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规范在美术教育中扼杀了孩子的童真
2016-04-10张玲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文/张玲珑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别让规范在美术教育中扼杀了孩子的童真
■文/张玲珑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在规范中形成,然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许多规范现象,却在不经意间逐渐抹杀着孩子的天性。本文从学校统一规范管理的效果、教师缺乏心理研究的后果、教师缺乏专业水准的“成果”、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的结果、孩子个人惰性使然的因果五个方面分析小学美术教育中规范扼杀了童真的原因。再从用童心体悟童真、用专业引导童真、用方法呵护童真、让自由放飞童真四个方面介绍小学美术教育应如何在规范中寻找童真。
美术教育 规范 自由 童真
一块橡皮引发的观察:规范中扼杀了童真
在平常的绘画课上,我要求孩子不使用橡皮,但每个班少说有十几个,多则二三十个孩子总会情不自禁地用。有的孩子不让他用橡皮,他便会钻空子,用上修正液、透明胶等工具。后来我发现,在美术课前的准备中,每个孩子桌上除了其他学习用具以外,总少不了一样东西——橡皮。经过调查,原来其他学科都要求使用橡皮,孩子在美术课上用,自然也成了一种习惯。看来这都是老师教学组织统一要求的结果,让孩子渐渐地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对橡皮的依赖,虽然在修改中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但这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致使孩子缺乏自信,产生不负责任的态度,于是规范的行为在逐渐地抹杀着孩子的天性。
这种现象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比比皆是,而又往往被我们忽略,并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如:美术课堂上,孩子听课时笔直端坐,写作业时鸦雀无声;教师为学生进行作业示范后,不少孩子画出来的作业几乎跟老师的一样,缺少自己的想法;书法教学虽然已经走入课堂,但老师在课堂中都用同一种字体组织教学……
一种现象带来的思考:规范中呼唤童真
“真”是一种本性、自然,《妙真经》中说:“自然者,道之真也。”孩子的“真”是什么?它是孩子年龄特征、个性、行为、情感等的自然流露。在众多教育教学现象的观察中,发现我们在教学中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冠冕地说“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达到了遵循规范、整齐划一的要求,孩子也在这种规范中不敢逾越,久而久之,孩子还能有“真我”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1.学校统一规范管理的效果
《庄子·秋水》中有言:“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学校管理中,为了达到一致、美观的效果,将所有学科或者所有学生都用一种规范来要求,这样,学科特性和孩子个性在这种规范中逐渐失去,形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格局。好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是需要灵感、激情的,而这种灵感和激情也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来激发和表现,所以美术课堂中,学生难免会出现急于交流的现象,而有的学校和班级在管理中,绝对不允许课堂中有除给予讨论时间以外的交流,他们会认为那是扰乱课堂纪律,有损学校、班级形象。
2.教师缺乏心理研究的后果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也不尽相同,不能用同一种内容、方法、标准来对待。如在书法学习中,性格开朗的孩子善于写长线;性格文静的孩子行笔沉着,不急不躁;好动、活泼的孩子,他们的运笔、结构通常不稳定……如果老师对他们的个性不了解,往往会勉为其难。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很多孩子不是写不好,而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有老师缺乏对孩子的心理了解,将美术课等同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3.教师缺乏专业水准的“成果”
在许多学校,美术是一门最容易对付的课,教师只要不满工作量或不适合担任别的教学工作,便都有机会走上美术教学的讲台,成为一名兼职甚至专职的美术教师。虽然近十几年来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几乎每个学校还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现在有了许多专业对口的美术教师,但也不乏有人当初为上大学而学的美术,走上教师岗位后也不再亲身参与美术专业体验和提升。老师自己都缺乏美术活动的经验,又如何能让孩子的美术个性创造得以发挥?所以,不少美术课老师只会捡自己会的、拿手的、容易准备的“儿童画”课上,而那些国画、版画等课则成了教材中的摆设。
4.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的结果
“人需要艺术,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艺术”。现在的美术教育重理性发展的现象还很严重,对美术课的评价更多的是看学生的作业效果,而忽略了孩子在课堂参与中的感受、感情的激发和表现,抑制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孩子个人惰性使然的因果
在美术课上,教师往往会进行过程性的示范,也会用范例进行启发,但不少孩子却只看结果,重复或过多地借鉴范例中的内容、效果等,这并不是孩子没有创造的能力,更多是依赖现有的素材。所以,即使在示范后老师强调不许雷同,作业中仍有不少与范作相近。美术具有人文性,也具有工具性,工具、材料往往成为孩子无法完成作品的一大障碍,不少孩子会因为准备起来比较麻烦而放弃。
一份责任的期待:规范中回归童真
1.换位思考:用童心体悟童真
童真是一种儿童年龄特征自然状态的流露,不是过分地受别人、成人的干扰表现出来的。在如今急功近利的时代,许多孩子在教师期盼学生获奖和家长望子成龙的驱使下,机械地、麻木地进行着各种技能技巧的重复练习,有的干脆就按老师安排的草稿来完成作品,虽然换来了让老师和家长炫耀的结果,但这种过程也许不是孩子真心想要的,作品也不一定是孩子真心想表达的。老师不妨多从儿童的角度来对待孩子,用童心去感受孩子真切的美术成长需求和表现特征。
