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让“互联网 + ”走进幼儿课堂

2016-04-10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幼儿园朱丽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 + 创设情境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幼儿园 朱丽芳

微视频:让“互联网 + ”走进幼儿课堂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幼儿园朱丽芳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是越来越重要。

微视频具有内容涉及面广泛,视频形态多样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完美结合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深受大众的喜爱。因此,微视频的运用,可以让“互联网+教育”深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有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特点。

一、微视频的优势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微视频的形式通常涵盖微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短片等。微视频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1.直观形象性

微视频能提供图、文、声、像,形象生动,能化抽象为具体,突出教学要点,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建立空间概念, 有助于从多角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节幼儿的学习情绪,在直观形象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动态交互性

微视频可以进行单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交流,使幼儿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模拟针对性

微视频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幼儿的探索、创造能力,不仅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同时,通过微视频可以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问题或操作练习,尊重并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4.重复高效性

微视频可以重复回放教学内容,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幼儿记忆,大信息量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突破空间限制,扩大幼儿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策略一:激发兴趣,微视频创设多种情境为课堂生辉。

1.利用微视频创设新奇情境

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微视频所提供的动态情境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在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教学情境,使幼儿求知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例如,在科学“有趣的万花筒”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微视频展示了万花筒千变万化的花样,当大屏幕上出现了色彩斑斓的图案时,幼儿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好美啊!真漂亮!”万花筒中的图案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万花筒里藏着什么?镜子怎么会变出这么多的花样?”带着这样的疑问,幼儿在探究万花筒活动中充满了兴趣,并把自己变化出的花样和多媒体上呈现的进行比较,找不同的地方。

2.利用微视频模拟现实情境

运用微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动态现实情境,有助于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教学时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创设和表现知识的多样化情境,为幼儿的探索提供多条路径,以便随机进入任一情境去学习,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吃到嘴里的食物哪里去了”是大班健康领域中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为了让幼儿掌握这个知识,老师运用微视频创设一种“虚拟现实情境”——食物的旅行。老师请饼干做小导游,让幼儿边吃着香甜的饼干,边观看微视频。视频中饼干经过牙齿咀嚼,通过食管送到胃里,在胃里进一步磨烂,变成食糜送入小肠,在小肠里食糜变成养料,这些养料和水一起被小肠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被送入大肠,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微视频,在交流环节时,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体会,并用自己的绘画标出了“食物旅行”的过程。通过微视频动态的情境体验,每个幼儿自然就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3.利用微视频创设趣味情境

微视频中的动态画面能使知识变抽象为具体,由深奥变浅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强化感知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发挥微视频这方面的作用,绘制并创设动态画面,把幼儿带入思维情境中:小动物们举行赛车比赛,小猪设计的赛车是方形轮,小狗设计的是圆形轮,而小熊设计的是三角形轮子,让幼儿推测比赛结果,微视频动态、清晰地“演变”比赛过程和结果。显而易见,通过轮子动态、清晰地“演变”过程,幼儿轻轻松松就能掌握“赛车的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的”的道理,这样的教学,使幼儿兴趣盎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策略二:自主探究,微视频让幼儿主体得到充分体现。

微视频为幼儿在课堂中提供更多的探索时间与机会,让具有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不再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微视频让幼儿自己掌控学习

利用教学视频,幼儿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幼儿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于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模仿,还可以和同伴一起讨论交流。美术活动“猫的一家”,老师把绘画过程制作成微视频,供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学习。于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要求观看视频中老师的操作,有的看描绘轮廓的过程,有的看添画的过程,各取所需,活动最终每个孩子都呈现出了精彩的作品。

2.微视频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微视频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幼儿交谈,回答幼儿的问题,对每个幼儿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微视频让更多有相同兴趣点的幼儿聚集在一起,孩子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三、微视频从课堂向家庭的延伸

微视频改变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家长经常问起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微视频发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表现。

1.微视频让父母成为教师的助教

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父母与子女在一起进行亲子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疏离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我们把课堂教学内容以微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上,不仅让家长关注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又能给年轻家长提供宽松舒适的亲子活动形式。例如,在科学活动“旋转的花朵”中,老师制作了微视频,让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选择用什么板能让乒乓球制作的花朵转起来,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转得又快又稳。微视频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教学内容,也为课堂教学中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准备了实践经验。在课堂中,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分享在家和父母一起玩的发现,父母与孩子在其乐融融中享受亲子共同学习的快乐。

2.微视频让课堂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如今,微视频成为了家园合作的信息桥梁——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园方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视频发送给家长,家长能清晰明了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同时,家长也定期把自己录制的微视频发送给教师,通过信息的交换,达成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资料

[1]黎加厚.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2wbzy.html

[2]疏凤芳.微视频在实训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04):9-11.

[3]张治.“互联网+”,驱动学校教育结构变革的新力量[J].上海教育,2015(12):5-7.

猜你喜欢

互联网 + 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互联网 +”时代微电影“全产业链”模式探析
让文化馆插上“互联网 +”的翅膀
护患情境会话
“互联网 +”的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自我发展的探讨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