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魅力

2016-04-09程新宇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石块个数长方形

程新宇

一、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数学情境之美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寻找知识、情感与个体心灵的结合点,将生活与自我融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体验式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

1.以实物创设情境,一般是用具体的实物或者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从感官上直接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知识。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可以直接出示长方体的实物,问学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从点、线、面这三个角度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来创设情境,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素材,创设一种学生很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使其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表演一番,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参加。进行分组后,每组都有不同商品的价格,每个同学都配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活动开始后,教室里买卖声不断,就像在生活中一样。这样,完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以多媒体为载体,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动态地、有效地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把文字、动画等多种信息组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从而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体验,能够有效地弥补那些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出熊大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数一数熊大家来客人的情况,从而得出来了哪些动物,哪家动物来的多,哪家动物来的少,渗透统计知识。这样选择和设计与当今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处理,将画面、声音等集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

二、自主探究——学生体验数学探究之美

在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享受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一课时,直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石块,问学生: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一脸茫然。接着问:怎样求它的体积呢?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的学生问:“有没有计算这个石块体积的公式呢?如果知道了公式,利用公式不就可以求出石块的体积了吗?”听到这话,我马上补充:“你们知道这种石块的体积公式吗?没有计算石块的体积公式,我们就不能求出它的体积了吗?”学生一时被这个问题噎住了。不知石块体积公式,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学生马上议论纷纷,讨论起来,争相想办法。不一会儿,有的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石块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容器,把它装上水,再放入这块石头,这时候水面就会上升,只要把长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的体积求出来,石块的体积也就求出来了。我直接问学生:“这个方法如何?”学生频频点头,我接着问学生:“那水面上升的体积怎么求呢?”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量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后计算体积。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测量呢?”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到:“先记录好原先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石块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减一减即可。”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算法后,我马上又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求石块的体积呢?”学生马上又开动脑筋:分别求出放入石块前后水的体积,再减一减即可。通过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后面的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顺理成章。

三、实践操作——学生体验数学操作之美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亲自动手操作是体验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先让学生分别动手用3个、4个、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学生拼成的长方形出现几种情况后,提问:“如果给你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是不是越多?”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纷纷投入操作、验证的活动中。当学生发现正方形的个数是偶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个数会多些;正方形的个数是奇数时,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会少些时,教师继续问:“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些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然后让学生继续探索,学生心中充满疑问,积极思考,最后操作发现当正方形的块数是 2、3、5、7、11、17、19、23……数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块数是 4、6、8、9、12、15……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学生明白像上面一行的这些数就叫做质数,像下面一行的这些数叫做合数。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学生学起来愉悦,做起来高兴。

四、合作交流——学生体验数学合作之美

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多创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感受数学合作之美。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由于是按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观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长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这样有计划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去发现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总结数学规律,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把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知识、生活领域中去学习、去发现、去总结、去反思、去再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石块个数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没有风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分类数 不出错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翻石块
补缺口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