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可以休矣
——《提高语病识别能力方法谈》指瑕及错因分析
2016-04-10袁亚波
袁亚波
(鄞州高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192)
以讹传讹可以休矣
——《提高语病识别能力方法谈》指瑕及错因分析
袁亚波
(鄞州高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192)
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4题B选项犯了搭配不当的问题——“政府”只能“行政”而非“执政”。《提高语病识别能力方法谈》一文引用该选项却未能发现这一“常识性”错误,且以讹传讹。其原因详细分析如下:迷信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语病考查的认知存有偏差;语病教学没有以学生的困惑为教学的起点。
高考命题;语病;语病教学
《提高语病识别能力方法谈》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5年9期上的一篇专门谈论语病的文章,作者董鸥梳理出“系统认知法”“语感审读法”“结构诊断法”“简化符号法”“标志联想法”等五种提高语病识别能力的方法,为广大考生乃至高三教师指明了语病识别的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瑜不掩瑕,该文存在以讹传讹的问题,美中不足,令人遗憾。
文章在最后引用“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4题B选项(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来说明“语句有某种标志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相应的语病,命题者有时也会打破思维定式,巧设机关,以检测考生能否真正深入研究句子,具备更高层次的识别能力”这一观点。但是,因为浙江省高考命题的失误,该选项犯了搭配不当的问题——“政府”只能“行政”而非“执政”,“执政”的主体是“政党”而非“政府”,“政府”由“政党”组建和领导。《提高语病识别能力方法谈》这样一篇专门谈论语病的文章也未能发现这一“常识性”错误,且以讹传讹,实在令人遗憾。那么,董老师为什么会以讹传讹呢?笔者猜想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迷信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对语病考查的认知存有偏差;三是语病教学没有以学生的困惑为教学的起点。下面试分论之。
一、迷信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命题的科学严谨与否跟是不是“高考命题”无关。一般而言,高考命题理当无任何差错,但是,当高考分省命题之后,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显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教育部于2015年12月公布“2016年起26省份高考使用全国卷”就是一种证明。若拿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来说,命题就至少出现了一处错误,两处不严谨的地方。
一处错误就是第4题B选项。作为正确的选项,依然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政府”可以“执政”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对此的相关表述如下: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第37页)
2.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第64页)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64页)
从以上表述可确认:“执政”的主体是“政党”;“政党”和“政府”概念不同。
就在2011年高考结束不久的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载了《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因为,第一,从法律规定上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唯一执政党。共产党领导行政管理,是由党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确定的,是其他政治力量不可取代的。(节选自第二自然段)
由此可明确:“行政”和“执政”是两个界定清晰的概念,有着各自的使用范畴,“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执政”的主体是“政党”。这背后的法理逻辑是:“政党”“执政”后组织并领导“政府”“行政”。
所以,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4题B选项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政府”不可以“执政”。
两处不严谨存在于第1题和第5题。
第1题要求选出“注音有错误的一组”,给出的标准答案是C项。其中“令人咋舌”的“咋”应读“zé”,选项错读为zhà,错误非常明确。问题是C项中的“馄饨(tun)”作了轻声处理,而D项中的“神甫(fǔ)”(《现代汉语词典》不管是第5版还是第6版中都作轻声处理)却没有作轻声处理。如果C项中的“馄饨(tun)”的轻声处理是对的(高考复习都以《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为准),那么D项中“神甫(fǔ)”的读音就该算是错读。如此,2011年浙江卷第1题就该有两个选项“注音有错误”,即有两个正确答案。对此,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编著的《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第9页予以了确认:“答案为C、D。”即在高考的实际阅卷中,选C或D都算对。题目要求是选出“一组”,而答案是“两组”,这对考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构成了巨大的干扰。
第5题原题如下:
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答案是C项。这是一道只能用排除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题目,只因命题选材不严谨。明明是“在紧要关头”“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注意是“在紧要关头”是“济”,怎么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呢?“文以应变”能省出两千字之多么?这哪里是“济”,又哪里是“应变”,分明已是“文以为常”了!至少也是“文白相济”了(何止是“到紧要关头”)!可能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的话语存有随意性,故而用抽象的例子来论证自己观点时犯了逻辑不严之误,故可见“也许”字样。但是,高考命题者却是“专家组”,总不该犯选材不严的错误。
二、对语病考查的认知存有偏差
笔者曾就“政府”能否“执政”就教于备课组中的高级教师,他们的观点我理解如下:语文考查的是一般性的词语知识,不是考政治。言下之意,“政府”能否“执政”这一疑问只存在于政治学科,在语文学科是可以的。许是日常交流而非严谨的学术探讨,彼此都用词随意,但依然无法掩盖一个需要解决却远没解决的问题:语文学科的边界何在?抑或语文学科的独立性何在?其实,根本的问题是:语文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就语文的“课程性质”表述如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就不应该存在语文学科和政治学科在词语表达上用法不一的情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表明词语的知识和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在统一,怎可割裂?对此,最为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词条释义可以为证:
【政党】名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
【政府】名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例如我国的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执政】动掌握政权:~党。
【行政】①动行使国家权力:~单位|~机构|严格依法~。②名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人员|~费用|一位副所长管科研,另一位管~。
可见“政府”对应“行政”,“政党”对应“执政”,词语的知识和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在统一,故语文教师不应对语病考查的认知存有偏差。
三、语病教学没有以学生的困惑为教学的起点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是“真”知识么?是根据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的么?
在高考压力下,学生理解的语文知识等同于应试知识,而语文老师拿着参考答案讲解试卷就是在教授“伪”知识。何出此言?拿着答案做题的思维方式和“赤手空拳”应试的思维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已受限,后者开放式,答案自然差异大。若老 师不从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出发,不考虑学生在考场上紧张的思维状态,那么以上差异因为参考答案的一统天下而被“压制”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语文老师讲的都是“伪”知识。笔者在教学初期就曾犯过这等错误,有学生明确质疑笔者教学的“虚伪性”。
我们仍以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4题为例来说明。《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第32页指出该题的“难度系数为0.32”,“属于难题”,即全浙江省只有百分之三十二的学生答对了该题。为何有这么多学生错呢?不知道董老师有没有看到这个数据,也不知道董老师有没有想过学生是怎么想的,可以肯定董老师没有“真正深入研究句子”,或者没有倾听学生中那些个微弱的不同的声音。笔者之所以能发现这个错误就是因为能够倾听不同学生的困惑。在那些被判错误的学生中,文科生肯定占绝大多数,因为政治老师明确表述过:“政党执政”,“政府行政”。在政治学科中正确的怎么在语文学科中就错了呢?这许多年来竟无人正视这道高考题的错误。考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多考一分,干掉千人”,那三分呢?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不可更改,但后来的高考命题者应因此而警醒。
如果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能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授业解惑”,一定能避免被学生认为是在拿着答案讲解“伪”知识的尴尬,一定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学有所成。
行文冒昧,就此搁笔,希望错误的高考题不再被以讹传讹,同时以此文就教于大方之家。□◢
(责任编辑: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