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2016-04-09樊晓东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教育更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如何教书,如何育人,“互联网+”的时代,给我们提供机遇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改革,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全球化发展,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阻隔,让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人们可以“零距离”沟通。这一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形式转变成为可能。美国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应运而生,中国紧跟其上。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等各种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正在给中国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我校于2014年9月推出了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案翻转和信息技术的翻转,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
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了信息化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一是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二是教育信息化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三是教育信息化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
2.个人背景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教育信息化到底该怎么搞?如何跟学校教学、管理结合起来?哪些信息技术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将会对提高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产生哪些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对教学改革的一腔热情,我从2010年起,重新来到教学的第一线,亲自担任1004班的兼职班主任兼物理教师。1004班毕业后,又继续担任1407班的兼职班主任和物理教师,这样做就是想通过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真正探索和践行教学改革,体会改革给教师和每一个孩子带来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总结经验,进而将成果再深入推广。
二、优质资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
教育信息化浪潮来袭,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等新概念、新技术正一步步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人们的学习方式。为了应对这种种变化,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我们不断更新硬件,学习新软件。
1.硬件方面
教育部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即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校的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可上网,实现了“班班通”,每一个班级都拥有多媒体设备。全校教工开展网络教研,共享网络优质资源。
2.软件方面
刘延东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提到:“‘互联网’开启了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新时代,我们应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相互学习借鉴各自的成功经验。”
一是幕课培训:我校邀请以北大博士唐振庭为代表的幕课培训团队,来校为教师进行了十余次培训和讲解,目的是让教师们对当下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新理念,改变方法。 二是微课制作:我校组织各学科的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多次前往上海、西安、南昌、广州、深圳等地学习制作微课,亲自聆听如何用微课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并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微课大赛。三是读书活动:为了和翻转课堂相结合,推荐教师认真阅读《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教育部推荐图书排名第四),了解“美国数学教父”可汗是如何凭借一根网线颠覆了美国的传统教育。
三、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1.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概念: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我校目前翻转课堂的载体分两级,即高级形式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和基本形式的书面文字支持下的“太原十五中教学设计”,即信息技术的翻转和学案翻转。“211+1”即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课中以问题驱动式的形式开展20分钟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10分钟时间的以小组为单位构建本节课知识框架,10分钟时间进行本节内容的检测,查缺补漏。课后“+1”的周清制,每天上午第五节课为周练时间,每天安排一科。
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实际的生源现状,在校领导为期一年调研和系列实验的基础上,课改于2014年9月正式拉开序幕,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课改组织机构、实施步骤、实施办法、模式流程、集体备课、教学评价、保障实施。其中,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学案的编写要求、课堂流程操作手册、学生分组方案、“学案式”教学过关考核实施方案。
模式成立: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深入发展,老师们在把握教材、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面的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进行本校教师的赛讲选拔,逐渐推出并形成了一套太原十五中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编写成集,它们是《太原十五中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集》和《太原十五中翻转课堂“211+1”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教学设计集》。
2.成果及反思
信息技术的翻转是指老师提前录制微课,让学生自学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老师再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的交流,实现知识内化。信息技术让学校的课堂真正实现了翻转——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微课自学的优势在于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碎片化学习方式。
到目前为止,我已录制了200多个教学视频,点击量达3万多次。通过数据分析,通过QQ等交谈工具,我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对问题随时解答,并且用“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这种形式在网上回复,既做到了师生互动,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在QQ群中学习,O2O线上线下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学习和混合式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翻转课堂课改,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日渐显现。以我所带的1407班的物理学习为例,学生的学习状况改善显著:
一是差生转化。有一位学生,过去不会学物理,在微课的帮助下,坚持努力不放弃,逐渐由“学不会”到“学会”,产生了兴趣后,又由“学会”到“会学”,在最近一次的考试中,物理成绩居然跃居年级第一。
二是好生优化。有一部分学生,以前物理学习有较好的基础,接触了翻转课堂后,自主学习热情更高,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线上交流和对话,学习由“会学”变为“爱学”。
三是成绩良化。通过对1407班物理成绩的跟踪分析可以看出,本班的成绩正稳步前进。这个班在高一入学时属于平行班,从高一到现在的9次考试中,前五次成绩还和其他平行班的成绩不相上下,到第六、第七次考试时,班级物理均分已经开始高出平行班,而在最近的第八、第九次考试中,物理均分甚至超过了尖刀班。
反 思
刘延东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提出:“要以人为本,推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她说,“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再多彩的视频,再精美的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手牵手的温暖鼓励。”
仔细观察周遭,我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运用信息技术,同样录制微课,有的微课甚至讲解精湛,为何点击率不高?为何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我个人的体会是:翻转课堂这一手段,最终是要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更重要的是在教授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注重对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注重对“人”的培养。
我利用翻转课堂搞了一次高中物理夏令营和一次冬令营,目的是“悟物穷理、启迪智慧、修炼品质、明礼诚信”。每一位参加的学生都要郑重地写下申请书,并请家长签字寄语,经我一一审核后签字批准,方可加入。在寄语中,我这样写道:“希望这次特训收获显著,不仅在知识上,更是在能力和做人上;教育是慢功夫,希望大家小步走不停留。老师我守候陪伴,静待花开。”学生们没有一个不愿意参加的。
曾经的1004班,我用晨跑来育人。三年坚持每天晨跑,让学生从小事开始,将小事坚持下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最终实现对“人”的培养。三年下来,学生们懂得了坚持,懂得了做事,懂得了做人,他们说:“我们在享受人生。”
今日的1407班,我用翻转课堂来育人。我用每一次细致的视频告诉他们细节决定成败;我用每一个收集的数据告诉他们坚持就能花开;我用每一日的陪伴告诉他们成长并不孤单。也许今天的他们还不能体会,但我深信有一天他们会知道我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会体会到做人比知识更重要,做事比成绩更重要!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由于积习难改,教师理念转变不及时,导致行动延迟,教育改革不彻底;由于信息沟通阻滞,不能及时了解世界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进程;还有一些原因造成不能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看看,从而引起触动,真正改变教育现状!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教育的本真是还原教育的本色,是回归教育的平淡,是恪守教育的宁静。教育就是把朴朴素素的东西坚持做好,把平平凡凡的事情坚持做好,并且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这里的课堂不再静悄悄——教师们正更新理念,接受教育方式的改变,大踏步地走在改革的光明大道上;这里的课堂依然静悄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种子在宁静中发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