导员吐露隐私,出于信任也说明有寻求帮助、主动改变的意愿,作为辅导员需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并在接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疏导、分析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电脑储存的特殊学生信息要加密,和学生谈话涉及隐私内容的要避开其他老师和学生,作为辅导员案例与同事分享的,要注意匿名,维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保密并不意味着为学生的任何事情隐瞒,如果学生的隐私会对自身和他人构成危险和伤害的,要注意预防和制止伤害的发生发展,重新审视保密还是披露。

三、借鉴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转变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社会工作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重视案主的价值和尊严,发掘案主潜能,促进案主的自我觉醒与成长。高校辅导员同样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着想,注重学生的独特性、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价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有助于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老师是长辈,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学生占从属地位,是被动服从者。缺乏话语权、被动接受的劣势地位及一味说教管制,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借鉴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对待学生时,重新审视双方角色,建立起平等的相处模式,重视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的需求,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

3.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辅导员工作中融入平等尊重、重视个人价值、发掘案主潜能等价值理念,使得学生工作从说服教育向注重学生自我觉醒转化,从约束管理向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转化,从集体教育向注重个人独特性及需求转化,从事本主义向发展性服务转化。高校辅导员教育理念与工作模式的转变,必然为学生工作增添活力,让辅导员更受学生爱戴,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让学生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石志强,司汉武.从学生工作到社会工作——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与方法的新路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34(1):132- 134.

[2]黄斐斐.高校辅导员工作导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初探[J].社会工作,2007,(5):28- 30.

[3]石彤,彭君芳.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安稳.学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

[6]陈艳,包俊林.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与方法的融入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6):25- 27.

[7]冯军芳.导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推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J].河南教育,2010,(8):81- 82.

[8]朱媛,王春燕.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引入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J].才智,2014,(35):41- 43.

·法学探讨·

*作者简介:欧阳明月(1987—),女,川北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工作、社会工作;敬媛媛,川北医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1- 0057- 04

猜你喜欢

辅导员理念价值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小黑羊的价值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