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精神生态视角看《白噪音》的生死困境及突围

2016-04-10张彦琼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杰克噪音恐惧

张彦琼

(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从精神生态视角看《白噪音》的生死困境及突围

张彦琼

(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内容摘要】美国当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生动地展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态,那是一种外部受制于环境危机的笼罩,内部受困于生之混乱和死之恐惧的精神困境。探究导致这种精神困境的根源,继而挖掘出一条突围之路尤为重要。心病还需心药医,外在的诉求终归是一条不归路。然而,以研究内心为主,具有独特生死观理念的藏传佛教,可另辟蹊径,冲出困境。

【关 键 词】精神生态 《白噪音》 生死困境

一、引言

《白噪音》是美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唐·德里的作品。小说描绘了杰克教授的家庭生活、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一次灾难事件,生动地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

“白噪音,可泛指一切听不见的噪音,以及被日常生活掩盖的各类声音”[1](P2)。为何称为“白”?它指这种声音听不见也看不见。如文中的无线电,微波器具等。同时,“白噪音”又如美国学者科纳尔·邦卡所说,是一种“消费文化的白噪音”。如小说中各类电视节目声,超市人们购物的喋喋声等。此外,白噪音还被诸多研究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所指——一种与死亡相连的噪音。然而,笔者认为,白噪音除了是一种与死亡经验相连的噪音外,同时还是一种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迷茫、混乱的求生之声,以及渴望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呐喊之声。内外夹杂的三种声音混在一起,勾勒出现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白热化状态。

在《白噪音》中,作者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精神焦虑和坏境危机上,给读者铺开了一幅生的混乱、死的恐惧之画面。正如学者马克·奥斯蒂恩所说,“《白噪音》可以标题为‘美国死亡之书',因为它表现了当代美国人对于死亡的意识,并且在深层次上研究了美国式死亡”[1](P8)。虽然《白噪音》通过文本的形式研究了美国人对死亡的意识,但却没能给当代面临同样问题的人类提供一条走出死亡恐惧之路。正如朱叶教授所说:未来的人类也许能够幸运地驾驭死亡,但是也许仍然像过去和现在那样,时时处处地笼罩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下,这就是德里罗留给读者思索的重大问题。

本文意在透过精神生态视角,通过剖析小说中“生的混乱,死的恐惧”之成因,表现形似,导致的结果,来探究导致这种精神失衡状态的根源以及分析西方科技,消费社会背景下走出失衡状态的徒劳,从而另辟蹊径,尝试提供一条东方走出死亡恐惧之路,同时,也为外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二、精神失衡与自然之死

“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技术圈'之外或之上,显然还存在着一个‘精神圈'”[2]。诸多学者认为精神圈的平衡依赖于精神圈内部各因素,即我们的内心世界,如价值观、信仰、欲望、道德、伦理等之间的协调发展。而精神圈的失衡,直接影响个体,乃至群体的生存质量,甚至会促成外部自然环境、社会坏境、和人文环境的失衡。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研究已走的太远,远到现代科技文明炫目地遮蔽了我们应该向内看的双眼。拉兹洛说:“我们苦苦思索,想要改变地球上的一切,唯独没想过改变我们自己”[3]。故当今“精神救赎”开始成为一些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从精神困境的根源,一直研究到突围精神困境方法。鲁枢元指出,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在于改变现行的经济制度,再往深层追究,在于那种纯粹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这种纯粹物质主义价值的根源就我们内在贪欲。当今,欲望,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生态文学家称为“从瓶子里放出来的魔鬼”。欲望自身无有满足的特点加之外部科技消费社会的不断刺激的反作用,使得欲望不断膨胀,这个原本属于精神、心灵的空间被物质、被金钱充斥着。为何人类要把这个瓶子里的魔鬼放出来?亦或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个魔鬼?推动混乱而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对死亡的无知,不敢直面死亡。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翻开西方哲学,生死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的关注焦点。《西方死亡哲学》一书中,指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弗洛伊德说:要想继续活下去,就先做好死的准备。只有做好死的充分准备,才会感受到生的可贵、生的价值。西方的哲学经验告诉我们,直面死亡,思考死亡才能更好地反思如何生,从而开始思考如何让“生”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更有意义和深度,而非无止境地追求欲望。相反,畏惧死,逃避死只会让人们生的混乱。生死决裂会促使行为的异化,最终更加剧了精神的失衡和对外部环境不断榨取所致的生态危机。

