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样打败自己的
2016-04-10马志国
□马志国
他是怎样打败自己的
□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心理困扰:究竟重读高二好不好
高强今年19岁,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的三年级。眼看高考在即,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学习的状态了。上课听不进去,课下不想做作业,晚上睡不好觉,只要呆在学校里就觉得压抑难耐。最近他患了咽炎,吃东西困难,还容易干呕。父母很担心,带着他去看医生,咽炎的症状已经好了,但是呕吐的现象却还持续着。医生拿他没办法,建议转入神经科治疗,但吃了许多药也不管事儿,父母以为高强是因为高三学习压力过大,所以想让他重读高二。
在咨询室访谈的过程中,高强的父母告诉我,之所以想让高强重读高二,是因为孩子性格比较要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学校的尖子生,他习惯了众人瞩目,但现在在重点高中,高强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风采了。连续几次的考试,他的成绩开始不停地下滑,高强的父母知道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希望高强能够以重读高二的方式,提升他在全校的排名,从而找回当初的自信。为了这个决定,家里大费周折,可事情终于办妥的时候,高强却不同意了。
高强的父母向我诉苦,他们不知道孩子究竟怎么了,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孩子,甚至不知道让高强重读高二到底好不好。高强就坐在我的对面,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沮丧,一副失败透顶的病人的模样。
就心理咨询临床经验来看,但凡出现躯体症状而医生无法查出病原的现象,大多都是心理压力所致。而这类躯体化现象,是因为个体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应对时,潜意识里将心理压力转换成了躯体症状,实际上是一种心因性反应,是以病人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为的是减轻内心的痛苦。
因此,我断定高强身上反映出来的躯体化现象,其实就是为了逃避眼前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来源于何处呢?我想正是因为排名下滑的压力,催生了他心底的失败感。他就这样被自己打败了。
心理探究:自己怎样把自己打败的
那么,高强是怎样被自己打败的呢?坐在我对面的高强一直垂头丧气,他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太失败了,彻底失败了……”我对他有如此强烈的失败感而好奇,他告诉我,他在初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全茅,但现在他在重点高中的排名却下滑到500多。
“你觉得自己失败了?”
“这还不是失败吗?”
“那么,怎样才是成功呢?”
“起码要保住前100名吧!”
“那就怪了,重点高中可是集中了初中阶段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假定你曾经的母校前100名都考入了重点高中,难道在尖子生云集的重点高中,你们还能都占据前100名吗?如果这样的话,其他学校来的尖子生排在哪儿呢?”
“也是啊,看来有些人的名次可能要下滑了。”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一定会有很多人不能保住初中时候的名次了。”
“对,一定。”
“那你凭什么要求自己还保持住前100名呢?”
高强沉默了很久才说:“是的,我也很难保持100名了。”
“竞争群体不同了,这就好比国家比赛中的冠军,世界比赛中未必还能拿冠军。”
高强眼睛亮了:“是,是这样的。”
“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明白的道理,你为什么想不通呢?”
“是啊,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道理我没想通呢?”
“就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多年的尖子生,让你对这种高期望形成了惯性,认为自己作为尖子生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是失败。”
“是,过去十来年我都是尖子生,现在一下子落下来还真接受不了。”
我直指要害:“所以,你就痛苦、迷茫、失望,甚至绝望、找不到方向了,你就躲进了病症里。其实,这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困境。想重读高二,实质上也是逃避。可是,以这样的心态,即便重读高二,名次就一定会前进吗?如果回到了高二,名次并没有如预想的得到提升,你会不会感到更失败?若是带着这种失败感去学习,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
“您说到我心里去了……”
至此我们看到,高强的思路是这样的,先给自己预设一个认知误区:我努力就应该是尖子生,然后从这个错误认知出发进行错误的推论:我没有保住尖子生就是彻底失败了。你看,人就是这样从认知误区出发把自己打败的。
心理救助:怎样走出失败的泥沼
高强应该怎样自救才能走出失败的心灵泥沼呢?他是个悟性很好的男孩,一旦意识到了过去的认知误区,就开始积极寻求改变了。但对具体如何改变,他还是存有疑惑。
“换一个思维方向,在强手如林的重点高中,你的成绩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还能保持在500名左右,这能不能说明你的努力有成效?”
“能。”
“重点高中的500名,比普通初中的100名,后退了吗?”
“没有。”
“不仅没有后退,而且还略有前进,是这样吗?”
“是的。”
“更重要的是,当动力与阻力正好相当的时候,逆水行舟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船不能动。”
“说的好。船虽然没有前进,划船用的力起作用了没有?”
“起作用了。”
“如果没起作用,船会怎样?”
