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机制的缺失与建构
2016-04-08贺心悦谢延龙
贺心悦 谢延龙
摘 要 教师流动机制是指为实现教师流动目标和任务,各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运作方式和状态。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规则、得益或支付方式、反馈系统四大要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呈现政府经费拨付、学校布局规模、教师主动性等方面的不足,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等缺失,以及反馈系统信息真实性等问题。要求完善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学校布局与规模合理化、增进机制的人文关怀,完善和建立教师流动的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通过机制设计保障信息真实性。
关键词 教师流动 流动机制 缺失 建构
教师流动机制是探究教师流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是教师流动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环节。只有明晰了教师流动机制,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师流动各个构成环节及其要素,更高效地推动教师流动运行,最终优质地实现教师流动目的。
一、教师流动机制的本体解读
教师流动机制是指为实现教师流动目标和任务,各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运作方式和状态。
教师流动机制由机制行为主体、行为规则、得益或支付方式、反馈系统等要素构成。[1]行为主体包括机制的建构者与具体实施者,主要指政府、学校和流动教师个人。政府作为首要责任者,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控制力确保机制构建中的权威性和运行中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通过回应性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并对公众负责。学校是直接运作者,发挥上呈下达的作用,通过结合自身特性与本校发展规划,对教师流动政策和制度进行弹性解读,选择具体执行模式,在过程中将教师流动机制具象化。流动教师是具体参与者,通过自身行动构成教师流动行为本身,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监督、评判教师流动机制。在机制的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的“利我”本性,需要行为规则进行价值整合。所谓行为规则,是指对机制行为人各类行为、权利和义务的详尽的或非完全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境发挥作用,并直接作用于特定机制的生成,是既成教师流动政策与制度在具体流动过程中的动态作用模式,是依据流动主体行为的规范化需要与流动整体的顺畅运行需要而成,要求变化中的稳定性。得益或支付方式是“对机制所导致的得益的一个划分方式,同行为人的具体行为直接相关”[1]。利益作为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追求,是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群体价值判断或价值选择的基本依据,直接规制人的行为选择,而大量具体情境下的选择以其自身发生与存在构成教师流动机制运行惯性。反馈系统是教师流动机制系统不断发展更新的基础。反馈是系统对自身的不断检视,是从元系统视角对系统的回应。有了反馈系统,才使整个机制形成闭合的回路,使得机制作用的结果能够作为要素回应于机制运作过程,为人们的选择提供借鉴,有助于人们选择恰当的措施推进机制的运行和更新,即通过反馈系统,人们可以决定延续、调整或纠正机制的运行。这些要素统摄于一致的流动目标,规律性地形成共同发挥作用的整体运作方式。
二、教师流动机制的缺失分析
政府作为教师流动机制的首要责任者,需要通过有效的经费拨付机制保障流动主体的基本利益。现阶段,按区域划分的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比例标准粗糙、简单划一,不能切实针对各地实际,致使农村教师工资福利经费短缺、来源不稳;政府间信息不对称,代理链过长,引发道德风险和学校因资金无法自主自足而生存发展受困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教师趋城性的单向流动和寻求其他创收途径无法集中精力于教学的隐性流失。作为教师流动机制的直接运作者,学校布局与规模的不合理直接制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现阶段大量存在的“巨型学校”,招生规模过大,学生入学成本增大,教师负担过重,学校各项资源均无法相应满足需求,且无力执行教师流动政策。这实质上是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加剧城乡教育不均衡,而农村学校则因师资更加不足、资源匮乏而难以为继。作为具体参与者的教师由于机制不能提供合理的动机驱动而流动意愿偏低。现行的教师流动机制以晋级、评职称等外在条件为激励,未能直接作用于教师自身发展,致使流动教师主动性和目标性不强。
教师流动机制的行为规则问题集中体现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教师流动机制针对公共产品发生作用的属性、保障公平的价值取向,要求必须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保障公共权力被合理使用。因缺少制度保障、信息系统支撑、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惩治权未落到实处,教师流动的监督机制目前还只能存在于口头和文件当中。具体表现为相关监督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度不足,监督方式以突击性、专项性方式为主,不能全面把握机制运行情况。
