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写作常见问题释疑解惑

2016-04-09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

湖北 万 安

高考写作常见问题释疑解惑

湖北 万 安

一、我写作文总喜欢打草稿,可是常常因为打草稿,时间不够用,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改掉这个毛病呢?

其实,打草稿并不是什么坏毛病,因为经过打磨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由于考场作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笔者建议有该问题的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看到作文题目后,千万不要匆匆落笔、草草成文,而应根据题意在草稿纸上快速列出简要的作文提纲,或者打腹稿,让自己纷繁复杂的思绪有个清晰的框架。

2.列提纲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根据题意拟标题;第二步是定中心,即在已经确立话题的基础上,用三分钟时间拟好作文开头与结尾的提纲;第三步是选材料,即根据主题和立意,分别列出作文中要运用的主干素材,力争做到材料新颖、典型。至此,一篇文章的提纲就成形了。

3.考生可在“列提纲”的基础上构思成文,运用“填充法”让提纲变得血肉丰满,争取不涂改,一气呵成。如果你真正地运用上述方法,那么因打草稿时间不够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老师总评价我的作文“虎头蛇尾”,其实我也知道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会把开头写得太繁琐,导致结尾匆匆完结,这个要怎么才能改掉呢?

作文中的“虎头蛇尾”一般是指开头写得精彩,紧扣中心,闪亮开篇,而结尾写得潦草,和开头没有遥相呼应,亦没紧扣中心,就形成虎头蛇尾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列提纲不够完善,前半部分仔细斟酌,考虑周详,后半部分放松警惕,降低要求;二是考场时间限制,前半部分投入时间太多,力求尽善尽美,后半部分时间仓促,只能草草收场;三是写作经验,缺乏一定的写作经验方法,造成头重脚轻的结果。那么,考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虎头蛇尾”的问题呢?

1.首尾呼应法,即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考生要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2.名言警句法,即结尾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着意于升华主题,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这种结尾往往用三言两语,表达出含意深刻又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3.抒情议论法是文章结尾的一种常见手法,这种手法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当然,在考场写作时,也不可拘泥于这几种手法,应该活学活用,随机而动。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文章的结尾都会遵循一个原则: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能繁冗累赘。

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非常多的,比如很多时事新闻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可我在考试中往往知道素材却不会用,这个问题应该要怎么解决?

根据平时的阅卷观察,我给大家提供几种方法:

1.还原真实场景,渲染气氛。要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热点新闻,扣住主题选取新闻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还原和再现,渲染气氛,为论证观点埋下伏笔,如时事素材“医护人员手术室内摆拍”运用实例:

透过这光影,那被争论的浓云笼罩着的真相,却又渐渐清晰,连续七小时的手术后,病人的腿终于被保住,医务人员终于将悬了七小时的紧张之气一一轻吐。治病救人的喜悦让他们欢欣,可当手术灯熄灭的时候,他们刚刚还闪烁着光泽的眼眸旋即黯淡下去。他们默默看着身旁这朝夕相处的环境,念及其即将搬迁,关于往事的回忆逐悉数涌起。头顶的手术灯早已不知明灭了多少个日夜,而他们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妙手回春的经历中得到了短暂而充实的暖意。他们不甘就这样走向另一处光影,但这让他们在众人的目光中曝晒炽热,最终伤及自身。

这个片段以医护人员的自拍为素材,通过对自拍场景的还原描述,融入作者的想象和思考,再现了医护人员在手术室里所思所想,为后文议论作了铺垫:呼吁人们对医护人员应少些质疑,多些理解。

2.引用人物语录,增强文章底蕴。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常常会引用一些人物格言。他们的故事让人震撼,他们的语录更容易启发人的思想,如引用热点人物乔布斯语录的写作片段:

独醒,是不为外界所束缚,清醒的自我认识才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道:“你们不活在别人得出的结论中,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多么的可贵。”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不能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众人皆醉我独醒”才可真正看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前方。若可独醒亦能独处,便已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眼界决定心界,心向太阳,在孤独中感悟,以一种自信,自清的心境,去努力追求自己的信仰,以最美的姿态绽放。

这个片段紧扣“独乐”“独醒”的主题,通过对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上的演讲词作深入的解读,有力论证了“独醒”的重要性。引用热点人物语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挖掘小细节,从小众故事中找到新鲜感。一个重大的新闻时事大凡给我们的印象具有大众性,统一性,如果我们善于挖掘时事人物的“小细节”“小画面”,就会发现一片奇妙的天地,如运用热点人物宁泽涛的写作片段:

其实宁泽涛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还有至关重要的一项原因——他是一名军人,而且是一名海军。军人的斗志磨炼了他的毅力。就像同样从军队走出的优秀运动员王皓和林丹那样,正是军人这种不服输的意志和刻苦训练的作风,才成就了现在的宁泽涛。如今,宁泽涛这个“小鲜肉”已成长为了“新飞鱼”,这次仁川亚运会的突破也给他增添了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明年俄罗斯喀山的游泳世锦赛上他会再创佳绩,他也一定会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游泳队的奇兵,因为他代表着中国游泳未来的新希望!

