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是指向过去,还是面向未来?
2016-04-10柳夕浪
新班主任 2016年10期
教育评价:是指向过去,还是面向未来?
教育中,老师对于学生的日常评价工作更多的是在跟“过去”打交道:对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进行复习检查,对已经走过的学习、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回顾,对已经完成的作品、证书进行收集整理……可评价绝不止于此。
人的发展有一个从潜在到显现的过程,其成长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而青少年儿童的才能、素养更多地处于潜在状态。现实中,不只在政界、商界,而且在艺术、学术领域,往往有一批精英是在成年之后才“冒”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可贵潜质在中小学时代并没有被发现、激发;或者他们的才能(如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有所显露,却不被教师认可,甚至还因考试成绩不好而被视为“差生”。因此,教育评价不是对孩子的过去给一个鉴定、贴一个标签——通常给孩子下的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其要义应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质所在、成长空间所在,并为之提供适当的舞台使其潜质能够显露、充分发挥出来,并得到提升。
人是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的。对孩子的评断,首要是维护生命的尊严,对生命固有秩序及超越性本质保持应有的敬畏,不要轻易对成长中的孩子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柳夕浪
(摘自《人民教育》)
(责任编辑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