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教学语言灵动思品课堂
2016-04-08吴玲洁
吴玲洁
【关键词】思品课;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64-01
教学语言是连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和教学语言有直接的关系,初中思品课要摆脱“古板”“无趣”的固有印象,自然要分外用心。所以,笔者通过深挖教材,精选资料,注重修辞艺术,通过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来传递信息,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培养兴趣,调节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是在初三的课堂上,也能经常看到学生会意的笑脸。学生给我的课的评价也从“无味”变为“意犹未尽”。
那么,思品课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备和谐的美呢?
一、语言讲究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讲解理论、传授知识时,要做到精当确切,不使人产生疑义和误解。
首先,思想品德教师要把握特定的概念和术语。思想品德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特定的概念和术语,各知识点之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准确规范地使用这些专业术语,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教师应掌握这些术语并把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新词汇,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了使自己能在课堂上应付自如,更贴近生活,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汲取新的“营养”。品德课应该像那些优秀的文学家积累语言那样,向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语言,从生活中积累语言,尤其不要忘了向自己的教学对象——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去学习;同时阅读文学作品、党政文件,看标语广告、电视节目特别是语言类节目……都是我们积累语言的好机会,确保教师的“思维机器”既能“有米可炊”,又能给学生提供一股“活水”,从而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思想品德知识。
其次,教学语言的准确还要注意语言的干净利落。如果课堂上语言不规范、不连贯,而且夹杂着诸如“嗯”“啊”“这个”“那个”“还有”“是不是”之类的习惯性语病,不仅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高度凝练,字字珠玑,发人深省的语言,不仅可以打动学生的心,深深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更能给学生注入精神的力量,督促他们奋发向上。
二、语言讲究“鼓动性”
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激发人们情绪,使其行动起来。思品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一要“讲”,二要“演”,用刺激性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受到感染,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例如,在讲九年级民族精神内容时,笔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深沉的嗓音朗诵了《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课堂教学的语言美不仅仅是音质音色音调的感染,还需要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完美配合,它更需要教师根据思品课内容的主题运用艺术性的语言去创设的严密而又连贯的优美的教学意境,教师必须用心用情去创设。面对学生了解的内容,我们不能以“同样的内容,不一样的要求”来强迫学生接受,只能通过在教学语言上做足文章,把学生认为“不新鲜”的内容“讲新鲜”。
鼓动不仅仅针对教学内容,同样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时机,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鼓动性而使哪怕是“最边缘”最冷漠的学生都能被鼓动起来,思考起来,参与到谈论的话题或进行的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