宁泽涛的故事大家都是熟知的,但很少人知道他作为军人的一面。把他生活的小细节找出来,从小的角度去解读人物,可以博得阅卷老师青睐!

四、每次写作文已经想好要写什么了,但把整件事写出来后,却总发现字数远远不够。怎样才能保证作文写够字数呢?

“把整件事写出来后,却总发现字数远远不够”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叙事单一,内容单薄”,要解决之关键在于丰富人物形象,充实叙事内容。具体来说,即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可感,有人常常用“猪肚”来形容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说内容要具体、丰富、翔实、蔚为可观。

1.找到合适线索,勾连要素。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线,包括实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如林双不的经典篇目《枪》,这篇文章以实物线索“枪”为明线,以情感“误会”为暗线,双线并进,情节因为一把玩具枪而产生误会,因为误会而推动情节发展。运用这种方法,能节省大量笔墨,使故事内容更为集中,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注重联想、想象,旁征博引。所谓联想,就是指由某个载体引发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外国小说名篇《半张纸》,就是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线索,连缀起回忆联想中的一个个生活场景,牵引出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的回忆,深刻再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再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作者通过快镜头的方式,对母亲几十年的生活进行了回放,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深切地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丰富的内容要通过联想从记忆中提取,这里说的联想,就是要把与题目相关的、相近的、相反的、类似的事,尽量回忆起来,要横着想,再纵着想,先把想到的简单记下来,然后再分析整理,看哪些可用,哪些暂且不用。

3.捕捉生活细节,深入挖掘。记叙文如果是平铺直叙,陈述介绍,文章便显得言而无物,内容匮乏,读来乏味。这就需要考生学一些描写刻画的方法,使我们笔下的人或物写出精神、亮出特点来。比如写人物要写“活”,就必须采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白描、细节描写等方法。如2015年湖北满分作文《渺小也可绽放美丽》:

人群喧闹着,喝彩声如巨浪起伏着,声声打在你心里。你略微低头,紧咬嘴唇,看着随旋律晃动着的人群紧了紧手指,再低头看看与舞台上华丽装扮的演员形成鲜明对比的衣服,你皱起了眉头。没有人在此刻会注意到深埋着头、紧握着皱巴巴衣服的你,前面那如太阳般绚丽的舞台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这个语段写得充实,就是因为刻画人物活灵活现。这段文字运用了大量的动作、神态、神情等描写,淋漓尽致刻画了一个小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形象刻画,既写活了人物,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此乃一箭双雕!

五、每次写作最怕偏离主题,如果写到一半发现偏离主题应该如何救?

鲜明准确的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少之就犹如“无帅之兵”。因此,议论文论点的表述一定要准确精练,态度鲜明。但不少考生常常反映有作文写到一半偏离主题的情况,如果考生能掌握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往往能出奇制胜地挽回败局。

1.比较分析,切入观点。如果前面的内容已经偏题,我们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通过比较来辨析话题的差异,过渡到与主题相关的事例,从而与之建立逻辑关联。比如围绕“立着和靠着”写一篇文章,考生前面的内容写的是与话题无关的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由金庸的武侠世界联想到墨子的侠义人生,继而谈到墨子本儒学中人,可虽为儒人,却不惟孔训是从,然后围绕“独立”选材议论,逐步转入正题。

2.抒情议论,点题升华。如果前面部分已经偏题,在结论收尾上做文章尤为重要,运用抒情议论法重申观点,强化中心,这样一来,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比如:

上帝是公平的,机会是均等的。人生的道路要自己去选择,不要随波逐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菱就不要渴望是浅水,深水才是成就梦想的天堂。是荷花就不深不浅,适合自己的才能正常生长。人亦如此,让我们扬起风帆,向着只属于自己的海域进发吧!

这则结尾首先点出“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紧接着运用一组生活意象佐证观点,最后直抒胸臆,发出号召:让我们扬起风帆,向着只属于自己的海域进发吧!文章紧扣中心,亡羊补牢。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