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文韶研究综述

2016-04-08俞家骏

现代交际 2016年4期
关键词:近代史综述

俞家骏

[摘要]本文在阅读与分析大量史料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关于晚清时代政治人物王文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总结与分析,在细致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找出不足,并对继续研究此人物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近代史 王文韶 综述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065-02

王文韶(1830—1908),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咸丰二年进士。王文韶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在中央与地方均担任要职,是晚清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因其为人处世“明於趋避,亦往往被口语”,被讥讽为“油浸枇杷核子”“琉璃蛋”。目前涉及王文韶的研究文章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对王文韶本人的研究

由于他“琉璃蛋”“油浸枇杷核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学界对王文韶本人展开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目前对王文韶本人进行研究的最全面的论文为张宏东的《王文韶研究》。该文在细致地展示了王文韶的家族谱系、梳理了作为政治人物的王文韶的生平之外,最为出彩之处在于以《王文韶日记》为主要材料,整理并分析了作为文人与大官僚的王文韶在读书、听戏方面的习惯。在最终的结语部分,作者总括他眼中的王文韶道:王文韶的为人外圆内方(外圆指他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从不轻易得罪人;内方,指他爱才之笃,待友之诚);王文韶的能力在同龄人中属出类拔萃,但同时又是个维护皇权及其制度的正统者;在近代中国急需转型的背景下,王文韶是个守成有余、开创不足的官员。

作为目前唯一的全面研究王文韶的论文,这篇论文将阅读史与人物研究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不过由于属开创之作,文章对于王文韶的描摹不免有些过于笼统。

除此以外,还有研究王文韶在某一时段内的活动的论文。《中华学人论稿 清代直隶总督研究》中收录的任方明的《王文韶谋划北洋防务初探》一文,就王文韶在甲午战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的一系列政务举措进行了梳理。文章总结道:“王文韶在督直期间努力推行的新政和尝试近代化的实业改革,其影响甚微,实效也不大……这是当时社会制度决定的”。《从甲午到辛丑“国变”与北洋变局》按照时间脉络,以甲午战争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几个版块,介绍了从1894年到1901年期间北洋局面的变化以及其对清朝全局产生的影响。因王文韶在1895至1898年任北洋大臣,文章也对他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王担任北洋大臣期间,因其性格圆滑、政治资本(较李鸿章而言)浅薄之故,致使北洋大臣权力被极大地削弱。李元鹏在《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中,从甲午战后督抚的变法自强意识,军事、路政、矿政改革,教育改革等四方面,就1895到1898年之间地方督抚们深化洋务运动的措施进行探究。作者认为:包括王文韶在内,督抚们在这期间的改革过程中扮演着建言者与实践者的角色,而这些改革既是对洋务运动的深化,又是维新变法的前奏,它们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贾熟村《义和团时期的王文韶》前半部分以全局的视角介绍了义和团运动的全部经过,到两宫即将回銮,才开始历数王文韶因“明于趋避”从慈禧太后那里得到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得出结论:王在义和团运动期间比他的同僚们都更高明。

二、对王文韶日记进行的研究

这类文章主要集中在对《王文韶日记》的研究上。该日记原稿二十册,藏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由袁英光、胡逢祥整理并于1989年出版。内容起自同治六年,止于光绪二十八年,中缺同治十二至十三年,光绪三年、八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四年四月至二十五年的部分内容,全书总计约七八十万字。该日记出版后,有《关于王文韶的日记》《论〈王文韶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王文韶日记〉记载的1867—1872年武汉和长沙地区梅雨特征》等文章发表。这些文章通过研究《王文韶日记》,构建了晚清时中国社会文化、区域地理等方面的貌相。此外,学者在研究晚清人物、事件时,也常常引用该日记的内容。《晚清新式学堂之创建——以盛宣怀与南洋公学为个案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王文韶日记》涉及创办北洋大学堂内容的篇幅而认为创办新式学堂一事对王而言无足轻重,他只为支持盛宣怀才向光绪帝上请设学堂一折。这些研究,共同凸显《王文韶日记》的史料价值。不过,由于一些重要年份的日记内容缺失,也导致该材料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难堪大用。

三、晚清历史研究中稍被关照的王文韶

王文韶本人虽见弃于史家,然因其地位之故,许多围绕晚清时期事件史进行研究的文章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他。

林文仁的专著《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以晚清朋党集团成员的地缘关系着眼,将清政府汉族官员的派系斗争以南、北派之间的党同伐异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再现了清流党的兴衰和西太后权威的建立过程。作者将王文韶入枢视为打破南北微妙平衡的大事件,而随着南派领袖沈桂芬的死亡,王文韶一度成为新领袖,但因此招致北派的猛烈攻击,最终因云南奏销案的案发而乞养回乡,南派因此遭受重创。涉及反贪腐问题的还有《内部治理——中国传统权力体系的维持和运作》,该文章通过剖析清廷对云南报销案涉案官吏的处置策略,得出晚清时清廷对贪官的惩罚往往适可而止,当涉及朝廷重臣时,一般不做彻底追究的结论。《言官与光绪朝政研究》亦用云南报销案为例,证明言官在光绪朝政治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洋务运动”是研究晚清史的一大热门。陈曦在《湖南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探析》中研究了王文韶担任湖南巡抚期间办洋务的活动。作者认为湖南办洋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湖南巡抚调任频繁且普遍思想保守有关,但作者对王文韶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他是最开明的一个。张雪永在《政治漩涡中的教育: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建研究》中,细致地研究了甲午战后李鸿章、王文韶、盛宣怀、胡燏棻等官员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芦汉铁路工程和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在他们影响下艰难起步的过程,颇有《翁张交谊与晚清政局》之风。作者认为王文韶支持办学,但因其资历问题而不得不最终选择依靠李鸿章办教育。

