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的路上丢了什么
2016-06-01王在恩
王在恩
(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浙江温州 325024)
“逐日”的路上丢了什么
王在恩
(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浙江温州 325024)
语文课堂的变革一直在路上。自从2003年课改启动以来,语文课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革新。毋庸置疑,有些革新的语文课的确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品位。但是,变革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更有一些课缘木求鱼,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笔者曾听过一青年教师执教的课改意识较强的公开课——《夸父逐日》。这节课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某些套路,大胆地实行课堂翻转。课前的预习,让学生通过视频来学习朗读,且又解决了课堂上应该学习的基础知识部分。课堂上,教师除了稍微检查一下预习作业外,就开始探讨文本的内涵了。就这样一路过关,一路讨论,一路将改革进行到底。课上课下,笔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带领学生“逐日”的路上究竟丢掉了什么呢?
一、丢掉了“文”与“言”的契合度
翻转,教师把课内应该学习的基础知识全翻转到了课前,这一转,就没有转回来。于是,字词的学习没有融入课堂,句子的学习没有融入课堂,诵读也没有融入课堂。在课堂的第二个环节“如何逐”中,该青年教师出示了一句话让学生填写并说明理由:“夸父( )地逐日(要求:结合文中词句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说“夸父勇敢地逐日”;有的说“夸父坚持不懈地逐日”;有的说“夸父不辞辛苦地逐日”;等等。虽然教师的PPT上要求“结合文中词句说明理由”,但是,学生都没有结合其他词语,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之所以如此,可能是该教师觉得基础知识已经在课前学过了,没必要再在这里重复了。
“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这是钱梦龙老师早在1997年就指出的问题。这节课的课前预习是“有‘言’而无‘文’”,只是让学生做选择题,让学生记住文言字词的含义。而朗读是在没有多少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文”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进入课堂的讨论环节,就把“有‘言’而无‘文’”翻了个个儿,变成了“有‘文’而无‘言’”。“文”“言”分离一直是文言文教学的软肋,一直让文言文教学陷入深深的泥潭。
再看这篇只有37个汉字的短文,真的可谓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嚼头。如果教师带领学生步步“追逐”,可以说每一个脚印里都会洒满阳光!比如第一句“夸父与日逐走”,就可以在领会词义、句义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这个“走”字。该教师出示了“走”的篆书,但没有用好。笔者觉得可以做一下处理,教师不妨边板书“走”的篆体字,边启发学生说:“同学们看这个‘走’字,像一个人甩开臂膀,迈开大步,他在干吗?”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必定会领悟到这个字的内含!当大多数学生都领会了这个字的含义后,教师再出示夸父的漫画像,并让学生想象夸父的步子有多大,再让学生用夸张的语言说说他奔跑的样子。那么,“走”的基本义、语境义以及深藏其背后的文义不就一下子都深深地烙印于学生的心中了吗?
二、丢了语文课堂应该坚守的“语言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给语文课程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文言文课堂是不是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很多教师误以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现代文的事儿,而文言文只需把应该考到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其实,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且要更接近本质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节课,我发现该教师一直在“高空作业”,比如她在“为什么逐”的环节中,在探讨“桃林”“逐日”的象征意义上就花去了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她还下发了一些关于桃花的材料,让学生围绕桃树、桃花展开探讨。结果,文本的语言学习几乎没有涉及,文言文的学习成了一桌变味的文化大餐。
笔者觉得,教师应该完全回到文本中去,回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句话上来。听课时,笔者一边听,一边在试着做和她相反的活儿——设计更加贴近语言学习的课:“道渴而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有没有过“渴”的感觉?这样,“渴”这个在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生理感觉不就在文言中复活了吗?学生会说,一点点渴就难受得不得了,而“渴死”该是一种多么巨大的煎熬啊!接着,再让学生体会“道”的含义。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道渴而死”和“渴而死”有什么区别?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道”字的深刻含义,让学生体会夸父一直在逐日的道路上。“逐日”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他是渴死的,临死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体会他对手杖的寄托,让学生体会他的手杖上一定沾着他的汗水、他的气息,让学生体会他对后来的逐日者寄予的厚望,体会他给后来的逐日者带去的福泽,让学生体会他如山的身躯倒下时的壮烈,让学生体会眼前蔚然的桃林是多么诱人、多么美丽!