教师流动机制的得益或支付方式最终落脚于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我国教师流动机制建构和运行的过程中,忽视学校和流动教师的参与状态,采取不恰当的激励手段使其与教师流动目标之间的激励相容难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上下级的管理关系,原则上要求学校无条件地接受和履行教育行政部门的任何决策。因此,学校的参与问题长期置之不理,学校的利益和需求在教师流动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没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整合,学校的具体教育实际对宏观推行的制度适应不良。一些学校和教师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致使机制运行效果与目标相差甚远。
反馈系统的整个运作流程以信息为载体,要求信息的真实有效传递。我国现阶段教师流动机制中政府信息输出和流动教师信息传达两条通路受阻,信息真实性难以保障。一方面,我国长期自上而下的行政运行模式带来教师流动机制中上级命令主导主体流动行为的倾向,政府缺乏向机制参与主体传达信息的主动性,致使流动主体由于信息不足而无法作出有效反馈;另一方面,作为流动行为基本参与者的教师处于失语状态,缺乏传达自身体验的通路,在达成机制目标与实现个人期许之间难以获得平衡,这种状态更加剧了信息的分散性,不利于决策部门获取必要的信息作出科学的机制运行命令或命令调整。
三、教师流动机制的合理建构
要走出教师流动的困境,解决教师流动机制的缺失,需要合理建构“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制度化的长效解决机制”[3]。
首先,要完善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细化区域划分标准,切实按照区域现状和区域需求的具体情况确定经费数额与负担比例。完善学校预算体系,逆转信息通路,以各地具体情况为准制定拨付机制。制定学校预算需求,使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分配机制时能够有真实信息为凭依,增进机制合理性。其次,促进农村学校布局与规模合理化。使布局决策影响的主体能够实质性参与,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发言权;全面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事实、数据,形成有说服力的布局调整方案;依据保障教师基本福利下学校对教师的承载量确定学校规模;在偏远地区依据当地情况适当保留学校并培训教师。最后,要增进教师流动机制人文关怀,提高教师流动的主体性和目标性。将教师视作主动的人,给其自由的选择权利,使其能够在信息充分的环境下独立作出选择;在保障其物质权益的基础上,关注其心理和精神需求,并及时给予反馈。保障流动学校间的信息通畅,确保流动教师确实被需要,使流动过程尽可能不打断流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进程。
教师流动行为规则机制的合理建构和确保运行,要求完善的教师流动监督机制发挥作用。首先,要明确相关监督法律法规政策,让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教师流动监督机制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都应该有法律或相关政策规定,在其范围内,按照正当的程序进行。其次,要增加信息透明度,保障民众在知情权的基础上对机制运行的公平合理性进行监督。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一切监督行为都无从谈起。最后,改过程性监督为结果性监督。以结果为准,最大程度上减少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并提高准确性,避免人为过程中预测的可能性偏差。
合理建构教师流动的得益或支付机制,最终落脚于建构教师流动的有效激励机制。如果一个机制满足参与约束,那这个机制是可行机制,如果满足激励相容约束,那这个机制就是可实施的。[4]而只有同时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机制才能达成既定目标。就学校而言,要正视学校的参与状态,给学校以发言权和适度的自主执行权。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渠道建立学校之间的对话平台,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尽可能保障教师流出不过分损伤流出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与教育质量,并促使流入学校表达需求,获得真正需要的教师。就教师而言,要提供能使其得到激励的利益保障,促使其个体目标能与集体目标达到激励相容。提供增长性激励,在保障其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强调对其个人能力、职业水平等方面增长需求的满足。
合理建构教师流动反馈系统首先要加速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包括两条信息通路建设:其一是流动教师对政府的服务要求通路,是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导向;其二是政府对流动教师的支持要求通路,是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校正与结果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政府决策的合理性以及反馈系统作用的有效性。其次,要增进流动教师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流动教师不仅仅是政策与制度的被动执行者,更通过自身的具体行为构建教师流动机制的现实存在,其诉求与选择从各个细小而广泛的层面影响教师流动机制的建构与运行。只有流动教师愿意主动提供真实信息,才能实现有效反馈,机制才不致因信息不全而偏离目标。最后,通过机制建构本身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达到激励相容,形成参与主体愿意提供真实信息的机制运行模式。这是反馈系统最基本的运行与建构层面,即通过机制的合理建构,使参与主体在理性选择中将提供真实信息作为唯一或最优选项,以达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共同增进。
参考文献
[1] 高焕喜,吴炜峰.机制、机制形成和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7(9).
[2] 谢延龙.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师流动机制建构[J].集美大学学报(第13卷·第4期),2012(10).
[3] 杨卫安,邬志辉.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M].理论与改革,2012(5).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