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尚
——明宣宗的文艺政策对宣德朝青花瓷器繁荣之影响①
2016-04-08李素芳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李素芳(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时代风尚
——明宣宗的文艺政策对宣德朝青花瓷器繁荣之影响①
李素芳(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 摘 要 ]青花瓷器在明宣宗(1390-1435)时期,装饰纹样、绘画技法、用料选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是青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本文拟就宣宗的艺术修养及对艺术的开明态度为凭借,探讨在这种帝王赞助背景之下青花瓷器在绘画形式上的一些突破性进展及其意境之美。
[ 关键词 ]明宣宗;艺术政策;青花瓷;苏麻离青;赞助
一、明宣宗及其艺术修养
明宣宗姓朱名瞻基,自号长春真人,安徽凤阳人。其祖为明成祖朱棣,其父为明仁宗朱高炽。《明史》载朱瞻基降生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并对之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满面,符吾梦矣。”[1]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初,立朱瞻基为皇太孙于华盖殿。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嫡出三子:长子高炽,次子高煦,三子高燧。朱高炽早在洪武二十八年既被封为燕世子,本应继承皇位,但其体肥重且患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不受喜爱。次子高煦长七尺余,善骑射,既有成祖雄武之风又每从成祖北征,数有战功,成祖偏爱高煦。但基于“立嫡为长”的继承制度,及洪武朝旧臣和高炽拥护者的压力之下,高炽终于在永乐二年(1404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次子高煦被封为汉王,三子高燧被封为赵王。高炽在成祖生前的地位始终不稳定,但高炽妃及熟谙武事具口才的长孙瞻基却极得成祖喜爱。[3]
朱高炽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是年他已四十七岁。明仁宗继位以后恭谨仁厚,性极敛守。他下令停止一切对外经略活动,并罢下西洋宝船,中止成祖时期南征北讨的对外发展政策。不过仁宗在位甚短,不过一年骤然病逝,享年四十八岁。遗诏曰:“皇太子孝支英明,先帝夙其大器,臣民咸钦其全望,宜即皇帝位。”瞻基于是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告天地宗庙社稷,即位为宣宗。
宣宗的绘画成就在中国的封建君王里面是屈指可数的。宣宗青少年时以帝储之尊,自幼享受宫廷中的豪华生活,遍观各种珍禽异兽;与此同时,宣宗因其特殊身份得以遍观内府所收藏的书画名迹,一方面丰富了其知识,另一方面为他的从事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宣宗擅长绘事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正德时韩昇的《图绘宝鉴续编》一书:“宣庙御笔有山水,有人物,有花果、翎毛,有草虫,上有年月及赐臣名。宝用不一,有广运之宝,武英殿宝之宝,雍熙世人之图书。臣惟昂宣庙临御当重熙,累恰四海无虞。万几之暇,留神词翰于图书之作,随意所至,尤极精妙。盖圣能天纵,一出自然,若化工之于万物,因物赋形,不待矫揉,而各遂生成也。”[2]姜绍书在其《无声诗史》中亦说:“帝元藻非常,雅尚词翰,尤精于绘画。凡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不臻妙。”[3]从以上所引的两段文字可见出宣宗兼擅各个画科并且两者都道出宣宗绘画与诗文创作的相得益彰。现在流传的宣宗的书画数量颇丰,清乾隆时所编纂的《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书所著录的作品已有三十一件之多,再加上徐邦达《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福开森编的《历代著录画目》,穆益勤编著的《明代院体浙派史料》等书所录画目,宣宗存世的作品达五十四件之多。
与绘画相比,宣宗的书法成就往往为其画名所掩。《宣宗御制诗集》中收有《明宣宗赐程南云草书歌》,曰:“朕几务之暇,游心载籍,及遍观古人翰墨,有契于怀,尝赋《草书歌》以寓意焉。以尔日侍之劳,书以赐之。草书所自何援,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松、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以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仪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虎猛驰。汉晋草书千载师,
二、宣宗的艺术政策与青花瓷
