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长期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
2016-04-07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喀什地区气象台,新疆喀什 844000)
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长期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喀什地区气象台,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利用喀什市1961—2012年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回归分析、R/S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喀什市极端气温长期变化趋势、持续性、周期变化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高于全球及全国水平且主要变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较全国同期增温时间滞后;极端高温、夏季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低温、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经 R/S分析,极端气温指数及年平均气温序列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未来喀什市气温保持升高,极端高温、夏季日数增加,极端低温、霜冻日数减少;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在时间域上包含了多个尺度的周期变化,各类极端气温指数具有不同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近52 a极端高温日数在1995年发生突变,夏季日数、极端低温、霜冻日数的突变均发生在2001年左右。
关键词: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周期变化;突变特征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0.85 ℃[1],人类活动可能是近百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可能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明显,极端气候事件频发[3-5]。陈少勇等[6]研究西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演变特征发现,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强度增强;翟盘茂等[7]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夜间低温事件在减少,白天极端高温事件在增多;秦秀丽等[8]对山西极端气温年均发生频率的研究表明,山西省极端高温事件年均发生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白冰等[9]研究甘肃省气候变化特征,指出甘肃省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而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同时也有气象工作者研究新疆的极端气候事件,普宗朝等[10]研究新疆极端最低气温指出,近50 a新疆平均极端气温以0.74 ℃/10 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潘淑坤等[11]研究新疆初霜日及无霜日的变化特征,指出新疆初霜日推迟11 d,终霜日提前7 d,无霜期延长17 d。可见由于地域差异,各地极端天气事件分布及变化不一致,喀什市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利用喀什市1961—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喀什市近52 a极端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旨在揭示喀什市极端气温变化规律,进而为调整喀什市农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
资料采用喀什市1961—2012年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由中国科学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地面气温资料已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均一性检验。多年平均值采用1961—2012年的52 a平均值。
1.2极端气温指数定义
描述温度极值的气候特征,一般采用极端气候指数的方法。定义霜冻日数:每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 ℃的全部天数;夏季日数为每年日最高气温大于25 ℃的全部天数。文中所选用的霜冻日数及夏季日数的指标均由世界气象组织在1998—2011年气候变化监测会议中通过研究和讨论提出[12],这些极端气温指数能够展现极端气候不同方面的变化,具有极端性较弱、噪声低、显著性强的特点,能直接反应当地气候变化特征。
目前,在气候极值变化研究中多采用百分位阈值法作为极端值的阈值[13]。将1961—2012年逐月日最高(低)气温资料按升(降)序排列,得到各月第95个百分位值,作为各月极端高(低)气温阈值。如果某日最高(低)气温大于(小于)该月极端高(低)温阈值,则认为该日出现极端高(低)温事件。
1.3研究方法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演变趋势,用T检验方法检测其趋势变化的显著性。利用R/S分析,估算各极端气温Hurst指数,分析其持续性。Hurst指数H是定量描述气候长程依赖性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属于非参数分析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14]。H取值范围为(0,1),当H=0.5时,表示序列是随机的,不具备长程依赖性,将来的发展趋势与已经发生的事件没有关系;0.5 2结果与分析 2.1极端气温变化及持续性 2.1.1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图1给出了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及七点平滑曲线图。由图1可见,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 ℃/10 a,相关系数R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喀什市近52 a平均气温变暖趋势显著,高于全球(0.13 ℃/10 a)及全国(0.22 ℃/10 a)同期的增温率[16],是我国变暖较明显的区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前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变化缓慢,升温不明显,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次跳跃性增长。年平均气温1961—1989年为11.7 ℃, 而1990—2012年为12.5 ℃,升高了0.8 ℃,说明90年代以后喀什市升温显著。任国玉等[17]的研究指出,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增加主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且此后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可见喀什市增温较全国水平滞后。 图1 1961—2012年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变化 从表1可看出,极端低温日数、霜冻日数、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7、-0.34、0.28、0.25 d/10 a,除夏季日数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外,其他3个指数均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喀什市极端低温日数、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日数也呈增加趋势。极端低温日数、霜冻日数、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与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均通过了α=0.01的信度检验,说明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极端低温日数及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从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来看,霜冻日数与年平均气温之间的线性相关更显著,间接说明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对霜冻日数影响更明显,而对夏季日数的影响相对较弱,即在喀什市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霜冻日数减少更显著。 表1 1961—2012年喀什市各极端气温变化倾向率及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 注:*和**分别表示通过了α=0.05和α=0.01的显著性检验 2.1.2极端气温R/S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及极端气温的未来变化趋势,计算了Hurst指数。