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能量”提炼闪光点
2016-04-09ktv
ktv
我是憎恨一切形式个人崇拜的人。不过看完《史蒂夫·乔布斯》这部影片,我可能会觉得乔布斯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人物,或许好多人(特别是乔布斯的仰慕者)会觉得这部影片是对这个人物持否定态度的,但在我看来却正好相反,在人物塑造上的这份功劳,当属编剧阿伦·索尔金(Aaron Sorkin)所有。
索尔金在许多知名作品里,都采用了这种“于短处寻长处”的手法。大家可以回想下《社交网络》和《新闻编辑室》的主角,索尔金的切入点几乎都是该人物的负面特征—自私、软弱、偏执、油滑,本片也概莫能外:乔布斯甫一出场就是傲慢、固执的化身,对身边人的刻薄和对同事的咄咄逼人成了多数观众眼里的第一印象。可就像前两部作品一样,索尔金笔下的人物要比一般的电影深刻复杂许多,他在大体上否定一个人物的同时,会从这种“负能量”当中提炼出该人物的核心闪光点。
比如《社交网络》里的扎克伯格虽然自卑而自负,但他的巨大成功却离不开自己强大的执行力;《新闻编辑室》的主角一开场便被人质疑新闻行业的操守问题,他非常坦白地交代了当前新闻业的现状,但最后也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坚持。在没有对一个行业的内部运行潜规则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编剧们是很难拥有这样的人物描写能力的。本片中的史蒂夫·乔布斯纵然拥有值得为人咬牙切齿的各种傲娇属性,但到最后,我们依然为其对技术产品的深刻洞见和深藏心底的父爱所折服,即便那些他的各种“仇人”私交,也会为他的成功热情鼓掌—先给你一个坏的第一印象,然后到最后让你发现他的可爱之处,这不是编剧对自己的挑战,那还是什么?可惜,本片未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
本片有着一个非常巧妙的剧情结构,索尔金把整部电影压缩在了三场乔布斯职业生涯中关键性的产品发布会前的几个小时,每次发布会开场都会为主角带来一连串问题,有技术的、有市场的、有领导的、有同事的、有朋友的,还有家人的。高度压缩的时间和高度密集的矛盾,一下子就把电影的整体节奏带到了一个苹果处理器般的速度上,尽管多数人对这种处理方法颇有微词,但本片的空间和时间压缩处理,并没有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那般的硬揉味道,因为本身发布会就是一个比婚礼更庞大的庆典,这个场合自然可以吸引到影片中涉及的各种关系的人物到场与主角进行公开或者私下的交流,而导演丹尼·博艾尔(Danny Boyle)并未被这种单调的场景限制住自己的发挥空间。
考虑到主角是一个思维跳跃性很强的人,而他与每个人的矛盾点都不尽相同,因此就给了导演在视听表现上的足够空间,在处理不同的对话内容时,影片也会根据这些对话本身的节奏和信息密集度,在视听语言上做不同的文章。
当乔布斯和市场总监谈到未来的太空科技时,那么他们身边的墙上就会叠化进入火箭发射这样的画面素材;当乔布斯和解雇自己的上司谈及多年前的那次纠纷时,影片又非常“嚣张”地来了一次涉及四处场景和三个时间段的交叉剪辑。这场对话是他的上司要求他对多年前那桩事件做出公开解释,但乔布斯执意不肯,在俩人激烈的对话交锋中,时间回溯到了乔布斯介绍上司来苹果公司任职的酒吧,以及上司在辞退乔布斯前夜来到他家、董事会表决辞退乔布斯的会议室三处场景中,这些场景和当下乔布斯与上司所处的发布会走廊场景来回跳跃,随着对话的深入,这种转换的节奏也随之加快。对剪辑,我一直有个原则,有些剪辑手法,比如今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这样的,虽然你看着目眩神迷,但事实上它的剪辑要求并不高,剪辑师只需要找出那些构图中心在画面中心的素材,用动作顺接的方式拼接起来即可;但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剪辑,就需要你在理解对话内容、时空关系和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电影内容的节奏变化,来处理各种素材的出现时间,同时又要保证观众在整个观赏过程中不会对事件本身产生困扰,因此在我眼里,本片导演和剪辑在节奏的总体把控上,是灵魂性质的人物,这也是许多奥斯卡提名影片都不具备的素质。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出人意料地没有入围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
尽管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多数人把目光聚焦到了无聊透顶的小李子拿影帝这些事情上。不过在我看来,失意的或许才是真正的那个英雄,我相信在许多年里,《史蒂夫·乔布斯》是当之无愧的人物传记片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