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探究
——以大班活动《马年贺卡》为例
2016-04-10赵春霞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文/赵春霞 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探究
——以大班活动《马年贺卡》为例
■文/赵春霞 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指南》理念下的幼儿美术教育实践的新视点,在教育价值与目标上注重艺术本体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幼儿内在的体验。努力让幼儿教育成为顺应天性的教育。
叙事性思维 幼儿美术教学 指南理念
“叙事性思维”是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智能具有一种叙事性的结构,在儿童认识周围世界,获得各种不同信息的时候,他们把周围所有的事物都联系起来,从相互关系的方位去把握它们。在儿童的心目中,周围的环境是有生命的、有联系的、有故事的世界,加上自己喜欢的想象,就有可能变成有时间、地点、主人公以及情节的一部文学作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在幼儿眼里,事物都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趣的,充满了生命力的。”我们认为两者揭示的幼儿心理现象是一致的,这为我们进行《指南》理念下的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打开了思路。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以“叙事”为主线,以“幼儿美术创作”为载体,鼓励并引导幼儿用叙事和美术创作的形式表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那么《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怎样组织实施?又是如何践行《指南》理念的?我们以大班课例《马年贺卡》来进行探讨。
一、《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应利于幼儿表现、表述。
“艺术对于幼儿来说除了有其本体的审美价值外,还有衍生的价值,这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活动使幼儿获得其他领域发展所需的态度、能力与装饰技能,从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成人也可以运用艺术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进一步地加深他们的理解”。《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叙事”和“美术创作”的相互融合。叙事即讲故事,我们理解为对事物的探索理解、经验架构,不仅仅是普遍层面上的语言和美术的结合,往往体现出“叙事”—“美术创作”—“叙事”的循环。因此在选择教学活动内容时,应关注艺术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契合;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便于幼儿进行叙事表述,同时利于幼儿进行美术想象创作。
大班课例《马年贺卡》即是利于幼儿表现表述的活动。美术表现为幼儿制作马年贺卡,叙事表述为聊聊为什么要送贺卡?议议马年贺卡的构成、制作和装饰方法。想想贺卡送给谁,要写什么祝福语?在语言表述部分,教师充分调动孩子已有的经验,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话说。制作马年贺卡中原本比较难的是画马,在前期的叙事活动中,教师通过在区角活动中投放活动马玩偶,让幼儿自主学习画马,提前解决了这个难点。因此将难点定为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各式各样贺卡的独特设计与装饰美,以激发幼儿制作贺卡时自发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创造。
“手段性的艺术教育更强调其服务性功能,它可以让幼儿在其他各领域活动中利用绘画、唱歌、舞蹈、戏剧等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该领域的探索及其对探索结果的理解”。《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注重叙事和美术创作的相互融合,鼓励幼儿用美术创作的形式反映叙事过程与成果,在叙事的过程中串联并讲述美术创作的意图与故事。
二、《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前已有丰富的感知经验。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强调在儿童认识周围世界、获取各种不同信息的时候,把周围所有的事物都联系起来,从相互关系的方位去把握它们,因此对创作主题要有丰富的感知经验,教师不仅要帮助孩子通过探索、体验和操作等主动方式获得经验,还要帮助孩子梳理经验、整合经验、提升经验。
大班课例《马年贺卡》在元旦节前实施,是根据节日文化热点设计的活动。在组织大班课例《马年贺卡》前,教师先开展了这些活动:
1.播放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十二生肖之大白马》,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生肖”以及马年的传说,引发幼儿对即将到来的马年产生兴趣。
2.和幼儿一起收集关于“马”的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布置展区,支持幼儿说说、演演、画画,引导幼儿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感受人们对于马的喜爱。
3.设置关于“马”“马年年俗”的问题箱,引导幼儿提出相关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了解马的特点、习性、用途等,讨论马年的年俗,说说如何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拜年、送祝福,知道可以有打电话、发短信、送贺卡、走亲戚等多种方式。
4.与爸爸妈妈一起收集马年祝福语,并介绍给同伴,和幼儿一起玩“祝福语接龙的游戏”,幼儿仿编“马年到,我祝某某某……”,过程中指导幼儿对不同的对象说适合的祝福语。
在美工区投放活动马玩偶,让幼儿自主画马,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归纳、总结画马的方法,重点是马的动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获得了较为丰富的“马”“马年”感知经验,有了这些经验的铺垫,实施《马年贺卡》的活动就水到渠成了。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使得儿童总是按照自己的体验去看待在他们身外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注重活动过程中的经验获得,使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对创作主题或感知对象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和想法。因此在确定《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后,教师要分析该内容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的体验与经验可能有哪些,哪些需要在教学活动实施前获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得。