宣宗时正值明代国运蒸蒸日上之时,当时出现了一片升平气象。正如上文所述,作为一位游心翰墨、雅好绘事的皇帝,同时又在政治上颇有作为,有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以及安定的局面,他对于文艺的积极支持与以往的南唐李煜及宋徽宗是根本不同的。宣宗成功地运用了以下几种文化指导原则:(1)利用艺术创作大力向外宣扬明朝皇帝的权势以及财富。(2)兼收并蓄过去所有的优良绘画传统。(3)提供出了一系列特定的形象,以用于当时的创作当中。在他的指引之下,当时不论绘画、书法、铜器、瓷器、漆器等各种创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书画艺术方面,宣宗以恢复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主持的翰林图画院为目标。当时的工匠以及画师都隶属于仁智殿以及武英殿,著名的画院画家有郭纯、戴进、谢环、商喜、倪端、石锐、李在、周文靖、孙隆等人。宣宗除了亲自监督之外,他常常创作书法绘画以赐予其臣下。由于宣宗本人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创作,从而造就了宫廷绘画的繁荣发展之局面。而作为同样被提倡的工艺美术的一个科属的宣德青花瓷,由于帝王在以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大力支持,则形成了在青花瓷烧造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大明会典》中《工部十四》陶器条目之下曰:“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一官员,关出诙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种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这则史料显示了宣德时期瓷器烧造受到帝王重视,一年之内有如此之产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宣德时的青花瓷器上的装饰纹样粗放苍劲,率意点染,如水墨山水,富于文人绘画之特质;皇家所用之瓷器多用龙凤为饰,成为一种特殊的时代特征。
宣德时青花瓷器之美,许多文人以及当时的鉴赏家皆称赏有加。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得明白:“余意,青花成窑不及宣窑,五彩宣庙不及宪庙。”沈德符在《敝帚斋余谈》里说:“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余见御用一茶盏,乃画“轻罗小扇扑流萤”者,其人物毫发具备,俨然一幅李思训画也。”清人朱琰在其名著《陶说》里数次论及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兹引两段为据,“……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故论青花,宣窑为最。“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等青料。故论青花,宣窑为最。”无独有偶,梁同书在《古铜瓷器考》说:“然宣窑选料、制样、绘画、题款,无一不精。它如妙用种种小巧之物,尤佳,描画不苟,蟋蟀澄泥盒最为精绝,此明窑极盛时也。”
关于青花,台湾学者佘城先生对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事实上,‘青花’的青其色相并不是纯青(Genuine Ultramarine),亦不是钴蓝(Cobalt blue),更非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而是介于青和绿之间的色调,英人Sayer即将青花的青译为Blue/Green,发色剂的青料译为Blue/Green Pigment,正式中文名字是青绿。至于后期的回青,发色近于钴蓝,且蓝中泛红紫,变成董蓝色,就更非青了。”[5]
可见,青花之享有盛誉并且其名称之由来皆与其发色剂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青料起源以及来源的研者,有叶喆民、汪庆正以及佘城诸先生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各自有精深的研究。[9]三人均指出:“苏渤泥青”这种外来青料为宣德青花瓷的大放异彩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三位先生均指出,这种进口的青料比国内开采的青料的含锰的成分要低得多。此外,三者均从词源学的角度对“苏渤泥青”的音义进行过探讨。叶、佘二先生均提及了老普林尼(Plinius,23-79)的《博物志》,不过前者提及“smalt”,后者指出了“smaltum”,佘城先生还指出“苏渤泥青”在日本被称为“花绀青”。关于其产地这一问题,三者持不同的观点:叶、汪二先生基本上认同为苏门答腊,而佘城先生却通过考察认为其产地应为阿拉伯国家。他首先指出西方研究者针对青料的英文名称“smaltum”,这与苏门答腊的英文名字“Sumatra”作一比较,他们认为二者发音接近,可能最早来自于苏门答腊,并因地名而取了物名。另外一个佐证,其中“勃青”的“勃”指明代南洋另外一个岛国——勃青——今日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当地恰恰输出明代的一种被称为“佛头青”的颜料,或许因此而获“勃青”。以此为证,一水之隔(马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因输出“苏麻离青”,于是便有了“苏泥”的名称,两者地理位置既近而且所运输的东西又大致相同,因而合称“苏泥勃青”。叶先生在其著作中曾提到:“以致后来又有所谓‘苏门答腊之泥与婆罗洲之青炼合而成’等荒诞不经之说法”这样一句话。①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不知叶先生所说的“婆罗洲”所指何地,姑且存疑。佘城先生认为,文献中所提及的“回青”就是“苏麻离青”。并且指出,其产地就是阿拉伯国家,因为苏门答腊为其中转站,故明人称之为“苏麻离青”。他的根据为南宋人赵汝栝《诸蕃志》中的《三佛齐国条》:
