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追问·深读
2016-04-08秦晓华
秦晓华
【摘 要】本文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老王》一课的教学现场。执教者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展开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深读文本,深入思考。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主旨的理解,从老王的善良本性走向杨绛的反思品格;二是对艺术表现的理解,体会对比鉴真、细节传神的写法。
【关键词】《老王》;实录;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29-02
教学《老王》一课我用的是谈话、追问的方式。学生对老王的形象比较感兴趣,于是从此入手,追问学生对老王的印象(整体感知),追问形成这些印象的依据(文本细读)。通过文本阅读,我希望学生理解老王的善良,更希望他们看出杨绛反思的勇气,让学生能感受到平实文字背后的力量。要把他们带到“何以使人印象深刻的原因”这个追问上去(艺术表现),引导学生追问文章的主旨。
【教学实录】
师:请这位读过两遍课文的同学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读两遍?
生:原来对人物理解不是很深。
师:你说原来理解不深,现在怎样理解?
生:我觉得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他给杨绛送香油、鸡蛋。
师:他送的鸡蛋、香油,杨绛是如何表述的?请看文本。
生:新鲜的大鸡蛋,好香油。
师:老王是在什么情况下,送的香油、鸡蛋?
生:他去世的前一天。
师:我想问一下,现在的鸡蛋怎么卖?(大部分答不出,一男生小声回答:4块钱一斤。)哦,也是蛮贵的了,但是再贵也没有那个时代贵。那个时候买粮油、鸡蛋这些东西,都是要凭票的,而且限量。老王一下就送了十几二十几个鸡蛋,还有一瓶香油。这肯定是积累了很长时间才拿得出来的。老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杨绛,这说明老王把杨绛一家当成了什么人?
生齐:亲人。
师:关于这一点,大家还能找到别的地方吗?他除了送香油,送鸡蛋,还送了什么?
生齐:送冰。
师:送冰这一节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是什么?
生齐:车费减半。送的冰比别人的大一倍。
师:这反映出他的什么品质?
生齐:老实。
师:还有什么地方?
生齐:送钱锺书。
师:送杨绛的丈夫钱锺书。我提醒一下,教材上钱锺书的“锺”写错了。大家要注意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写的。送钱锺书先生这一节有些细节也需要稍加关注。有没有特别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老王悄悄问杨绛有没有钱。
师:你说的这部分,能不能麻烦你读出来。(生读)
师:“哑着嗓子,悄悄问”这种修饰,想说明什么?
生:说明老王尊重杨绛,顾及她的面子。
师:看来老王并非如他自己所说“脑子慢”,实际上他心细如发。他敏感地意识到了钱锺书和杨绛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对方些许的变化如此敏感呢?
生:把对方当家人。
师:从亲人到家人,看来,你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读到这儿,我们是不是有一个疑惑:老王把杨绛他们当成家人,杨绛他们又把老王当成什么人呢?
生:熟人。
师:熟人和家人有区别吗?
生齐:有。
生:家人更亲密些。
师:那熟人呢?
生:熟人比家人要生疏些。
师:证明你的观点。
生:从老王去世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老王去世前,杨绛应该去看看他。
师:看看他?她知道老王的住处吗?
生齐:知道。
师:哪里能说明?
生:第4节。
师:很好,请你把它读出来。(生读)
师:为什么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而不说那是他的家?
生:家和住的地方不一样。家可以住,但住的地方不一定是家。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才可能是家。
师:你说得很精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再重复一遍。(生复述)也就是说,杨绛一家和老王住得比较近,散步即可到对吧?但是处了好多年,却不知道老王就住在那里。如果把对方看成家人,不应该这样。这样说来,杨绛是真应该感到“愧怍”的了。你们觉得该吗?
齐:该!
师:叫我说,也该,也不该。杨绛,做没做到她该做的?物质上,她亏欠过老王吗?
生:没有。送冰钱不肯让他减半。
师:精神上他关心老王吗?
生:作为一个单干户,应该很难做到生意。而且老王身体不太好,生意比较差。杨绛一家人不仅没有抛弃他,还经常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我觉得这在精神上对他也算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师:其实有一个细节也很能说明问题——看第6节第3句话。请问杨绛为什么不敢坐老王的三轮车?
生:害怕给老王增加负担。
师:害怕给老王增加负担,你体会到了吗?杨绛能为老王做的,可以为老王做的,已经做了很多。但是相比较老王来说,杨绛依然感到“愧怍”。因为她觉得并没有为老王做些什么,这些都是该做的。但老王却因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她为此感到“愧怍”。这其实是一种对比的写法。这种对比让我们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新一层的理解。本文不仅是对老王的善良品性的赞颂,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文革时期,杨绛一家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杨绛一家也是不幸的,但她依然要对另一个不幸的人表达一种“愧怍”。因为在她看来,毕竟和老王这个“三无”人员比起来,自己还算是一个幸运的人。这种“愧怍”之中体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反省。大家一定要注意最后一句话,特别是句前的提示语“我渐渐明白”。什么意思?有什么让我们感动的词?
齐:“渐渐”。
师:很好,你们的语感很好。这个词说明什么?
齐:杨绛在反省。
师:几年过去了,杨绛一直在反省自己,一直在扪心自问。反省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自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杨绛的文字,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什么?因为它看上去平实,实则是大匠运斤,不着痕迹。如不仔细体会,很可能走马观花,不甚了了;但如果仔细体会,却能够发现其文字之妙,妙不可言。首先是对比手法的使用。比如说,老王把杨绛当家人,而杨绛仅把老王当熟人。由此引发一种情感张力,由此引发杨绛的“愧怍”,由此引发我们对人的良知的一种思考。老王一个如此卑微的人,却呈现出如此高贵的人性,也是一种对比。“我们”对老王的评价(“最老实”)与有些人对他的评价(“不老实”)的巨大反差,仍然是一种对比。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有一种直击人性、洞见事实、撼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细节描写的运用。“三送”(送冰、送人、送油和蛋)是细节,“闲话”是细节,不敢坐老王的三轮车也是细节。寥寥数笔,却把人物的品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人物细微的情感极其传神地揭示、点化出来。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比鉴真,细节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