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才有的“蒙古烤肉”
2016-04-09
朋友有乔迁之喜,大伙携家带眷,到他的新家“轰趴”。一百平方米的公寓挤了十几个人,热闹极了。高中生窝在书房打电子游戏,小学生戴着耳机看动画片。客厅兼饭厅里,年龄从四十出头到五十多的中年人,大摆龙门阵。
大人、小孩各有各的乐子,就这样从下午三四点多坐到傍晚,该用餐了。大伙早就说好到外头吃,可吃什么呢?主人建议:“不如去我家附近吃蒙古烤肉?”此议一出,迅速达成共识,我更是第一个喊YES。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吃蒙古烤肉了,给他这么一提,馋劲大发。
蒙古烤肉其实与蒙古毫不相干,是台湾才有的食物。台湾作家焦桐写过一文,说到蒙古烤肉原是出身北京的相声演员吴兆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所创。当时吴兆南和友人在台北萤桥旁,合伙开了一家“烤肉香”,卖改良自北京风味的烤肉,本想立号“北京烤肉”,然而政治敏感时代,取名“北京”,那不有“通敌”之嫌?这么着,叫“蒙古烤肉”得了。于是,台湾从此有了在蒙古找不着的蒙古烤肉。
70年代,当我还是孩子时,每逢周末、假日,父母就会带我们姊弟上馆子,常吃江浙菜或西餐,爸爸偶尔想换换口味,就去现已歇业的中泰宾馆吃蒙古烤肉,说是那儿环境好一点,还有烤涮两吃:“烤”就是蒙古烤肉,“涮”指的是火锅。
爸爸爱吃涮羊肉,我却始终偏好蒙古烤肉,倒不是因为它是多么了不得的美食,我爱的其实是用餐的流程——你得捧着空碗,先去肉案边,从牛、羊、猪、鸡乃至鹿等肉品中,选择一种,放个四五片进碗中,是为主料;跟着转往琳琅满目的蔬菜台,随意挑个几样,堆在肉片上,是为副料。接下来,该选调味料了;酱油、麻油、姜水、蒜泥和柠檬水等,各加半匙到两匙。最后,端着这会儿食材已堆得高高的碗,移往烤台,交给厨师。
师傅接过碗,将碗中的肉呀菜的,一口气地往他跟前的大铁锃一倒;滋啦一声,白烟蹿起。他手持超长的筷子将生料摊平,拨弄两下,随手淋一点水,再翻个两下,另一手取来另一只干净的碗,用长筷一扫,说是烤其实更像是炒熟的肉和菜,便落入碗中。
瞧,对孩子来讲,这难道不像办家家酒一样好玩吗?不,比那更有意思,因为孩子不但可以自己作主决定食材和调味,参与烹饪的过程,更能够享受那成果,借由舌尖上的滋味,初步学会食材的比例与搭配道理,拿捏出调味的准则,这可是拿野花、泥土办家家酒比不上的。是以,蒙古烤肉既是我的儿时滋味,还给当年的我上了一堂美食“实演课”。
话说回到在朋友家聚会后去的蒙古烤肉餐厅,名叫“黑麒麟”,其装潢呼应店名,以黑色为主调,还挂着现代艺术作品,要不是店里一角架设着大铁锃,我会以为这里是一家标榜复合餐饮的所谓“潮店”。
幸好,装潢摆设虽新潮,蒙古烤肉仍大致保留着熟悉的老味道。比较不同的是,除了任君调配的佐料外,也可以请师傅代劳,用店家的综合佐料,做成“和风”或“韩风”的蒙古烤肉;火锅汤头亦不仅限于传统的清汤或酸白菜,还有泰式绿咖哩、日式担担锅和蔬菜锅等数种口味。凡此种种,想来是为了配合饮食口味“哈日”“哈韩”或“重口味”的年轻消费者的喜好。
而我们这伙人也依生理和心理年龄分为两派,青春的专攻异国风味烤肉和火锅,中年的多半兴致勃勃地自选作料,吃了一碗又一碗的蒙古烤肉。我呢,当然走老派路线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