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2016-04-10张建林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小康社会矛盾

张建林

(平顶山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2)



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张建林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2)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重要的哲学基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确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其体系的建构坚持了辩证联系的思维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其价值取向坚持了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关 键 词】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础

2013年和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分别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举措,改革精准发力,“四个全面”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效果已初步显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确立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

习近平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是人实践活动的外在制约因素,人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把握并利用客观规律,做到顺势而为,乘势而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断发展变化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又在推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完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解决好主客观矛盾,做到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取得实践的成功,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反映当前的社会存在即现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前瞻将来的社会存在,推动现在的社会存在走向我们预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立足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直面现实存在的问题,科学研判形势,为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从国际背景来看,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和成立亚投行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比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出口增长困难,中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放缓带来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同时,近年来,因钓鱼岛主权、东海石油开采以及历史认识问题,中日关系跌入谷底,南海岛礁主权争端纷纷攘攘,美国也趁机搅局,总的来看,中国崛起过程中因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周边一些国家产生摩擦乃至冲突将是常态,这些都对我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不利影响。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牛鼻子,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习近平强调,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2]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分配收入差距过大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累积因素尚未消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党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可以说,当前,我们党面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和改革发展稳定之重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要求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从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认真研判时代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直面现实问题和各种深层次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就是要把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涉险滩啃硬骨头,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因此,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为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问题与矛盾开出的一剂良方。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系的建构坚持了辩证联系的思维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3]。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分析问题要力求全面,避免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系的建构鲜明地体现了辩证联系的整体性思维。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影响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每一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其他问题的解决,改革已不能局限于单方面的突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突出强调的“全面”,就是四个关键领域的改革要向广度深度进军,不留死角,每一个方面形成一个系统,四个方面又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所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则从社会治理机制和领导力量方面提供保障。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也是当前最为切近的目标,它统领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些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当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如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最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只能陷入空谈。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党和政府要依法治国理政,建设秉承法治精神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依法治理社会的能力。这是解决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顺利进行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和骄人的成就。当前,面对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和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能成功应对风险和挑战,才能顺利推进另外三个全面战略。因此,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相辅相成、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有机统一整体。如果割裂这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有机联系,抛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那么其它战略都难以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遑论实现了。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系的建构不仅坚持了辩证联系的思维,而且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2]普遍联系的世界充满着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在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是事物前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事物纷繁复杂的矛盾中,还有主次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定要在全面分析矛盾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协调。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总开关”,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我们党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些主要矛盾,就一定能有效推动全局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价值取向坚持了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民群众是从事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的主体,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历史变革的主体和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己谱写自己的历史。群众史观在实践中转化为党的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群众路线是贯穿其中的作为这些思想灵魂的一条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成功实施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当前,我们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虽然全面小康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很突出。目前,我国还有7000余万人口尚未脱贫,减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资源共享发展的短板和最突出难题。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阻碍改革的深入推进,使社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社会失范、诚信缺失、腐败现象严重,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司法等诸领域的社会不公日益凸显。人民群众迫切期望我们党直面这些问题,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坚持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是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消除阻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追求,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根本权益。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狠抓反腐倡廉和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能带领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党员干部队伍。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体现着鲜明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3]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

总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矢”,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之“的”,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科学研判形势的结果。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并坚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必定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5.

[2]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1-2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N].人民出版社,2009:23.

[4]周培清.“四个全面”的理论特征[N].人民日报,2015-7-7.

[5]王钰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意蕴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5(8).

[6]秦宣.“四个全面”: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7]田克勤,张泽强.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2015(5).

[8]刘洋,李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释析[J].理论导刊,2015(5).

[9]刘文华,范志轩,朱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意藴[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0]韩振峰.“四个全面”: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N].河北日报,2015-4-15.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20-04

*作者简介:张建林(1971—),男,平顶山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小康社会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论蒋百里的国防战略思想
清康熙帝的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