在《白噪音》中,主人公杰克和妻子芭比特是美国当代科技社会下一对典型夫妇代表,他们所处的生存困境便是内在生的混乱与死的恐惧,以及外部的生态危机最好的写照。生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购物欲的膨胀和婚姻的无厘头状态。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现代人精神支柱便是购物。当杰克的购物欲膨胀之时,他通过在超市里大量购物来给自己“灵魂深处的安乐窝带来安全感和满足”[1](P211)。“我为购买而购买,仔细瞧我们本来无意购买的商品,然后就把它买下来……我开始在价值和自尊上扩张,我使自己充实丰富了……”[1](P93)。俨然,购物已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而对商品的占有已经成为体现个人价值和自尊的尺度。婚姻的无厘头虽不是小说的主线,但它的“戏份”却不可或缺,通过这种无厘头,我们更加清晰地发现美国科技,消费社会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家庭模式“后核模式”。它的典型特征是婚姻来的快也去的快。小说中,后核模式主要表现在杰克与第五次婚姻的第四任妻子芭比特,以及他们各自多次婚姻中所生的四个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场景。

内部精神混乱的另一个侧面便是死亡恐惧。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死亡笼罩、覆盖、贯穿整个人生的过程。所以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是由死反观生,分析死在人生中的地位和影响。小说中死亡贯穿始终的同时,不光造成主人公们内心的恐惧,同时还催化,加剧着他们生的混乱和迷茫,向读者铺开了一幅生死白热化画卷。杰克和爱人芭比特,除了日间思索“谁会先死?”[1](P15),“死亡是什么样子?”[1](P18),“死亡是什么声音?”[1](P217)等话题外,死亡恐惧还不断折磨着他们本该放松的一个个夜晚。“我从死亡的梦魇中惊醒,大汗淋漓。我感到恐惧和痛苦不堪,却毫无防卫之力。这是我生命中心的一次停顿”[1](P51)。面对时刻威胁着的死亡恐惧,他们徒劳地挣扎活着。

不敢直面死亡,就不会反省如何更好地生。贪欲膨胀,行为的混乱,最终的后果必然是外部环境的恶化。小说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中,杰克全家人在一次空中毒物事件中紧急疏散,杰克面临死亡的威胁。这次的毒物事件是一种叫尼奥丁衍生物的工业副产品引发的。当代工业社会的副产品,在带来短期利益的同时,它的危害又是长期的。导致长期危害的根源还是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即采用一切工业社会的副产品来保证最大化的人类利益。难道人们不该反思为了满足眼前无限的物质需求而盲目追求科技进步的这一信仰么?

三、外在诉求的不归路

面对内在生的混乱与死的恐惧,以及外部生态危机笼罩下的死亡焦虑,杰克和妻子芭比特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试图减轻这种生死混乱交织下的白噪音,然而一切的努力终究是徒劳的。杰克让自己沉浸于希特勒研究上,这一救赎之路,不但没让他减少内心焦虑,反而把他无形中指向一条杀人之路。而芭比特呢?她出卖肉体,换来治愈死亡之药“戴尔了”,该药非但没让她重新恢复昔日的灿烂笑容,反而让她整日挂着一幅“石雕般永恒的深情”,似乎与一切疏离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用错了药,精神困境及精神危机导致的生态危机需要心药救治,科技消费社会延伸的外在副产品只能治标,甚至使人误入歧途。