由表2可见,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及各类极端气温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变化趋势同过去保持一致,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即在未来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及夏季日数呈增加趋势,极端低温日数及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综上所述,可预测在未来,喀什市平均气温升高,夏季日数、极端高温日数增多,霜冻日数、极端低温日数减少。 表2 1961—2012年喀什市各极端气温 2.2极端气温周期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喀什市气温在时间域上的周期特征,对各类极端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变换。从各类极端指数小波系数(图2)和小波模(图略)变化可以看出,小波系数分布形成了各种尺度正负相间的不同强度的振荡中心。极端低温日数(图2a)存在较明显的6、16、36 a周期振荡,其中6 a左右的高频振荡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较为明显;16 a左右振荡在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较明显;而36 a左右低频振荡则贯穿整个时间域,稳定少变,经历了两个极端低温偏少期和一个偏多期。极端高温日数(图2b)存在3、8、15、28 a周期振荡,其中3 a左右高频振荡,贯穿整个时间域,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表现较弱;8 a左右高频振荡在80年代开始表现明显;15 a左右低频振荡在60年代至90年代较为明显,后期受20 a以上低频振荡影响,强度削弱,表现不明显;28 a左右振荡贯穿整个时间域,经历了两个极端高温偏少期和两个偏多期。夏季日数(图2c)存在明显的5、12、24 a周期振荡,其中5 a左右高频振荡贯穿整个时间域,振荡强度较强,稳定少变;12 a左右振荡在60年代至80年代强度较强,之后强度减弱,表现不明显;24 a左右振荡则稳定贯穿整个时间域,经历了两个偏少期和两偏多期。霜冻日数(图2d)存在较明显的8、28 a周期振荡,其中8 a左右高频振荡在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较强,之后表现不明显;而28 a左右振荡贯穿整个时间域且稳定,经历了两个偏少期和一个偏多期。综上所述,喀什市各类极端气温指数包含了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具有不同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 图2 1961—2012年喀什市各极端气温指数小波变换系数(a 极端低温日数;b 极端高温日数;c 夏季日数;d霜冻日数) 2.3极端气温突变特征 图3给出了1961—2012年喀什市各极端气温指数的M-K检验图。由图3可知,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并伴有突变现象(UF、UB曲线交点为突变年)发生,但突变时间有差异。极端低温日数(图3a),UF曲线1961—1994年围绕0值线波动,表现为弱上升趋势,1995年发生了突变,UF曲线呈快速下降趋势,于2003年通过α=0.05临界值,表明极端低温日数减少趋势显著。极端高温日数(图3b),UF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发生突变,UF曲线快速上升,2006、2008年分别通过了α=0.05、α=0.001的临界值,说明极端高温日数增加趋势十分显著。夏季日数(图3c),UF曲线呈上升趋势,2002年发生突变,UF曲线于2009年通过α=0.05临界值,可见夏季日数增加趋势显著。霜冻日数(图3d),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UF曲线在0值以下波动,其中1978—1981年超过α=0.05的临界值,说明此阶段霜冻日数减少趋势显著但未发生突变;1986—1997年UF曲线增加趋势显著但未发生突变;1997年之后UF曲线呈减少趋势,2000年发生突变,UF曲线于2007、2009年分别超过α=0.05、α=0.001的临界值,说明2000年后霜冻日数减少趋势显著。 图3 1961—2012年喀什极端气温指数M-K检验(a 极端低温日数;b 极端高温日数;c 夏季日数;d霜冻日数,虚线为α=0.05临界值) 3结论 (1)近52 a喀什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高于全球及全国水平,且主要变暖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较全国同期增温时间滞后。 (2)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低温日数、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极端低温日数、霜冻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气候变暖对霜冻日数的影响更明显。 (3)各极端气温指数及年平均气温序列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在未来变化趋势同过去保持一致,即未来几年内,气温持续升高,极端高温日数、夏季日数增加,霜冻日数、极端低温日数减少。 (4)各类极端气温指数在时间域上包含了多个尺度的周期变化,具有不同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极端低温日数具有6、16、36 a的波动周期,极端高温日数具有3、8、15、28 a的波动周期,夏季日数具有5、12、24 a的波动周期,霜冻日数具有8、28 a的波动周期。 (5)各类极端气温指数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伴有突变现象发生。除极端高温日数突变发生在1995年外,其他指数的突变均发生在2001年左右。 参考文献: [1]范娟,朱泽伟,蔡佳熙,等.1959—2005年我国冬季和夏季区域气温与日照、云量的相关分析[J].气候变化进展,2014,10(3):211-216. [2]姚遥,罗勇,黄建武.8个CMIP5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模拟和预估[J].气候变化进展,2012,8(4):240-256. [3]李鹏飞,鲁海宁,陈莹,等.青藏高原与全国气温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陕西气象,2015(3):28-31. [4]李建芳, 庞翻, 李建军,等.宝鸡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J].陕西气象,2007(3):30-32. [5]范瑜越,李国平.1960—2005年我国南方地区1月地面最低气温的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34(4):48-52. [6]陈少勇,王劲松,郭俊庭,等.中国西北地区1961—2009年极端高温事件的演变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5):832-844. [7]翟盘茂,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J].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10. [8]秦秀丽,李丽平,魏丽云.1961—2010年山西极端气温年均发生频率的时空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8(2):59-64. [9]白冰,薛万孝,孔令旺,等.甘肃省1963~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33(2):41-45. [10]普宗朝,张山清,李景林,等.1961—2010年新疆不同保证率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1):10-16. [11]潘淑坤,张明军,汪宝龙,等.1960—2011年新疆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0(4):735-742. [12]朱红蕊,刘赫男.黑龙江省1961—200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110-115. [13]严晓瑜,赵春雨,王颖,等。近50年东北地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81-87. [14]潘雅婧,王仰麟,彭建.基于小波与R/S方法的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J].地理研究,2012,33(5):811-820. [15]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99-104. [16]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17]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17-727. 中图分类号:468.02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新疆气象局青年基金(Q201408) 作者简介:努尔比亚·吐尼牙孜(1988—),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学士,助工,从事气候变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21 文章编号:1006-4354(2016)01-0020-05 努尔比亚·吐尼牙孜. 喀什市极端气温指数长期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16(1):20-24.