其国物产,除部分土产外,其余皆大食诸蕃所产,萃于本国,蕃商于贩。
其国在海中,扼诸蕃舟车往来之咽喉。
佘先生的另外一条更为重要的佐证是,他将宣德时苏门答腊当地烧造的青花瓷器与宣德青花的实物进行了对比,发现差别较大。由此可以作为一个反例,即:如果“苏麻离青”为苏门答腊土产,缘何不用好料而用差等?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苏麻离青”非苏门答腊本国所产,持论颇为可信。
青料的进口,在嘉靖时,官窑瓷器仍然在用进口料。《江西大志·陶书》中有明确的记载,“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嘉靖中遇烧御器,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每扛重百斤。”万历中进口青料便很难得到了,《明实录》:“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癸未,……先是奏,回青出吐鲁番异域,去京师万余里,去嘉峪关数千里,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四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因命甘肃巡抚设法招买解进,以应烧造急用,不许迟误。”[6]回青传入中国的时间首先见于苏门答腊和勃泥入贡是在成祖朝前后记有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六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共十二次之多。其后宣德元年、六年、八年、九年四次,成化十六年一次。①佘城.明代青花瓷器发展与艺术之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0。这一方面说明宫廷用瓷的选料要求之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进口青料在这一时期大量开采进贡以至于明后期的资源衰竭。检讨史籍,除汪庆正先生所提及的青料入贡的史料外,仍有不少文献可证明这一时期进贡之频繁。
总之,进口青料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到了宣德时期,官窑自明初成立以来,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其间特别是永乐朝积极的拓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本朝瓷器的烧造,特别是需要结合各种优秀条件的青花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宣德皇帝的雅好文艺,使得本朝绘画风气浓郁,其影响所及,青花瓷上的写意性描绘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时期的鲜明特征。宣宗朝的画匠技艺精湛,匠心独具,尤其在绘画修养方面反映出了时代的氤氲的艺术氛围。
三、结语
青花瓷器由于宣宗之前的永乐帝的早期铺垫,使得青花在宣宗朝焕发出独特的光芒。作为一位全能的君主,相对于宋徽宗他更有能力来昭显他作为一位皇家赞助者的身份,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青花瓷器的题材、描摹技法以及其画面上所体现的意境之美,与同时期绘画互为表里,共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图像。
参考文献:
[1]明史:卷九,本纪第一[M].
[2]韩昇.图绘宝鉴续编[M].
[3]姜绍书.无声诗史[M].
[4]王世贞.艺苑卮言[M].
[5]佘城.明代青花瓷器发展与艺术之研究[M],文史哲出版社,1990.
[6]汪庆正青花料考[J].文物,1982,(8).
(责任编辑:杨身源)
[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6)01-0097-03
收稿日期:2015-11-10
作者简介:李素芳(197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
基金项目:①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个人艺术创作),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资助。张颠藏真亦绝奇,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出神采,古来篆籒今已伪,何况隶书伪愈多,吾辈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这段文字是宣宗对于书法传统之品评,并以之赠识道之臣程南云。王世贞对宣宗书法有如此品藻:“宣宗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