孩子需要良好的艺术环境。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做过如下的描述:“如果我们留心看看一般的教室,例如按几何图形排列着的一行一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我们看到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郭声健著:《艺术教育》,第6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在如今的中国,在如杜威所描述的环境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又何尝不多?教学环境所提示的信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变化和思维的启发,所以置身某种场所就想做某些事情。美术教学场所必须有艺术的韵味,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室和一般教室的不同,并能从中产生心境的变化,而产生创造的灵感和新意。所以,许多美术老师在公开教学之前,都会把教学环境用相关的作品布置一番,让人置身其中就有要学的冲动。
孩子需要亲身参与艺术活动。当孩子看到新鲜的、喜欢的、别人都在做的,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参与其中,自己亲自来探个究竟,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加深了孩子对艺术表现的理解和表达。我上过一节《中国印》的写印稿课,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在拓展中展示了陶泥印,不少孩子在课后竟然也用陶泥做成不同造型印纽的泥块,然后刻上字,从中得到了过程的体验、经验的提升和兴趣的发展。孩子对美术作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孩子需要艺术体验过程中的愉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依靠共鸣的师生感情,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孩子,使孩子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美术活动。”(郭声健著:《艺术教育》,第8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审美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证明:绘画过程本身比绘画结果更令人愉快。所以有的孩子会在绘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哼唱小曲,或跟旁边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而很多的老师是不允许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发出声音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此时孩子内心的需求。
孩子需要适合年龄特征的美术表现。孩子的作品有孩子的稚气、童趣,而不少孩子表现的作品似乎不是自己所见、所想、所感,他们的作品为迎合家长、老师的成人审美,为适合某种主题的需要,在内容和主题上缺乏孩子真实的内心表现,所以经常在某种展览、比赛中见到的作品观一而知百。儿童有儿童的心理世界,他们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天马行空的幻想,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被别人左右,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孩子想表现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去表现什么。
造型上、技法上能见到不少孩子的作品相当纯熟,几乎看不到儿童的影子,这不能不说也是受到专业训练的结果。成熟的作品固然好,但对于孩子来说,能看出“成长”的作品比成熟的作品更有价值和意义,往往更能为欣赏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品味空间。杨景芝教授说:“儿童人物写生课,讲了比例孩子就不会画了。”这也正是因为人物比例关系已经超出了孩子年龄特点的美术表现。“儿童绘画与大师的画共同具有稚拙美,主要表现在艺术的纯朴与天真,而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不是成人思想和技法要求的表现工具。”
2.提升素质:用专业引导童真
提升美术专业水平。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美术专业人才,而是为提高孩子的基本美术素养以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比较薄弱的单项型教师,需要的是哪怕美术专业技能并不是很突出,但能涉猎各美术门类,整体艺术素质比较高的全能型教师”(郭声健著:《艺术教育》,第11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运用美术专业素养和艺术教学规律,并充分发掘各种美术形式,开发艺术的广阔审美空间,将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丰富教学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应该比专业美术工作者更全、更广、更高。
现在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很多人都是从美术下属的专业毕业,他们可能对本门类专业很精通,但不一定了解其他的门类。书法课上,一个班级的孩子几乎都是颜体、欧体等统一字体学习,不同个性孩子的书写心迹是各有特色的,然而一个班的作业展览看下来全一种风格,这不能不说与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老师会什么就教孩子什么的现象,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表现还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小学美术老师不要自己曾经会什么,到现在还是会什么,不断加强自身美术各门类专业的修养是必需的。