文言文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要让学生探得其中的真味,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帮学生“泡”开词义、句义,甚或段落和篇章义。“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涛浩渺在眼前”,读出“着墨处”的“未曾着墨处”,读出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学生就会感受到文言文的无穷妙处。笔者觉得执教文言文的文本,需要教师放出眼光,潜入文本,读出自己的真感受,然后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笔者在听课时私下设计的教学流程,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巧妙地体会了夸父的精神实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业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问题是: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真的不必刻意去追求所谓的“人文性”,对语言的学习到位了,“人文性”是可以被裹挟着一路前行的!
三、丢掉了语文课改的初衷
语文课改的初衷是什么?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有一点一定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更好地学习语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笔者曾经参观过一所课改比较先进的学校,在他们的课堂上发现了很多非语文的东西。他们所谓的自学是背课外参考书,什么课文全解、攻略之类的东西,那些书上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都有解释,学生在那里哇啦哇啦地背诵,接着,再让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笔者看过之后的感觉很不好,就像吃饭时喉咙里卡了鱼刺一样难受。其实,他们这不是语文课堂,而是语文“考堂”,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无非将来多考几分!从这里看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生生被考试绑架了!
语文课堂要不要改革?当然要!但是,要看你如何改!如果你把非语文的东西搬进课堂,如果你一味追求所谓的小组合作,如果你只顾翻转课堂,只顾所谓的预学案,只是小组合作,而没有顾及语文学习应有的规律,没有顾及全体学生,你的改革就是失败的。纵观《夸父逐日》这堂课,学生的预习效果是千差万别的,正是因为教师把课堂翻转了,教师想当然地(也可能是潜意识地)认为学生的学习起点很高了,于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没有照顾到那些学习起点低的学生。结果课堂一直是由好学生领跑。我数了一下一个班将近五十个学生中也只有十几个学生在发言,其他的学生全陪坐、陪听、陪鼓掌!这样看来,翻转的时候就“转”掉了语文的真东西,非语文的成分就太多了!
听、说、读、写、思,应该是语文课完成的任务吧,可是,我们的很多课堂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是在技术层面上“追逐”,不知道“太阳”在哪里!结果技术层面的东西越来越多,语文的真味越来越少。这位教师最后出示了一张PPT:“夸父,跑吧!……”目的是让学生写一段话,让学生内化夸父的精神。结果铃声响了,学生没有“跑”,她就出示了一段自己写的话……一堂课下来,学生一直说、一直听,没有写,很少读,这样的课堂当然也很少有思考了。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一直飘在空中。这不该是课改的初衷。既然有违语文课改的初衷,自然也就有违“以生为本”的宗旨了。
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纵观很多改革的课堂,大多是在教学内容上出了问题。就如这节公开课,也是在教学内容上丢了很多东西,丢了语言的真正学习,丢了文言的实质东西,丢了“听、说、读、写、思”的半壁江山;而课堂强调的、追求的是所谓的方法,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一个青年教师敢于探索是好事,勇气可嘉,但一旦探索偏离了语文的航道,那就未必是好事了。但愿我们的课堂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真功夫!但愿我们在追求技术层面的东西时,一定要看准这种追求是不是语文的!
行文至此,笔者突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写的《夸父逐日》:“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有些课堂在“西奔”时做了很多徒劳的事,还不如回头“撞上”!或许语文教学的根本就在原地,就在你的脚下!□◢
(责任编辑:巫作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