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解新入园幼儿亲子分离焦虑的实践探究

2016-04-10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入入园幼儿园

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幼儿园 陈 宇



缓解新入园幼儿亲子分离焦虑的实践探究

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幼儿园 陈 宇

新入园幼儿的心理变化是巨大的。从未和父母分开到与幼儿园老师相处自己独立生活,对于幼儿的心理挑战很大。本文从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外在表现出发,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小班教师团队经验,提出可行性方法,从而降低幼儿焦虑的主要策略。

一、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和表象

幼儿在未入托之前,几乎没有更多对等的社会交流,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熟悉温暖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具体表现为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观察表明,有的仅表现在与亲人分离的片刻情绪很坏,但亲人走后就转为正常;有的与亲人分离后还思念着,整天情绪很坏,容易哭闹;有的则神情紧张、呆板,不哭闹,独自枯坐等等。

从实践层面而言,我们认为幼儿分离焦虑的形成主要是与环境的变化、保教人员的教养态度、家长的教育行为和幼儿自身的因素有关联。

二、降低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策略

根据对分离焦虑发生原因的分析,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降低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㈠入园前准备的适应性策略

1.预入园与延时分离,消除陌生感和恐惧心理。

预入园那几天,可安排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如:和妈妈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让爸爸和孩子共同进行简单的亲子体育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手指游戏等等。丰富有趣的亲子游戏会让幼儿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快乐,使幼儿感性地认识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在心理上制造一种深刻的“首次效应”。孩子与父母一起熟悉幼儿园环境,参加幼儿园活动,在心理上会感到安全、放松。预入园为幼儿早日适应幼儿园新环境提供了“心理安全基地”。

2.扩大幼儿社交范围,减少幼儿对父母的完全依恋。

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如,带幼儿到亲朋好友家做客、参加社区活动、经常到集体场所玩耍、多与陌生的同龄儿童交往等,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每天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其间的交往活动丰富而多样,对幼儿身心发展有重大价值,对幼儿适应幼儿园内生活有重要影响。

3.培养幼儿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分离焦虑的产生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适应幼儿园的要求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指导幼儿会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另外,注意创设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洗漱、按时睡觉等。

㈡运用教育技巧完善幼儿入园行为的方法

入园初期,教师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规范要求。由于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幼儿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如果刚入园就要求孩子听讲时要坐好、喝水要排队、吃饭不挑食、见到老师要问好等,就会让孩子马上感到不自由,从而产生不喜欢上幼儿园的情绪。这时,教师应竭尽全力关爱每一位幼儿,尽量满足幼儿的要求,使幼儿切身感到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慢慢消除幼儿的担心和恐惧,使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要求。

适当缩短在园时间。改变以往新生入园后,就开始进行全天生活的做法,在入园的前两周,对哭闹厉害的幼儿,可以尝试让孩子回家午睡,缩短孩子离开家人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度期,淡化分离痛苦,从而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

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减少分离痛苦。刚入园时,教师应组织幼儿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戴头饰做模仿动作;玩开火车、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拍皮球、手偶游戏等。总之,教师要不断变化游戏的花样,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忘记回家。有的教师感觉刚入园的孩子难以组织,任由幼儿自己玩,结果幼儿想家的情绪更严重,因为刚入园的幼儿缺乏主动性,也没有掌握基本地独立玩的技能,因此“撒鸭子”的做法不可取。

㈢搭建家园之间桥梁促进幼儿适应新生活的理念

教师与家长要结成教育伙伴,家园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家园联动,同步实施一系列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及时建立起对新环境的依恋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探索预防、矫治托班新生分离焦虑的有效途径、方法,缩短分离焦虑期,使幼儿能在新环境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健康的发展,从而实现家园的顺利过渡。幼儿园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的使幼儿适应新环境,在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可以通过走进幼儿家庭,走近幼儿,与幼儿建立初步的感情。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的教育观,教养态度以及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幼儿入园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㈣利用创设丰富的环境和开展有趣的活动“移情”

陈鹤琴先生早在1951年所作的《如何使幼稚生适应新环境》这一演讲中就提出,教师要解决幼稚生的入园适应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以便转移小孩子的心情,使他从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消失对环境的陌生感。”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重要的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乃至不同性别来创设。我们可以投放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联的、让幼儿感受到既熟悉又亲切的、情感有所寄托的一些玩具,如:娃娃家的锅、碗、瓢、盆、勺子、炉子、蔬菜、娃娃等玩具;幼儿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喜爱的电动汽车、玩具熊、布娃娃等玩具;以及能让幼儿爬爬、跳跳的运动器材等等,这样的环境可以大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想家的情绪,消除幼儿的焦虑。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例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可以在早上送孩子时间组织一些趣味游戏或集体律动,让孩子一来到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他们这玩的是什么游戏或律动?我也想参加。”孩子都是爱玩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她不自觉的融入集体活动,而且第二天还会对上幼儿园有所期待。

总之,新生入园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情绪,缓解新入园幼儿亲子分离焦虑,使幼儿愉快地来上幼儿园,这还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关心、爱护幼儿,用理论指导实践,规范合理地依据教育规律工作,孩子们一定会很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笑脸。

猜你喜欢

新入入园幼儿园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我爱幼儿园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欢乐的幼儿园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爱“上”幼儿园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