提升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能力。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是非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还有一些是外聘的艺术家,他们在专业上也许有着很深的造诣,但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不一定懂得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展开美术教育,所以有的学校会为外聘美术老师配备一个助教来管理班级。目前,美术学科被孩子欢迎,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它能给孩子减轻别的学科给他们施加的压力,而很少是因为孩子直接从美术课程中获得了什么。所以,更多的美术老师觉得美术课最难的是学生课堂纪律的组织管理。
3.机智应变:用方法呵护童真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说:“解决教育上绝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沛西·能著:《教育原理》,第10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苏教版美术教学内容很多的课题都是游戏式的,如《水墨游戏》《会表演的影子》等,这样的课题少了专业的表述,光听课题就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把课题的名字稍作改变来吸引孩子真心的关注,如:《画触觉》——《猜猜我摸到了什么》、《染纸》——《我来当染工》等。
经常有孩子会讨论画面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像与不像,也有孩子一到美术作业动手时就担心做不好、画不好,画人头必须要圆,画太阳一定要红色,这些都与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用基本形去规范表现物象的形,就抹杀了儿童画的天性。”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老师都会示范范作,所以造成很多孩子的作品雷同。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说,她从事几十年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基本不为孩子进行作业的示范,而是通过引导观察、体验、鼓励,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事物特性,获得直观感受,再进行直觉表现。艺术创作最可贵的是能打动人,能给人以启发,能让欣赏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不在于技术上把表现对象表现得与现实对象一样。
孩子在写书法作品时经常会有写错字、漏字的现象,教师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天下三大行书哪一件没有涂改、补充的痕迹?它反而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表现出了时间性和作者感情。再说书法作品中的错误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补充说明,教师还可以借此来讲讲中国书画作品中的题和跋。如此一来,很轻松地消除了孩子失误的不良心理,巧妙地教给了孩子纠正失误的方法,还自然引申了书画常识的学习。
4.突破常规:让自由放飞童真
曾经听大学老师说,大师都出自民间,诸如爱因斯坦、齐白石、毛泽东等,他们都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但对人类、对艺术的成就和贡献都是非凡的。也有人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受的约束也越大。”有时候“不按规矩出牌”反而拓展了思维的发挥,为创新提供了更广的空间。美术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愿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这也为他们进行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前提。然而,更多的艺术教师是不让孩子越雷池半步的,殊不知,给孩子的空间有多大,孩子的创造能力就有多大。有句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我们都不让学生想了,他们还能去做吗?更不用说做到。
其实书法教育是很成人化的,从笔画的造型、字形结构,到表现载体的内容、形式,无一不是成人的东西,那么真正属于孩子的有什么?想想,也只有书写内容、表现书体、作品幅式上能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了。现在的书法作品,大部分都是那几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都是欧颜柳赵,有儿童痕迹的有多少?有孩子自主的有多少?多给孩子自主选择、发挥的空间,回归孩子真实的自我,才能让孩子有童真发挥的余地。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而要关注孩子会不会自主地、有想法地去做。
也有一些美术课公开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大包小包地准备齐全材料,一堂课下来,学生作品完成了,材料也所剩无几,试问这是孩子的作品表现还是老师的意向驱使?重视孩子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发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自主探索,投入到美术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得到个性的发展。
2014年9月份笔者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师赴英国培训活动,授课老师大卫说:“艺术就是要打破规范和规律,艺术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它有着统一的要求和模式,虽然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但规范也统一了孩子美术学习活动的标准,容易让孩子的思维和能力受到局限,对于感知灵敏、情感丰富、创造独特、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孩子来说,规范无疑会对孩子的童真产生一种挫伤。让我们在规范中归还孩子一些自由,让孩子的童真得到自主、自然的发展,促进孩子思维、个性和心灵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