“倒退。”
“换句话说,一个学生的名次不但没有后退而且还有前进,你说,这个人的努力是不是有了效果,是不是成功的?”
高强的眼睛有了光彩:“是啊,我没有失败啊,我是成功的。”
“更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自己的成功时,你的学习状态会更好,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大。对吧?”
高强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我知道了,我不去重读高二了……”
随后,我们就如何淡化对考试结果的关注进行了较多的交流。高强意识到淡化对考试结果的关注,有助于在学习中正确把握心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有助于考试发挥出真实的水平。为了帮助他获得更深切的理解,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是小镇上最早开肉摊的,多年经营,练就一手过硬的切肉本领。不管你要买多少,他一刀下去,保准丝毫不差。因此,他有了“神一刀”的美名,他的肉摊也声名远扬,生意自然红火。
有一天,一个不服气的包工头来了,把3000元钱扔到桌子上,说他买的肉其中3.3斤带骨,6.6斤全瘦,9.9斤肥瘦都要,如果“神一刀”能够做到一两不差切好肉就把钱全部给他。有人在一旁鼓动“神一刀”快点切,他却转过身,一遍又一遍地磨刀,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久,他抬头瞅瞅包工头说:“这三份肉我给你切了,你按斤两付钱,额外的我一分不收。”只见他说话间手起刀落,三份肉很快就切好了,上秤一称,果真份份丝毫不差,围观的人赞不绝口。有人问他:一头猪也卖不上3000元,你咋不收下那3000元呢?他憨厚地笑了:“见钱眼开,心里就会长草,长草就会心慌,心慌就会手抖。如果我心里想着那3000元,十有八九会下刀没了准,那就不仅丢了手艺,还叫人家笑话。”
高强听了这个故事,若有所悟。他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放下过高的自我期望,就是要放下对考试结果的过分关注,把考试的结果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听他这么一说,我点了点头。
此外,我还与高强的父母进行了交流。当他的父母听闻高强继续读高三的决定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为了让高强能更好地做好自我调整,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深入沟通。我告诉他们,孩子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一定也有家庭的原因。希望父母降低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同时,在孩子“闹病”的时候,不要过分关注。高强父母承认,孩子的心态确实受家庭影响很大,他们表示一定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走出失败的泥沼,寻找到属于他的成功。
【与教师一起思考】
为什么学生有过高的期望反而学习效果不好呢?为什么淡化对结果的关注会让效果得到改善呢?这既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更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一般来说,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动机,学习活动的效率会不高;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学习活动的效率也不会高;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就中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看,在对待考试的问题上,情绪紧张度过低的情况不多,但情绪紧张度过高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因而学习效率低下也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目的性太强,学习效率会低下?究其原因,这都是“目的颤抖”的错。那什么叫“目的颤抖”呢?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给绣花针引线,并许以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者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手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手的颤抖是目的性过强造成的,所以,心理学家就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目的颤抖”。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目的颤抖”。太想写好字,你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你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出创意,你的脑会颤抖!
为什么会出现“目的颤抖”?现代心理学进行了解释,这是因为目的性越强,就越害怕不能达成,就越害怕失败的结果。而越是害怕失败的结果,大脑中反而越容易出现失败的图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这时,他的大脑里偏偏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图像。这一图像会指挥他的神经系统,使事情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结果球大多情况下都会掉进水里。
那我们该怎样战胜“目的颤抖”?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不再“目的颤抖”呢?前面“神一刀”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神一刀”师傅手没有颤抖,是因为心没有颤抖,没把那3000元放在心上,也就是没把那个目的放在心上。看来,要战胜“目的颤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人生岂能没有目的?目的性,是人的行为所独有的特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目的。但是,目的的存在只能是引领我们前行,如果太看重那个目的,如果将目的当作重压背负在身上,那么,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会惊扰我们的心灵,羁绊我们的手脚。
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我们应该有人生的理想,有生活的目标,有行动的目的。但是,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名利场上,我们都需要把目的看淡一些,多一份勤奋,少一份贪求;多一份踏实,少一点浮躁。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远的,让自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岂能不多那么一筹胜算?
然而,当下却有一些学校,在临近大考前搞五花八门的“誓师大会”,想方设法制造紧张的气氛,让学生感觉进考场犹如进战场,让学生心颤抖、脑颤抖、手颤抖……然而,学习是脑力活动,不同于体力活动,不同于体育竞技,不同于战场拼杀,脑力活动有脑力活动的规律。如此不顾规律的结果,只会让学生的学业成绩,毁在我们亲手制造出来的“目的颤抖”上。
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师把目的看得淡一些,把目的扔得远一点,那么学生的心灵就会少一些“目的颤抖”,学业就会多一份成功的胜算。
(责任编辑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