三、《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审美活动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基本特征。”叙事性思维的一个特点是涉及“自我”,将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获得某种“准经验”。当孩子有了“亲历”的过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能引发孩子强烈的情感共鸣,激活其积极的内在动力。
在大班课例《马年贺卡》中,幼儿的情感共鸣贯穿始终,主要流程如下:
1.由马年贺卡引发兴趣,唤起已有经验。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马”的事情,为什么?我收到了很多有关“马”的礼物,是什么?(马年贺卡展)朋友们为什么要送我贺卡呢?(孩子由马年贺卡想到年俗,进而引发为家人、朋友制作贺卡的积极愿望)
2.观察、讨论马年贺卡的构成、制作和装饰方法。
参观一下这些马年贺卡,找一张最喜欢的,看看贺卡上有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如果我们要做马年贺卡的话,首先应该干什么?然后再干什么?(孩子在观察、讨论马年贺卡的构成、制作、装饰方法过程中调动已有经验,教师在回应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进一步总结、提升经验,体现了“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注重幼儿自身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鼓励幼儿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有意义世界,让幼儿获得“这个我知道”的自信与快乐)
3.幼儿进行制作,需要时教师提供支持。
提供制作贺卡的卡纸、色粉纸人手一份,各种图形的即时贴、亮钻、卡通贴纸等装饰材料,《新春序曲》作为背景音乐。(卡纸、亮钻、卡通贴纸等孩子喜欢的装饰材料更激起他们制作贺卡的热情,且欲罢不能)
4.展示马年贺卡,分享制作的喜悦。
说说制作的贺卡送给谁?想对他说什么祝福的话?可以在今天或者过元旦的时候送给他。(孩子们都努力让自己的贺卡更漂亮,在展示时看到其他人的贺卡后,有些孩子又进一步装饰了自己的贺卡,并都很期待送给自己的家人、朋友)
“幼儿的艺术教育应该顺应幼儿发展的特点,始终把对幼儿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在“为什么要做马年贺卡——怎么做马年贺卡——为自己喜欢的人做马年贺卡”为主线的活动过程中孩子尽情投入,这种感情是孩子自发的、自然的、流畅的,不需教师使很多花招,因为《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建立在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审美感受的机会,在审美体验中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并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这是《指南》中对于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核心要点。
四、《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设自然的情境体验。
“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与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的美的事物”“叙事性思维就是讲故事,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因此情境性是《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诱发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幼儿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指南》所倡导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大班课例《马年贺卡》中,教师将“马年贺卡”与“马年”“年俗”“马”等孩子已有的经验连接起来,创设了“以为什么要做马年贺卡——怎么做马年贺卡——为自己喜欢的人做马年贺卡”为主线的“制作马年贺卡送新年祝福”的活动情境,制作贺卡时提供的红色卡纸,《新春序曲》背景音乐更烘托出年味,增强孩子的情境体验。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景或角色场景,而是从前期经验铺陈至此的,是个“大故事”,孩子始终沉浸在“过马年”的年味中,情境体验更为自然。
“所谓情境性是指思维过程依赖于具体的、有联系的,甚至活生生的上下文关系,而非形式化的、孤立的、脱离具体内容的单纯抽象过程”。由此我们发现,情境性可以是创设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场景,也可以是“具体的、有联系的,甚至活生生的上下文关系”即经验、经历连接的“大故事”;但更多的是两者皆有。不论偏重哪种方式,为孩子创设较好的情境体验是必要的、重要的,通过情境体验,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兴奋,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从而激起他们审美欣赏的兴趣和进行艺术创造的动机。
五、《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作品成果回归幼儿游戏生活。
“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即《指南》倡导幼儿用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感情,美化生活。在大班课例《马年贺卡》结束后,幼儿纷纷将亲手制作的马年贺卡带回家送给自己喜欢的亲人或朋友,来园后我们组织了一个“快乐分享会”,幼儿迫不及待地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亲人和朋友收到贺卡时的反应表现,言语之间充满了快乐和骄傲。
《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关注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将创作的作品自然回归到游戏生活中,还应为孩子创作成果的回归设置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幼儿教育是一种顺应天性的教育。《基于叙事性思维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在教育价值与目标上注重艺术本体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幼儿内在的体验。用这样的视角努力实现《指南》中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