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拿来主义』
2016-04-10□方莼
□ 方 莼
真正的『拿来主义』
□方莼
为了帮助刚踏入初中门槛的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往往会借鉴一些小学老师惯常使用的激励手段,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开学第二周,我利用午休时间到文印室印了一堆精致的小奖状,准备用来表扬最近表现优秀和有进步的孩子。
当我抱着刚印好的一叠奖状准备离开文印室时,一位班主任同事看见了,好奇地向我问道:“方老师,你印的这一堆花花绿绿的是什么啊?”我向来不藏私,就大方地递给她看,告诉她这是用来鼓励学生进步的奖状。听罢,她又进一步打听我是如何制定奖励标准的,我也原原本本地讲给她听。最后,她向我索要这些奖状的模板,打算如法炮制。我告诉她文印室的电脑中还留有一份模板,她可以自行打印。
随后,我捧着这叠奖状回到办公室,同办公室的两位班主任也对我手中的奖状产生了好奇。我再次为他们解释了一番,同样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奖状模板。但在了解了我所采用的奖励制度后,她们却并没有一味地接受,而是结合各自的班情特点,讨论起了细节处的改进方案,让旁听的我也有所收获。
看着这两位同事认真探讨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所说的话:“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一词在现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就等同于照抄、照搬。其实,这些人恰恰忘记了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文章的本意——对于拿来的东西,“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斟酌使用,而不是不管好坏全盘接受、生搬硬套。
在我所生活的这个江南小城,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新教师、新班主任的上岗培训,我也有幸参与了几次培训活动。我发现,在培训中,新老师们格外关注的是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难题该怎么处理。但后续的一些调查,让我不免有些忧心:几乎每个新老师,都会模仿着讲师讲过的方法来处理班级事务,而若遇到讲师没讲过的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例如,一次培训中,“全国模范教师”于洁老师在举例中提到的让班级孩子人人有事做的“各司其职”策略,以及方便老师和学生能尽快将同学的相貌与姓名对号入座的“席卡”制度,几乎被所有参与培训的班主任“借鉴”,形成了“千班一律”的场面。
事实上,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不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加思索地照搬照用,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甚至事倍功半。例如“各司其职”策略,一位老师打算借鉴于洁老师的做法,但因他的班级中学生人数更多,班级事务不能进行平均分配,他就简单地安排了几个项目让两个同学一起完成,如擦窗户、擦讲台、倒垃圾等。其实,如果能协调好学生的分工,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好,但他偏偏又没有做任何安排,最后落得要么两个学生因工作量不均等而发生吵闹,要么两个学生中更软弱的那个被欺负,任务全归一个人完成。其实,如果他能稍微动下脑筋,变通一下,如请两个同学按照单双周轮流值日,或是分为早晚进行任务分工,只要事先立好规矩,就不会导致这些混乱局面的发生了。
再比如,要开家长会了,认真的老师会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如幻灯片课件等;而想要偷懒的老师则会临时在网上下载一份课件,也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班级的情况直接套用,最后闹出笑话不说,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最可笑的是,某次一位老师甚至将课件上原作者的姓名、联系方式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学生将它抄回家后,家长按照这个电话联系老师,结果发现找错人了,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我能理解,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呆板模仿,而不愿积极创新,最终一定会丧失自己的创造活力与灵性,失去自己的本真。真正的“拿来主义”,应该是有选择、有思考地活用学来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