四、心病还需心药医

杰克一家的精神困境代表了当代科技消费社会下人类普遍的精神生存状况,“是一种生活虽然富裕,却普遍地感到沮丧、厌倦、空虚、焦虑和孤独的状态”[1](P80)。他们试图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治愈精神的疾病,然而这却是一条不归路。

心病还需心药医。至于如何从内部治愈我们自己,世界各国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罗尔斯顿想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念;戈尔提出“培育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怀特提出“宗教救赎”等。笔者通过参考文献及小说文本分析,找出了“宗教救赎”的可行性,希望尝试性地探索这条精神救赎之路。

杰克的同事莫里,和杰克夫妇混沌的生活相反,他虽植根于同样的社会,却过着相对“清醒,安逸”的生活。莫里对古人、东方人和西方人关于死亡的认识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告诉他的学生们:“猫王埃尔维斯研究过《西藏度亡经》,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和再生的指南”[4]。他直面死亡的态度似乎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去挖掘西藏佛教是如何看待生死以及由此延伸的环保理念的。

《西藏生死之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指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来生的无知,使得我们的环境受到变本加厉的毁灭,正威胁着我们一切的生命。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或不给予人们任何死后的希望,或不解开生命的真相,不是将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么?[5]藏传佛教认为,我们可以把整个存在分成四个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1)生;(2)临终和死亡;(3)死后;(4)转世。其中最核心的教义便是“生死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这一教义在《西藏度亡经》和《西藏生死之书》中得以详细的解说。概括来说,藏传佛教生死观认为生命的轮回是由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三个环节组成。在人的肉体生命死亡之后,人的生命并没有真正结束,灵魂作为人生命的一部分,能够开始进行新的生命旅程。灵魂依据自己生前的善恶行为,分别投生到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六道之中。灵魂以及由灵魂引发的轮回问题并非佛教一家之词。西方哲学的发源——古希腊哲学也同样涉及。“灵魂”是古代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泰勒斯开始,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哲学家都讨论了灵魂问题。最早对灵魂问题作出较多研究的是毕达哥拉斯派。“他们认为似乎任何灵魂都有机会进入一个任意肉体。这就肯定了灵魂是从外面得来,可以轮回”[6]。

鉴于生命轮回的说法,一切有生命的物种来世将会转到天、阿修罗、人的三善道及畜生、饿鬼和地狱的三恶道中。是什么因素决定最后转生于善道还是恶道呢?决定因素就是业因果规律,即,在生的过程中的一切善恶行径,善因导致转入善道的善果,恶因导致转入恶道的恶果。善恶因并非单指行为,还包括语言乃至意念。行为,语言的善恶皆由内心的善恶意念引发。贪欲便是恶念的一种,它能引发今生各种痛苦,以及来世堕入恶道痛苦。

这种生死一体的观念,从源头上杜绝了“混乱而生”,因为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死亡是生命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过程的每一步都将决定死后的去向。故生的每一个当下都需要关注自己的行为,语言乃至意念,审视它们是否被贪心等恶念染污,一旦发现恶念出现,便采取各种方法压服甚至断除它,从而确保这条充满爱,平静,智慧的生命之流缓缓地流向未来。这条生命之流没有黑暗和恐惧,更不会有对环境的破坏。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佛经中讲过“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了;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降服贪欲,要从心入手,只有“低贪”才能“低碳”。由于藏传佛教生死观教法广大无边,笔者在此只是粗浅论述,希望能为此类研究起一个借鉴作用,更为环境保护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美]唐·德里罗,朱叶译.白噪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533-534.

[3]李显文.浅议精神生态危机的突围[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8-42.

[4]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69-170.

[5]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1999:19-21.

[6]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2-25.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135-03

*作者简介:张彦琼(1982—),女,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杰克噪音恐惧
杰克和吉尔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变成什么好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