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析与镜鉴: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与方法刍议

2016-04-10万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社科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辨析中美内涵

万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辨析与镜鉴: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与方法刍议

万蕊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内容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意在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提出建议。中美两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虽有不同,但究其内涵,具有共通之处。因此,本文将对中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辨析,探索中美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界定和教育方法方面的异同,以期给予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中国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方法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770059)。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指导,所谓教育方法即“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随着美国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值得借鉴。因此,本文将对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辨析,以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内涵辨析

对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辨析和镜鉴的客观前提是需要厘清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事实上,美国虽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我们将从中国思想政治的实质内涵出发,辨析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为探究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奠定基础。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提出“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2]。“宣传工作”概念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最初原型和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主要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因此也多使用“宣传工作”这一概念;在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因此多使用“政治工作”的概念,突出政治性;建国后,主要任务是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因此刘少奇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更加提高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任务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宋任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部也于次年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看到,从“宣传工作”概念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过程也是时代主题转换和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确定后,其内涵的阐释也在不断演进,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和“发展论”的发展过程。最初,“施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诠释最为主流,它遵循了前苏联加里宁对教育的理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反思,于是提出“转化论”,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随之,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据社会思潮和个人思想品德变化的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标志“发展论”的形成。不论是哪种内涵的界定,从实质上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导,道德教育是基础”。[4]

2.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在美国教育中,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却无可否认存在“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使用的概念与我国不尽相同。基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实质性内涵,可以发现,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包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也可称为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或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国际研究院院长曾说“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5]政治教育表现为有意识的传输政治参与中所需要的知识、价值和技能。

正如杜威提出需要区分两种道德行为,美国的道德教育也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需要培养人们对公共规范的认同和服从;另一方面需要使人们在内心真正掌握这些道德观念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美国人而言,他们将道德教育看做是对公民教育的一种延伸。

宗教教育则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中区分度最大却又很重要的部分。卢梭将宗教区分为“人类的宗教”与“公民的宗教”,这样的区分既展示出了政治性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同时,也体现出非政治性宗教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影响。

3.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辨析

对中美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宣传工作”的概念得来,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进。在美国,并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

但是,通过对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涵的辨析,毋庸置疑,美国确实存在着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其实质内涵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而美国也存在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众多重合点,同时,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使命上也具有一致性,这为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辨析与镜鉴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辨析

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一致性的中美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采取的教育方法有相同之处。同时,在两国迥异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下,也会有所差异。这些异同值得我们辨析与镜鉴。

1.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同之处

一方面,中美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均重点采用课堂教学的教育方法。最早提出课堂教学的是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课堂教学是“在给定的时空里,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技能、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教授,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6]课堂教学可以实现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中对较多数量的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它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扩大,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组织计划性的增强。可以说,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也都看到了课外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补充。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外活动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道德的体验。事实上,两种教育方法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而在教育功能上则是互补的,因此两者结合可以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

2.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

首先,宗教发挥的作用上有所差异。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宗教的国家,在美国,“建国之父们最为关注的是公民们的道德养成,并且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提炼出公民道德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他们也深知,宗教不仅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也是公民道德的精髓,是公民道德的孵化器,没有宗教的美国是不堪想像的。”[7]目前,美国的私立中学中,85%都是由教会创办的,同时选择就读私立中学的学生中,85%均会选择教会学校。教会学校也会开设有关宗教的课程,以教导学生善良、热爱祖国。虽然公立学校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但是对学生的宗教教育实际上却没有间断过。因此,宗教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中国则坚持政教分离的政策,在中国,虽然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在学校中,绝对坚守“无神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一方面,教师不能向学生宣传宗教知识;另一方面,任何人不得在学校的场所内进行宗教知识的宣扬。因此,宗教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几乎不发挥任何作用。

其次,隐性教育发挥的作用上存在差异。显性教育在中国思想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美国则更倾向于通过隐性教育的方法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美国的隐性教育方法被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在课堂上,老师不会给出统一的道德标准,也不会告诉学生什么是绝对的正确或错误。老师往往是引导者的角色,会给予学生以启发或者暗示,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生成老师所希望的道德标准。在道德标准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的是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关系,是自己主动体悟的成果,因而会格外珍惜和保护,也更易于付诸实践而不是产生逆反心理。除了公民课程,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等也十分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可以说,各个学科均将学生的德育培养作为自己的隐性目标之一。美国还很注重课外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作用。据美国公众议程的调查研究显示,美国有80%的初高中学生在放学和周末都参加课外活动。

最后,在教育方法自主选择权上也存在差异。美国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各州各学校对教育方法的选择表现出很大的自主权。各州内,可以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课程标准并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各学区内,校长、课程管理人员、教师、家长代表会组成“课程委员会”,共同制定本学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相关团体,如美国社会研究协会、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等也会针对公民教育制定一定的课程标准。不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各学校采取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也可以不尽相同。在课程设置中,有的学校甚至不会单独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而是将其融入历史、地理、文学等其他课程中。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更多的学校选取灵活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美国来说,自主选择权较小。全国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规定了各个年级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因此成为学校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新课改后,虽有放开教材编写权,鼓励教材体现地方性和特色化,以更好地满足各地教学的需求。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各地教材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校本教材应用率低等情况。在统一考核的压力下,教材最终不得不忠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育方法的选择也没有很大的区别。

从上可见,中美两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均注重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同时注重课外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也可以看到,由于中美两国在基本国情、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国在宗教作用的发挥、隐性教育的运用以及教育自主选择权方面存在差异。

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辨析结果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辨析,可以发现,美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作用的发挥和灵活教育方法的运用,值得镜鉴。在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优化:

1.重视隐性教育的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隐性教育可以将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渗透在活动或一定的环境中,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培养品德。这种教育方法不是强迫和训斥,不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或抵抗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内容,获得价值观和道德判断。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校生活之中,让道德生长在良好的氛围和坚实的土壤下。为此,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营造舒适积极的校园环境,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同时,需要重视榜样的力量,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典范;另一方面,在学生群体中要树立朋辈榜样,以此激励学生按照正确的言行要求自己。最后,需要提高课外活动的组织效果,使之真正实现教育目标,避免只看重形式的做法。

2.构建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教育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于教师而言,他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往往决定其采取何种教育方法。于学生而言,一个自己不认同的教师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值得信服的。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理念,构建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是你尊我卑,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互相聆听、合作分享的关系。师生交往中,教师应减少命令式、绝对性语言的使用,以讲求引导的艺术,提升教育效果。舒适和谐的交流环境下,学生才会乐于敞开心扉,主动交流。教师才有机会因势利导,选择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需要注重灵活多样和层次性,需要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人与人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做出选择。在美国,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受教育者会采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国受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影响,表现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层次性上的欠缺。实际上,不同个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政治观、价值观上、道德观上存在差异。因此,选择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是防治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关键。多样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符合现代青年个性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辨析的巨大魅力在于“镜鉴”,这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比较研究的核心主题。在中美两国均具有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基础上,进行两国教育方法的异同比较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希望通过辨析,镜鉴美国优秀灵活的教育方法,改进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有品德有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0.

[4]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5]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0(5).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8.

[7]姚运标.美国公共教育中的宗教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200.

·社会学研究·

*作者简介:万蕊(1993—),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1- 0035- 04

猜你喜欢

辨析中美内涵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