在甲午战争的研究中,茅海建先生在《“公车上书”考证补(二)》中辨析了刘坤一与王文韶两人在“促和”态度上的内在一致性。文章引起房德邻、贾小叶与他的精彩论争。贾小叶作《也谈刘坤一、王文韶的两件电奏》与茅先生商榷,二人分歧主要集中在对刘坤一究竟主战还是主和,对王文韶,两人皆以其持主和态度,贾小叶更认为王文韶为主和而夸大津沽海啸的破坏力。此前,贾小叶先生发表论文《试论督抚与〈马关条约〉签定后的换约问题》,深入研究各地督抚对是否该接受《马关条约》的意见态度及具体活动。文章认为王文韶对是否接受和约一直避免明确表态,而当其接到光绪帝电令不得不表态时,则主张接受议和,甚至不惜夸大海啸灾害,以促成光绪帝妥协。

戊戌变法是晚清史又一研究热门。对王文韶在戊戌变法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数学者认为他对变法“阳奉阴违”。孔祥吉、村田雄二郎合作的《光绪帝联合日本大举新政外交政策的确立——从林权助致大隈重信机密报告谈起》,利用日本外务省档案揭示了王文韶在光绪帝联日维新的实践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二人合著的《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上、下)则运用日方档案以及严复等人的书信资料,论证了王文韶一直用实际行动帮助维新派甚至为其提供庇护。关于王对待维新的态度,作者认为“王文韶与这个时期天津蓬勃兴起的新政运动殊有关系……乙未戊戌间在大是大非面前,王文韶并不是‘琉璃蛋,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头脑清醒地对新政采取了同情立场。”

在研究清末新政的文章中,也可觅到王文韶的身影。关晓红在《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两文中,详细论述了王文韶坚决反对废除科举而被瞿鸿禨等“设计排去”的过程。作者认为,此举不啻为排除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最大障碍,此后,“立废科举”的意见顺利在朝中得到通过,新政也由此快速进入到政体变革与筹备立宪阶段;然而,也正是因为此事进行得过于顺利,使人们对改革中的问题的思考变得简单,最终导致各种矛盾爆发,促使清王朝在武昌起义中轰然倒塌。

四、总结与展望

到目前为止,学者大多从研究事件史、专题史的写作需要出发,在涉及王文韶时便对他进行蜻蜓点水的介绍。在资料运用上,除孔祥吉外,基本上只通过解读中方材料来雕刻人物。王作为晚清高级官员,国外有大量相关资料。笔者在“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网站便检索到37卷线上档案,其他渠道应存有更多材料可供挖掘。

在对其日记的研究方面,因受研究范围及研究范式的桎梏,该日记最早仅能给政治史加一重注脚。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开始利用《王文韶日记》研究生态环境史、社会文化以及阅读文化史。这一方面证明了《王文韶日记》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对该日记的剖析与解读依旧停留在较为单薄的层面。

在王文韶个人形象的构建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王文韶有一定主见,但碍于资历、地位等因素而选择中庸;也有学者认为王文韶正是以“骑墙”风格为自己谋得利益。这些观点,基本上都难脱传统的王文韶形象之窠臼。近十年来,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与解读,少数学者也梳理出了被前人忽视的王文韶“坚定的行动派”的一面。

王文韶生逢多事之秋,一生涉及大量国内国外的事件,经历非常丰富,且有较全面的本人日记留存于世,理应是研究晚清时代政治、社会、文化等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来讲,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与解读,也开始出现对他的新评价。而从论著的总数来看,研究王文韶的论著数量并不算多。因此,总体来说,这个人物还有许多值得深挖的空间,值得后来者们下一番力气。如能充分地搜集国外相关文献并与国内文献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必能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王文韶,而透过他,将更加清晰明了地展开晚清政治、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宏东.王文韶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徐传武,桑哲主编.中华学人论稿[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3]樊晓敏.从甲午到辛丑“国变”与北洋变局[D].河北师范大学,2006.

[4]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贾熟村.义和团时期的王文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6]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前言第2页.

[7]周一良.关于王文韶的日记[J].读书,1993(05).

[8]曾凡安.论《王文韶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J].文化遗产,2010(03).

[9]满志敏,李卓仑,杨煜达.《王文韶日记》记载的1867—1872年武汉和长沙地区梅雨特征[J].古地理学报,2007(04).

[10]韩珂.晚清新式学堂之创建——以盛宣怀与南洋公学为个案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1]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张莉.内部治理——中国传统权力体系的维持和运作[D].宁波大学,2012.

[13]郑云波.言官与光绪朝政研究[D].吉林大学,2012.

[14]陈曦.湖南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15]张雪永.政治漩涡中的教育: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创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16]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J].近代史研究,2005(04).

[17]贾小叶.也谈刘坤一、王文韶的两件电奏[J].近代史研究,2007(03).

[18]贾小叶.试论督抚与《马关条约》签定后的换约问题[J].(会议)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2007(06).

[19]孔祥吉,村田雄二郎.光绪帝联合日本大举新政外交政策的确立——从林权助致大隈重信机密报告谈起[J].学术研究,2004(03).

[20]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上) (下)[J].学术研究,2008(07、09).

[21]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22]关晓红.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J].近代史研究,2009(04).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近代史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历史选择了中共,中共改写了历史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